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7,分176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杨须跋
杨元琰(字 温 号 善政 魏国公 忠 )
杨思敬
杨炯(世称 卢前、杨盈川 行第 七 )
杨思勖( 苏 虢国公 )
杨执一( 河东郡公 忠 )
杨庭
杨元禧
杨执柔
杨温玉( 润 湖城公 )
杨再思( 郑国公 恭 )
杨元亨
杨矩
杨齐哲
其它辞典(续上)
杨德绍杨须跋
杨元琰(字 温 号 善政 魏国公 忠 )
杨思敬
杨炯(世称 卢前、杨盈川 行第 七 )
杨思勖( 苏 虢国公 )
杨执一( 河东郡公 忠 )
杨庭
杨元禧
杨执柔
杨温玉( 润 湖城公 )
杨再思( 郑国公 恭 )
杨元亨
杨矩
杨齐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初人。当时以画擅名。然其画实为下品。籍见内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初人。当时以画擅名。其画为中品。籍见内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0—718 【介绍】: 唐虢州阌乡人,字温。汉太尉杨震十八世孙。初为平棘令,号为善政。武则天载初中,为安南副都护。后五迁州刺史,咸有政绩。张柬之执政,引为右羽林将军,与李多祚等定计斩张易之兄弟。睿宗立,迁为刑部尚书,封魏国公。玄宗开元初,以太子宾客致仕。卒谥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杨师道侄。尚高祖女安平公主。高宗咸亨中,官至礼部尚书。时一门之中,驸马三人,王妃五人,三品以上官二十余人,隆盛无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693?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幼聪明博学,善属文。十岁举神童,授校书郎。高宗永隆二年,充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周初,坐事出为梓州司法参军。迁盈川令,卒于任。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四杰”。炯尝言“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时议然之。有《盈川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0—693? 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排行七,出身望族,然自称“吾少也贱”(《梓州官僚赞》)。高宗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讨武后之累,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宋之问《秋莲赋序》)。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卒于官。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傅璇琮有《杨炯简谱》,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炯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言律诗,以抒发追求边塞军功理想抱负为其特色,风格警劲豪放。诗集以四部丛刊影印10卷本《盈川集》(明童佩辑)为最通行,1980年中华书局排印。《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入2首。唐诗汇评
杨炯(650-?),华阴(今属陕西)人。幼聪敏,高宗显庆四年(659)举神童,年仅十岁。上元三年制举及第,补校书郎。永淳元年为太子李哲府詹事司直,迁崇文馆学士。武后光宅元年,坐堂弟神让参与徐敬业讨武则天事,贬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秩满,选任盈川(今浙江衢县附近)令。卒官。杨炯擅长五言律诗,工致而得明澹之旨,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四杰”。有《盈川集》三十卷,已佚。今《杨盈川集》十卷乃明童佩所辑。《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文·卷一百九十
炯。华阴人。举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俄迁詹事司直。武后时坐从祖弟神让犯逆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授盈川令。卒。中宗以旧僚追赠著作郎。
作品评论
《唐诗品》
杨生神明内颖,卓起少年,词华秀朗,为时令慕,与子安之徒并称杰子,芝含三秀,凤耀四灵,岂不蔚然观美哉!其诗三十卷,不尽传,今传二卷。五言律体,长于他作,炯尝自言:“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子安词赋翩翩,波翻云写,杨生好欺人,故有此语。文士信己,岂非珍其敝帚,自谓千金者哉!张逊业《杨炯集序》
(炯)五言律工致而得明澹之旨,沈、宋肩偕。开元诸人去其纤丽,盖启之也。睹作差次之。诗薮
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玉,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然长歌遂尔绝响。唐音癸签
盈川视王微加澄汰,清骨明姿,居然大雅。《诗源辨体》
五言自汉魏流至陈、隋,日益趋下,至武德、贞观,尚沿其流,永徽以后,五、杨、卢、骆则承其流而渐进矣。四子才力既大,风气复还,故虽律体未成,绮靡未革,时中多雄伟之语,唐人之气象风格始见。……然析而论之,王与卢、骆绮靡者尚多,杨篇什虽寡,而绮靡者少,短篇则尽成律矣。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他日,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说曰:“不然,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优于卢而不减王。耻居后,信然;愧在前,谦也。”意炯当时必多长篇大什,而零落至此,惜哉!三唐诗品
古章残佚,不见本原,唯《西陵》一首,苍健立干,有任、范之体。律诗工对,其源盖出阴铿。才气无前,自谓“耻屉王后”,第藻浮于质,时有衰音。《诗学渊源》
(炯)所为诗雄奇奔放,文质兼备,虽未逮卢之古雅、骆之蕴藉,以较子安,实为胜之。“卢前”“王后”,宜彼不为屈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9?—740 【介绍】: 唐罗州石城人。宦官。本姓苏,为宦者杨氏所养,遂姓杨。少从事内侍省。从玄宗讨内难,擢右监门卫将军。玄宗开元中,以镇压安南首领梅玄成、五溪首领覃行璋功,迁骠骑大将军,封虢国公。又镇压邕州首领梁大海、泷州首领陈行范等。思勖性刚酷,所得俘囚多生剥其面,掣去头皮。将士惮服,故所至有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2—726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杨执柔弟。起家玉钤仓曹。累迁右卫中郎押千骑使。中宗神龙初,以诛张易之功,再迁右威卫将军,封河东郡公。出为常州刺史,以母老改授晋州。坐王同皎事尽削官封。睿宗即位,擢卫尉卿,复初封爵,为剑、汾二州刺史。玄宗开元二年迁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历原、胜诸州刺史,颇有威名,屡迁右金吾卫大将军。为朔方元帅。官终鄜州刺史。卒谥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为时经生。善书,得楷法之妙。武则天好奇立异,改一十九字,庭尝书《五蕴论》,悉用则天所易字。唐时书法,至经生自成一律。庭在武周长寿年间,尤为辈流所推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杨弘武子。武则天时为尚舍奉御。颇有医术,为则天所任。尝忤张易之意,贬为资州长史。易之诛,复任京职,官至台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杨恭仁从孙。武则天时为地官尚书。则天母即恭仁叔父杨达之女,故甚优宠之。及则天临朝,武承嗣等用事,则天曰:“常欲我家及外氏一人为宰相。”乃以执柔同中书门下三品。未几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郑州原武人,名润,以字行。杨再思弟。以儒学闻。历户部员外郎、郎中。武则天时,屡官至地官侍郎、国子祭酒,封湖城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 【介绍】: 唐郑州原武人。少举明经。累历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武周延载初,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迁内史。居宰相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未尝忤物。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转侍中,封郑国公。再迁中书令、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卒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华州华阴人。杨弘武子。武周久视中为司府少卿。时弟杨元禧为尚食奉御,忤张易之,易之密奏元亨兄弟乃隋杨素之后,不合供奉,乃贬元亨睦州刺史。及易之诛,复任京职。历库部郎中。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4 【介绍】: 唐人。中宗景龙四年,官左骁卫大将军、河源军使,充送金城公主入吐蕃使。睿宗景云元年,为鄯州都督。吐蕃赂矩,请河西九曲之地以为公主汤沐邑,矩奏与之。玄宗开元元年,除陇右节度使。九曲之地肥饶,吐蕃就之畜牧,因以入寇,矩悔惧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