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7,分176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杨岫之
杨旬
杨德元
杨宁(字 庶玄 )
杨系
杨凌(字 恭履 )
杨袭古
杨孝直
释道行( 杨 自在三昧 )
杨于陵(字 达夫 贞孝 行第 三 弘农郡公、宏农郡公 )
杨顼
杨巨源(字 景山 行第 十二 )
杨衡(字 中师 世称 山中四友 )
杨朝晟(字 叔明 )
其它辞典(续上)
杨华杨岫之
杨旬
杨德元
杨宁(字 庶玄 )
杨系
杨凌(字 恭履 )
杨袭古
杨孝直
释道行( 杨 自在三昧 )
杨于陵(字 达夫 贞孝 行第 三 弘农郡公、宏农郡公 )
杨顼
杨巨源(字 景山 行第 十二 )
杨衡(字 中师 世称 山中四友 )
杨朝晟(字 叔明 )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约代宗大历前后人。曾官乌程令。与诗僧皎然交往,有诗歌唱酬。事迹略见《昼上人集》,此书卷一收录其诗1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代宗大历中,以工画鬼神著名。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八、九年(773、774)在湖州,预撰《韵海镜源》,并参预颜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后结集为《吴兴集》10卷。事迹散见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并序》及真卿等《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全唐诗》存联句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4—817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字庶玄。弱冠明经登第,除亳州临涣主簿。德宗建中间,累迁长安尉。曾从阳城游。贞元初,迁监察御史。忤事贬鄱阳掾,寻充采石军副使。顺宗永贞初,征拜殿中侍御史,累转驾部郎中。出为河南令,再入为户部郎中。除郑州刺史,以治绩入为太仆卿。官至国子祭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字恭履。代宗大历十一年登进士第。与其兄杨凭、杨凝于大历中先后及第,时号三杨。善属文。官终侍御史。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0? 字恭履,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其家于安史乱时移居苏州(今属江苏)。代宗大历十一年(776)登进士第,历协律郎。德宗兴元元年(784)游滁州,与韦应物唱酬。贞元初官至大理评事,约卒于贞元六年(790)。生平见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新唐书·杨凭传》附传。凌工诗文,与兄凭、凝齐名,号“三杨”。柳宗元称其“少以篇什著声于时。其炳耀尤异之词,讽诵于文人,盈满于江湖,达于京师。晚节遍悟文体,尤邃叙述,学富识远,才涌未已。其雄杰老成之风,与时增加”(《杨评事文集后序》)。《全唐诗》存诗1卷。唐诗汇评
杨凌,生年年不详,字恭履,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进士及第。为协律郎。兴元元年前后客滁州。官终大理评事。与兄凭、凝俱有文名,人称“三杨”,凌文名尤高。有《杨评事文集》,柳宗元为之序,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0 【介绍】: 唐人。德宗贞元初,官伊西北庭节度留后。二年,为北庭大都护、伊西北庭节度支度营田瀚海军等使。北庭近回纥,回纥征求无厌,其沙陀部落更肆行抄夺,民不堪其苦。六年,吐蕃陷北庭,袭古将二千余人奔西州。谋与回纥共复北庭,复大败。为回纥大相颉干迦斯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1—835 【介绍】: 唐燕人。生于军门,幼习武略。初为镇州王武俊将校,以善战有名河朔。宪宗元和十二年,权深州刺史。十四年,摄冀州刺史。穆宗长庆初,从王承元归朝,拜滑州长史。官至邓州长史。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杨。桂阳人。南岳般舟道场出家。游学钟陵默有證入。得自在三昧。俄就澧阳西南山中。营小室以居。布衲蒲鞋。或坐或寐。无所滞虎豹杂处床榻间未几。忽有辇材橐费。愿大搆缮以施者。其栋宇之盛。未旬浃已备。既辞去。问其名氏爵里于人。而卒无知者。然后意其为神助云。顷又太守以郡治之开元寺。固召居之。即告终。元和十五年。寿六十九。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道行。姓杨。桂阳人也。自生已来神府聪利肌体冰雪如也。年甫十二心誓慕道。于南岳般若道场受学。于钟陵求诀。自默證法号自在三昧。由此布纳蒲鞋用资残息而已。就澧阳西南伐木为室。方丈而居。虎豹多伏于床榻之间。后有赍材殖为营堂宇。曾未浃旬一皆周具。视之寂无人焉。始知鬼神舍材输力也。太守苦召居州治开元寺。未久元和十五年终。年六十九。焚舍利建塔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3—830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字达夫。杨震后裔。代宗大历六年进士,释褐为句容主簿。时韩滉节制金陵,奇其才,妻以女。累官至侍御史。滉以总财赋之任入朝,权倾中外,于陵以妇翁权方炽,不欲进取,以读书山水为乐。滉殁,乃入朝,累官中书舍人。出为浙东观察使,政声流闻。入拜户部侍郎。宪宗时为吏部侍郎,监察奸吏,调补平允,当时称之。穆宗即位,迁户部尚书。敬宗时以左仆射致仕。卒谥贞孝。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3—830 字达夫,排行三,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寄家河朔,父殁于安禄山之乱。孤身飘泊至江左。代宗大历六年(771)登进士第,次年登博学宏辞科,调句容尉,累迁至浙东观察使。宪宗元和二年(807)拜户部侍郎,改京兆尹,复为户部侍郎。三年,受诏程牛僧孺贤良方正对策文,升第一,为宦官所恶,出为岭南节度使。九年,以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判度支。十一年坐供军有缺,贬郴州刺史。后官至户部尚书,封弘农郡公,以尚书左仆射致仕,卒谥贞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及李翱《杨公墓铭》。《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4。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三
于陵字达夫。宏农人。举进士。穆宗朝户部尚书。拜太常卿东都留守。宝历二年授太子少傅。封宏农郡公。以左仆射致仕。大和四年卒。年七十八。赠司空。谥贞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德宗建中二年,自兵部郎中,为御史中丞、京畿观察使。改汉州(一作濮州)刺史。兴元元年,迁湖州刺史。贞元二年,迁国子祭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唐河中人,字景山。德宗贞元五年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历秘书郎、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穆宗时复召为国子司业。工诗,旦暮吟咏不辍,年老头摇,人言吟诗所致。年七十致仕。文宗太和中为河中少尹,不领职务,岁给禄以终其身。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5—? 字景山,行第十二,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德宗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宪宗元和六年(811)以监察御史为河中节度使从事。历太常博士、凤翔少尹等职。穆宗长庆元年(821)为国子司业。四年以河中少尹退归乡里,韩愈有《送杨少尹序》记其事。生平见《唐才子传》卷五、《唐诗纪事》卷三五。一生吟咏不辍,年老头摇,人言吟咏所致。早年以“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赠卢洺州》)知名。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张籍等诗人相交往。赵璘称:“巨源在元和中,诗韵不为新语,体律务实,工夫颇深。”(《因话录》卷三)王夫之称其“七言平远深细,是中唐第一高手”(《唐诗评选》卷四)。《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3首,断句5,题1则。唐诗汇评
杨巨源(755-832?),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授校书郎。元和中,以监察御史为张弘靖河中幕从事。入朝,自秘书郎迁太常博士,再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为国子司业。长庆四年,年七十致仕返乡,执政奏以为河中少尹,不绝其禄。后以国子祭酒致仕。巨源以诗闻于元和、长庆间,为韩愈、张籍、元稹、白居易等知重。与令狐楚、李逢吉尤善。有《杨巨源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清奇雅正主:李益。……入室十人:刘畋、僧清塞、卢休、于鹄、杨洵美、张籍、杨巨源、杨敬之、僧无可、姚合。司空图《与王驾评诗收》
刘公梦得、杨公臣源,亦备有胜会。郡斋读书志
巨源在元和中,诗韵不造新语,体律务实,用功颇深,旦暮摇首,微咏不辍,年老成疾。吴礼部诗话
杨巨源始与元、白学诗,而诗绝不类元、白。……巨源清新明严,有元、白所不能至者。唐才子传
巨源才雄学富,用意声律,细挹得无穷之源、缓隽有愈永之味。长篇刻琢,绝句清泠,盖得于此而失于彼者矣。诗薮
此君中唐格调最高,神情少减耳。唐音癸签
唐大历后,五七言律尚可接翅开元,惟排律不人竞。钱、刘已降,气味总薄。元、白中兴,铺叙转凡。所见中唐扬臣源、晚唐李商隐、李洞、陆龟蒙三家。杨则短韵不失前矱,三家则长什尤饶新藻。《唐诗评选》
此公七言,平远深细,楚中唐第一高手,《纪事》称其不为新语,律体务实。所云新语者,十才子以降,枯枝败梗耳。虚实在神韵,不以兴比有无为别。如此空中构景,佳句独得,讵不贤于硬架而无情者乎?以此求之,知此公之奏雅子郑、卫之滨,曲高和寡矣。养一斋诗话
余谓七律法至于子美而备,笔力至子美而极。后此如杨巨源、刘梦得甚有工夫。《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杨少尹情致缠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凤翔陈仓人,字中师。早年随父客蜀,曾隐居青城山。后与苻载、王简言、李元象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德宗贞元中登进士第。贞元七年随桂管观察使齐映至桂州,后又入广州岭南节度使薛珏幕。贞元十六年任桂阳郡从事、郴州仓曹参军。官至试大理评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0—822以后 字中师。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籍贯凤翔宝鸡(今陕西宝鸡)。早年随父宦游于蜀,与苻载等共隐青城山。德宗建中元年(780)又与苻载、李元象、王简言共隐庐山,号“山中四友”。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十六年官左金吾卫仓曹参军桂阳部从事。事迹散见苻载《犀浦县令杨鸥墓志铭》、《唐摭言》卷二、《唐才子传》卷五等。杨衡爱写古调诗,颇自负,最重“一一鹤声飞上天”之句。(见《唐摭言》卷二)《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入2句。唐诗汇评
杨衡,生年年不详,字中师,凤翔宝鸡(今陕西宝鸡)人,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南)。初与符载、王简言、李元象同隐蜀中青城山,后又同隐庐山,号“山中四友”。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客荆州。七年,为桂管观察使齐映幕从事。八年,入岭南节度使薛珏幕。王锷代薛珏镇广州,衡仍居幕职。又为郴州仓曹参军。十六年尚存。后不知所终。《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1 【介绍】: 唐朔方人,字叔明。初在朔方为步军先锋。德宗建中初,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以功官骠骑大将军。及怀光反,系之。怀光平,宥朝晟,为邠宁节度使游环都虞候。吐蕃犯边,宁州军乱,朝晟结诸将谋诛首恶,加御史大夫。贞元十二年,节度使张献甫卒,代为邠宁节度使。筑城方渠,遏吐蕃路。城已成,吐蕃悉众至,度不能害,乃引去。遘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