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杯水
(1).一杯水。庄子·逍遥游:“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南齐书·张绪传:“灵上置杯水香火,不设祭。” 唐 柳宗元 《谪龙说》:“及期,进取杯水饮之。”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一出:“小生偶到仙庄,谢姐姐见怜,以杯水相赠。”
(2).比喻微薄。参见“ 杯水之谢 ”。
《國語辭典》:杯水之谢(杯水之謝)  拼音:bēi shuǐ zhī xiè
微薄的谢礼。《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分類:微薄酬谢
《分类字锦》:杯水噀石
陆㳺南唐书谭紫霄居庐山栖隐洞庐山僧辟路有大石坚不可镵紫霄往视曰此固易尔索杯水噀之命工施镵应手如粉
分类:道士
《漢語大詞典》:杯水舆薪(杯水輿薪)
见“ 杯水车薪 ”。
《國語辭典》:杯水车薪(杯水車薪)  拼音:bēi shuǐ jū xīn
以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所燃起的火。语本《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比喻无济于事。《镜花缘》第一○回:「就是平日有些小小灵光,陡然大恶包身,就如杯水车薪一般,那里抵得住!」也作「杯水舆薪」。
《漢語大詞典》:杯水之敬
犹言杯水之谢。《歧路灯》第三八回:“ 孔耘轩 道:‘小婿业师 惠人老 ,原是弟説成的,今上学已经两月,弟尚无杯水之敬,所以(备筵)并请三位陪光。’”
《國語辭典》:杯水之谢(杯水之謝)  拼音:bēi shuǐ zhī xiè
微薄的谢礼。《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分類:微薄酬谢
《漢語大詞典》:杯水主义
产生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初期的一种性道德理论。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满足性的需求就像喝一杯水那样平常。列宁对此曾作出尖锐批判,认为在性生活方面,不仅应当考虑生理上的要求,还要考虑文化特征以及由两性关系而引起的社会责任。
《國語辭典》:杯水粒粟  拼音:bēi shuǐ lì sù
一杯水,一粒粟米,比喻极少量的食物。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八。张拱遇仙》:「虽逾旬涉月,杯水粒粟无所须。」
《漢語大詞典》:杯水候
请客赴宴的敬辞。用于旧时请帖。杯水,谦言菲薄。《歧路灯》第八四回:“及至次日, 绍闻 具‘十五日杯水候’全帖,请这一切债主。”
《國語辭典》:杯水车薪(杯水車薪)  拼音:bēi shuǐ jū xīn
以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所燃起的火。语本《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比喻无济于事。《镜花缘》第一○回:「就是平日有些小小灵光,陡然大恶包身,就如杯水车薪一般,那里抵得住!」也作「杯水舆薪」。
《分类字锦》:杯水奉饯(杯水奉饯)
隋书赵轨传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在州四年考绩连最高祖徵轨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
分类:遗爱
《分类字锦》:丹杯水激(丹杯水激)
刘孝威林光殿曲水诗丹杯水激绛采葩荣
分类:上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