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27,分176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杨纂(续卿 恭 )
隋恭帝( 恭皇帝、恭帝、恭 杨侑 陈王、代王、巂国公 )
杨师道(景猷 安德郡公 )
杨杲( 季子 赵王 )
杨士勋
杨续( 弘农公 )
杨弘礼(履庄 质 )
释慧宽( 信相 )
杨越(复圭 )
杨弘武( 恭 )
杨思训
杨思俭
杨思元
杨思玄
杨昉
杨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字续卿。隋炀帝大业中,举进士。唐高祖渡河,纂上谒长春宫,累授侍御史,擢考功郎中。太宗贞观初,为长安令。三迁吏部侍郎。与萧瑀不协,屡相表奏,瑀因以获罪。纂长于吏道,所在皆有声绩。然前后典选十余年,抑文雅,进黠吏,颇为时论所讥。官终户部尚书。高宗永徽初卒,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5—619 【介绍】: 即杨侑。隋朝皇帝。炀帝孙,元德太子杨昭子。初封陈王,徙代王。留镇京师。李渊兵入长安,立之为帝。在位一年,禅让于渊。国亡。卒谥恭。
全隋文·卷八
帝讳侑,元德太子昭之子。大业二年,封陈王,后徙封代王。辽东之役,留镇京师。十一年,从幸晋阳,拜太原太守,寻还镇京师。十三年十一月即位,遥尊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在位二年。禅于唐,封巂国公。武德二年崩,谥曰恭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7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字景猷。杨恭仁弟。善草隶,工诗。隋末自洛阳归唐,尚桂阳公主,超拜吏部侍郎。太宗贞观十年,代魏徵为侍中。性周慎谨密,未尝漏泄内事。十三年,转中书令。后罢知机密,转吏部尚书。所署用多非其才,而深抑贵势及其亲党,以避嫌疑,时论讥之。从征高丽,摄中书令。及还,有毁之者,贬为工部尚书,寻转太常卿。卒谥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7 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末自洛阳归高祖,授上仪同。尚桂阳公主,擢吏部侍郎,累转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中迁侍中,转中书令。罢为吏部尚书。后从高宗征高丽,摄中书令。军还遭毁,贬为工部尚书,转太常卿。二十一年(647)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曰懿。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师道为太宗朝宫廷诗人,才思敏捷,又善草隶书。其诗多为应制、咏物之作。《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杨师道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杨师道(?—647),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观德王杨雄子。入唐,尚高祖女桂阳公主,除吏部侍郎,改大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十年,拜侍中,参预朝政,迁中书令。罢为吏部尚书,从太宗征辽,摄中书令。还,稍贬工部尚书,复为太常卿,卒。有《杨师道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六
师道字景猷。宏农华阴人。隋末自洛阳归高祖。授上仪同。为备身左右。尚桂阳公主。累转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朝迁侍中。转中书令。二十一年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曰懿。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师道退朝后,必引当时英俊,宴集园池,而文会之盛,当时莫比。雅善篇什,又工草隶,酣赏之际,援笔直书,有如宿构。太宗每见师道所制,必吟讽嗟赏之。
新唐书本传
师道字景猷,恭仁弟。清警有才思。……善草隶,工诗,每与有名士燕集,歌咏自适。帝见其诗,为擿讽嗟赏。后赐宴,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构者,试为朕为之。”师道再拜,少选辄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
杨杲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7—618 【介绍】: 隋宗室,小字季子。炀帝第三子。大业九年封赵王,拜河南尹。聪明伶俐,帝所制词赋多能诵之。宇文化及为乱,被杀于帝前。
杨士勋 朝代: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初人。唐四门博士、国子助教。贞观时与孔颖达等奉诏撰《春秋正义》。又著《春秋谷梁传疏》十二卷,收入《十三经注疏》。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颇有辞学。太宗贞观中,任浑州刺史。后为都水使者,封弘农公。生平见《旧唐书·杨恭仁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杨续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
杨弘礼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3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字履庄。杨素弟子。高祖时,拜太子通事舍人。太宗贞观中,迁中书舍人。太宗征辽东,以弘礼有文武才,擢拜兵部侍郎,专典兵机之务。弘礼每入参谋议,出则统众攻战,领马步二十四军,所向摧破。贞观二十年,拜中书侍郎。寻迁司农卿,兼充昆丘道副大总管,诸道军将咸受节度,破处月,阵处密,杀焉耆王,降馺支部,获龟兹、于阗王。会太宗卒,大臣疾之,出为泾州刺史。后改胜州都督,迁太府卿。卒谥质。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姓杨氏。益州绵竹孝水人。父玮事三洞法。绵梓诸州。岁率馈来。请章符佩悬。以致福利。瞽俗趋向之。门庭如市。妻始生一女。名信相。次生宽。其孕子娩皆异常。而宽瑞相尤甚。方五六岁。信相共于一处语。父母旁听之。莫能晓。怪而问焉。答曰。佛来为我说般若圣智界入法门。兹与姊评议尔。父母附口录二百馀纸。以示龙怀寺会阇梨。会曰。悉合经旨。有禅师。于净慧寺入定。信相偶往。至其门不肯前。曰火聚奈何。或曰何不以水灭之。信相即作水观。于是禅师出定。劝其父母。宜使出家。当是时。婿已入聘币矣。喻之不可。而道俗为出财赎。然后许。因偕宽剃落。隋蜀王秀镇坤维。王妃为造精舍供养。尝出游。或生疑嫌。信相召语之曰。莫于三宝所怀异心。自取罪苦。遇作功德事。使掘地。往往获金。如所费。其于饮食。或连日夜恣啖。未尝以为饱。或饿经岁序未尝饥。人目之圣尼。精舍犹呼圣尼寺云。宽年十三。依空慧寺彻禅师学。凡经律不待教。率淹贯如宿习。朋类有难问。辄为通。龙怀会公。尤敬事。宽至纵其闲适。不敢役使。徒众二百馀人。窃以为言。会闻而诲之曰。此吾先师相禅师也。昔先师。与吾隐南山。以避周祸。隋兴。吾归蜀。先师嘱之曰。汝于彼土有缘当盛。致俦侣中有慧宽者。宜善视之。今其名良是。吾亦焉敢慢吾先师哉。且计先师死日。正宽受生之辰也。以故益不疑。逮壮阐化乡里。二亲咸慕服。遂寺所居宅。自尔梵刹相望。而营斋祈福者。所在群聚。成都等七十县。岁时迎请供养。施利山积而功德大矣。贞观中。洛县僧策。持祝有神效。一日暴卒。顷之苏曰。见阎王使持祝。并请宽师。讲地狱经。以救罪人。然初不以介意也。经月馀复绝而苏曰。阎王大怒挞我百。于是造宽。疲剧中道而卧。顿觉旋风举之空中。倏尔而至。殊不知三十里之遥也。遇宽方集众读经。顾策曰。远行劳苦。为众生故。当勿辞劳也。即令策升座持祝。宽自讲经。 二中年绵竹宋尉。世儒者。颇慢佛。每戏曰。我于佛再赖其力。或诘之则曰。吾家圜阓中。往来者于侧溺不可禁。因书佛字揭墙壁乃止。尝冬月坠水得出。然寒甚且死。求火不时得。会有木佛在堂上。急取烧之以活。宽间致书喻之。语意勤渠。宋用以拭大便曰。世以此道人有灵异。今何如。即粪门裂。终踞厕莫能起。口唱死。连日夕。遽使召宽谢。愿造经像忏悔。满一月竟死。 什邡陈氏施园图建寺。宽为区画。断竹标其上曰。此可为佛堂。顿见泉水自标处上涌。命掘之才数尺。于大石下获金瓶。储舍利七粒。宽益拜请。而舍利遂放光。其变化之多。至于满瓶。永徽四年夏六月二十五日。夜沐浴更衣。跏趺坐执炉。趣打钟。钟闻近远。空中有哭声。寺内光明烛天。于是举城奔赴曰。阇梨涅槃矣。示寂于所居之净慧寺。前一月。寺池之红莲开白华。桥三道。其一正直。宽房无故而梁圮。声震一寺。豫章大木流血涧中。砖塔十七层。高数十丈。忽中拆数寸。神人五百从西方来。皆长丈馀。服天衣。持香华。擎紫金台迎宽。宽悉遣去。既丧。有双鹅伏灵前。悲鸣飞舞以送。由寺至山二十里。黑云翔空注雨。随棺草木皆靡。境内老幼缟素泣临。尽三岁遗体在山。端坐如生。略无禽兽侵蚀。污秽朽腐之相。民间斋僧供佛。必别设座至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字复圭。隐嵩山十余年,以修道为志。太宗贞观初,以世平出仕,授石州方山令。入为监察御史,转宗正寺丞。高宗龙朔中,除冀州司马,转魏州,皆知州事,所至称治。麟德初,改梓州长史。卒于任,时年六十四。
杨弘武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8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杨弘礼弟。高祖武德初,拜左千牛备身。高宗永徽中,为吏部郎中、太子中舍人。麟德中,东封泰山,擢拜司戎少常伯。还,特令弘武补授吏部选人五品以上官,由是渐见亲委。俄迁西台侍郎。乾封二年,与戴至德等同东西台三品。及在政事,颇以清简见称,然无他才。卒于官,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杨恭仁子。袭父爵。高宗显庆中,历右屯卫将军,从高宗幸并州。时右卫大将军慕容宝节夜邀思训与谋乱,思训不敢对,为宝节毒死。
杨思俭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二百三
思俭。龙朔中官卫尉少卿。
杨思元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二百三
思元。龙朔中官中台司列少常伯。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杨师道兄子。高宗龙朔中,为中台司列少常伯,为选人所讼而免官。后官至吏部侍郎、国子祭酒。生平散见《旧唐书·杨师道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南部新书》卷甲。《全唐诗》存诗2首。
杨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华州华阴人。杨纂从子。性机敏。高宗龙朔中,官右肃机。总章中,官司平太常伯。卒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