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58,分118页显示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3 74 75 76 下一页
刘沔(字 松年 )
赵子松(字 伯山 )
雷寿松
林松孙(字 乔年 号 兑光居士 )
姜仲谦(字 光彦 号 松庵 )
朱松(字 乔年 号 韦斋 )
冯挺(字 茂松 )
曹勋(字 公显、功显 号 松隐 忠靖 )
释法因(别称 法因庵主、五松散人 朱 )
傅松卿
朱松妻( 祝 )
钟离松(字 其绍、少公 法松 正袒 )
郑松年
蔡松年(字 伯坚 号 萧闲老人、萧閒老人、吴蔡体 卫国公 文简 )
其它辞典(续上)
阮阅(字 闳休、美成 号 散翁、松菊道人 )刘沔(字 松年 )
赵子松(字 伯山 )
雷寿松
林松孙(字 乔年 号 兑光居士 )
姜仲谦(字 光彦 号 松庵 )
朱松(字 乔年 号 韦斋 )
冯挺(字 茂松 )
曹勋(字 公显、功显 号 松隐 忠靖 )
释法因(别称 法因庵主、五松散人 朱 )
傅松卿
朱松妻( 祝 )
钟离松(字 其绍、少公 法松 正袒 )
郑松年
蔡松年(字 伯坚 号 萧闲老人、萧閒老人、吴蔡体 卫国公 文简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庐州舒城人,字闳休,一字美成,号散翁。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历知巢县、郴州。高宗建炎初知袁州,以本分教民,有治绩。致仕寓居宜春。喜为诗,时号阮绝句。亦以能词见称。有《郴江百咏》、《诗话总龟》、《松菊集》。全宋诗
阮阅,字闳休,一字美成,号散翁,又号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清康熙《舒城县志》卷一二),初为钱塘幕官(《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一)。曾自户部郎责知巢县(《舆地纪胜》卷四五)。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晋陵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宣和间知郴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高宗建炎初知袁州(《郡斋读书志》附志二)。著有《巢令君阮户部词》一卷(《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九),《总龟先生松菊集》五卷(《郡斋读书志》附志二),均佚;《诗话总龟》、《郴江百咏》,行于世。阮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郴江百咏》为底本,参校明万历《郴州志》、清《宋人集》丙编宜秋馆本《郴江百咏辑补》(简称宜秋馆本)等,编为第一卷;诸书散见的阮诗编为第二卷。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六三七
刘沔,字松年,宣和时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一
雷寿松,宣和中直龙图阁、权发遣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后以党附王黼,落职送吏部。见《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四、兵一二之二八、职官六九之一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姜仲谦,字光彦,号松庵,淄州(今山东淄博)人(《瀛奎律髓》卷三五)。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知济南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三六)。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除两浙转运副使,移广南西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迁湖北转运使(同上书卷三八)。四年,知建康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一五)。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三三五五
姜仲谦,字光彦(《宋诗纪事》作名光彦),号松庵,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人,诜父。宣和三年十一月以朝奉郎、直秘阁知济南府,又充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司管勾机宜文字。建炎中除直秘阁,历两浙运副,广西运副、湖北转运使。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三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一三、三八,《宋诗纪事》卷四四,及所撰《谭稹祭汾东祠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43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字乔年,号韦斋。朱熹父。徽宗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县尉,更调南剑州尤溪县尉。高宗绍兴四年,以胡世将等荐,除秘书省正字。累官司勋、吏部郎。秦桧决策议和,松与同列上章力言其不可。桧怒,讽御史论松怀异自贤,出知饶州,未上卒。有《韦斋集》。全宋诗
朱松(一○九七~一一四三),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熹父。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同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尉,调南剑州尤溪尉,监泉州石井镇。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除秘书省正字,累迁承议郎。十年,因反对和议忤秦桧,出知饶州,未就,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三年卒。有《韦斋集》十二卷,外集十卷,外集已佚。事见本集卷首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朱熹传》。 朱松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弘治邝璠刊《韦斋集》为底本。校以清康熙程嵦刊本(简称程本)、雍正朱玉刊本(简称玉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郑镳抄本(简称郑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石仓历代诗选》(简称诗选)、《宋诗钞》及补(简称诗钞、钞补)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一四四
朱松(一○九七——一一四三),字乔年,号韦斋,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熹父。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县尉,调尤溪县尉,监泉州石井镇。绍兴四年,除秘书省正字。七年,除校书郎。八年,迁著作佐郎、尚书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历司勋、吏部两曹。十年,命知饶州,请闲,得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十三年卒,年四十七。著有《韦斋集》十二卷(存)。见朱熹《皇考朱公行状》(《朱文公文集》卷九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三、一一八、一三四,《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九八
冯挺,字茂松,建炎中权茶司主管文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74 【介绍】: 宋颍昌阳翟人,字公显,一作功显,号松隐。曹组子。以父恩补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赐进士甲科。钦宗靖康初为閤门宣赞舍人,从徽宗北迁,过河十余日,帝出御衣书领中,命勋间行诣康王。高宗建炎初至南京,进御衣书,请募死士航海入金奉徽宗归,执政不从,出勋于外,九年不迁。绍兴中为副使二使金,迁保信军承宣使、枢密副都承旨。又拜昭信军节度使。孝宗朝加太尉。卒谥忠靖。有《北狩见闻录》、《松隐集》。全宋诗
曹勋(一○九八?~一一七四),字公显,一作功显,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以恩补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一一二三)赐同进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仍为武官。靖康之变从徽宗北迁,至燕山,受密旨间行诣康王。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至南京,以建言忤执政,出于外。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副刘光远使金,中途还,又充馆伴副使。未几,为报谢副使使金,十二年至金,得请还梓宫及太后。十三年,兼枢密副都承旨。十五年奉祠。二十五年,起知閤门事兼干办皇城司。二十九年,再为称谢副使使金。三十年,提举万寿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一四二、一四四、一五○、一五三、一七○、一八五)。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起提举皇城司(《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八二)。淳熙元年卒,年七十馀。遗著由子耜辑为《松隐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四十卷。事见《攻愧集》卷五二《曹忠靖公松隐集序》,《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曹勋诗,以《嘉业堂丛书》据旧刻本所刊《松隐文集》为底本,校以旧钞本(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四库本多残,且佚原书第十四卷(实佚大部分,卷中几首诗并入第十三卷),而旧抄本第十四卷亦与底本全异。因彼此都不明所自,兹将旧钞本第十四卷诗编为第二十四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二○○
曹勋(一○九八——一一七四),字公显,号松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以父恩补承信郎。宣和五年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初为閤门宣赞舍人、勾当龙德宫,除武义大夫。从徽宗北迁,被命自燕山遁归,建炎元年至南京,以御衣所书进入,建议募死士航海入金,奉徽宗由海道归。执政难之,出勋于外,九年不得迁。绍兴十一年奉命使金,金许还梓宫及太后。二十九年拜昭信军节度使。孝宗朝加太尉、提举皇城司、开府仪同三司。淳熙元年卒。年七十七。著有《松隐文集》(存)、《北狩见闻录》(存)。见《宋史》卷三七九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法因庵主,俗姓朱,平江府嵎山(今浙江德清)人。居觉海,为南岳下十四世、慧日文雅禅师法嗣。年二十四,游方至东林谒文雅,居庐阜三十年,不与世接。高宗建炎中东归。晚年称五松散人。《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法因。姑苏嵎山朱氏子也。少汩尘俗无意出缠。年二十四始披缁服。不终五夏遽尔游方。谒慧日雅禅师于东林。慧日举灵云见桃花悟道因缘问之。拟对。日曰。不是不是。忽有所契。呈偈曰。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慧日戒曰。子虽见已入微。更假著鞭当明大法。于是居庐阜三十年。不与世接。四方仰之学者川骛蚁屯就其垆鞴。因亦不辞煅炼随机说法。宋建炎末盗起江左。乃顺流东归。觉海缁白踵门问道。尝谓众曰。汝等当饱持定力。弗忧晨炊干求外务也。晚年放浪自若。称曰五松散人。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法因,姑苏嵎山朱氏子也。少泊尘俗,无意出缠。年二十四始披缁服,不终五夏,遽尔游方,谒慧日雅于东林。慧日举灵云见桃花悟道因缘问之。拟对,日曰:“不是、不是。”忽有所契,呈偈曰:“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慧日戒曰:“子虽见已入微,更猛著鞭,当明大法。”于是,居芦阜三十年,不与世接,四方仰之,学者奔赴,就其炉鞴。因亦不辞煆炼,随机说法。宋建炎末,盗起江左,乃顺流东归,觉海,缁白踵门问道。尝谓众曰:“汝等当饱持定力,弗忧晨炊,干求外务也。”晚年放浪自若,称曰“五松散人”。
人物简介
简介
建炎四年(1130)任婺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0—1169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姓祝。朱熹母。事舅姑以孝谨闻。松卒,子熹年幼,祝氏辛勤抚教,俾知所向。家极贫,处之怡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1—? 【介绍】: 宋江宁人,字其绍,一字少公。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孝宗乾道间以朝请郎知兴化军事,善驭吏治民。尝奏蠲民租。全宋诗
钟离松(一一○一~?),字少公,小名法松,小字正袒,江宁(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四十八。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知兴化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二)。尝重编蔡襄《蔡忠惠集》为三十六卷(《金陵诗徵》卷七)。事见《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全宋文·卷四二二六
钟离松(一一○一——?),字其绍,一字少公,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年四十八,登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乾道中以朝请郎知兴化军。又曾官司封员外郎。乾道六年,以左朝请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见《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乐邦文类》卷三,嘉泰《会稽志》卷三,《万姓统谱》卷一二五。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七年(1125)官两浙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59 【介绍】: 金真定人,字伯坚,号萧闲老人。父蔡靖,宋宣和末守燕山,降金。松年初为元帅府令史,后随军攻宋。熙宗时,为都元帅宗弼总军中六部事。海陵王时,擢迁户部尚书。海陵迁中都,徙榷货务以实都城,复钞引法,皆自松年启之。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文词清丽,尤工乐府,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有《明秀集》。词学图录
蔡松年(1107-1159) 字伯坚,号萧闲老人。真定(河北正定)人。与吴激齐名,称吴蔡体。有《萧闲公集》,词《明秀集》。中州集
松年,字伯坚。父靖,宋季守燕山,仕国朝为翰林学士。伯坚,行台尚书省令史出身,官至尚书右丞相。镇阳别业有萧閒堂,自号萧閒老人。薨,谥文简。百年以来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吴蔡体。有集行于世。其一自序云:王夷甫神情高秀,宅心物外,为天下称首。言少无宦情,使其雅咏玄虚,不经世务,超然遂终其身,则亦何必减嵇阮辈。而当衰世颓俗,力不可为之时,不能远引高蹈颠危之祸,卒与晋俱为千古名士之恨。又尝读山阴诗引,考其论古今感慨事物之变。既言脩短随化,期于共尽。而世殊事异,兴怀一致。则死生终始,物理之常。正当乘化归尽,何足深叹。乃区区列叙一时述作,刊纪岁月,岂逸少之清真简裁,亦未尽忘情于此耶?故因作歌并及之。好问按:此歌以离骚痛饮为首句,公乐府中最得意者,读之则其平生自处为可见矣。二子。圭字正甫,璋字特甫,俱第进士,号称文章家。正甫遂为国朝文宗,特甫非其比也。自太学至正甫,皆有书名,其笔法如出一手。前辈之贵家学盖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