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悬绝(懸絕)  拼音:xuán jué
1.相差很大。《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红楼梦》第九七回:「虽有几句傻话,却与病时光景大相悬绝了。」
2.形势险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注》:「路出北巘,势多悬绝,来去者咸援萝腾崟,寻葛降深。」
《國語辭典》:四至  拼音:sì zhì
1.从四方到来。《吕氏春秋。审应览。不屈》:「士民罢潞,国家空虚,天下之兵四至。」
2.房宅或耕地等四周的界限。《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凡是老圈地都有部颁龙票,那上面东西南北的四至,都开得明白。」
《漢語大詞典》:天隅
(1).犹天边。 晋 张华 《鹪鹩赋》:“鷦螟巢於蚊睫,大鹏弥乎天隅。”
(2).指极远的地方。 唐 杜甫 《雨》诗之三:“物色岁将晏,天隅人未归。”
《漢語大詞典》:东极(東極)
(1).东方边际;东方极远之处。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 竪亥步 ,自东极至於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 晋 左思 《吴都赋》:“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经 扶桑 之中林,包 汤谷 之滂沛。” 唐 陆龟蒙 《和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老思东极旧巖扉,却待秋风泛舶归。”
(2).指 中国 东部边境。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 泰山 ,周览东极。”《魏书·百济传》:“今中夏平一,宇内无虞,每欲陵威东极,悬旌域表。”
(3).指 东海 。亦泛指东方大海。 唐 杜甫 《长江》诗之二:“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 仇兆鳌 注:“东极,指 东海 。” 明 俞安期 《望海》诗:“星临东极无分野,山入南荒有 沃焦 。”
《國語辭典》:日表  拼音:rì biǎo
1.在日月之外。比喻极远的地方。《宋书。卷二九。符瑞志下》:「日表地外,改服请教。」
2.日影。《续汉书志。第一。律历志上》:「以比日表,以管万事。」
3.帝王的仪表。《宋史。卷一四一。乐志十六》:「仰瞻日表映朱纮,环佩更锵鸣。」
《國語辭典》:极处(極處)  拼音:jí chù
无法再超越的地步。《文明小史》第三○回:「并且经过本朝几位圣人考究过的,细密到极处,还有什么遗漏要改吗?」
《漢語大詞典》:方极(方極)
四方极远的疆土。 秦 李斯 《之罘立石》:“烹灭彊暴,振救黔首,周定方极。”
《漢語大詞典》:方表
四方之外,指极远之地。后汉书·和帝纪:“文加殊俗,武畅方表,界惟人面,无思不服。”隶释·魏横海将军吕君碑:“将遂播声于方表,扫丑虏於南域,建元功于大 魏 。”
《漢語大詞典》:大蒙
亦作“ 太蒙 ”。 中药名。管子·地员:“羣药安生,薑与桔梗,小辛大蒙。” 尹知章 注:“大蒙,乐名。”
亦作“ 太蒙 ”。 古谓日落处,指西方极远之地。尔雅·释地:“西至日所入为 大蒙 。” 郭璞 注:“即 蒙汜 也。”《淮南子·氾论训》:“ 丹穴 、 太蒙 、 反踵 、 空同 、 大夏 、 北户 、 奇肱 、 修股 之民,是非各异,习俗相反。” 高诱 注:“ 太蒙 ,西方日所入处也。” 唐 岑参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曾逐 李轻车 ,西征出 太蒙 。” 明 刘基 《夏夜台城中作》诗:“只今幅员广无外,东至日出西 太蒙 。”
《國語辭典》:地极(地極)  拼音:dì jí
地球的南极和北极。
《漢語大詞典》:桑野
(1).植桑的田野。《诗·豳风·东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 商 之始也,有神女 简狄 ,游於桑野。” 唐 孟浩然 《田家元日》诗:“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2).八紘之一。古代指东方极远之地。《淮南子·墬形训》:“八殥之外,而有八紘,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和邱,曰荒土;东方曰棘林,曰桑野。”参见“ 八紘 ”。
(3).地名。即 桑林 。 殷汤 祷雨处。 明 何景明 《忧旱赋》:“昔 殷 祷於 桑野 兮,霖一夕而滂沛。”参见“ 桑林 ”。
《國語辭典》:八纮(八紘)  拼音:bā hóng
纮,维也。古代以为八纮即为天下。《淮南子。地形》:「九州之外,乃有八殥。……八殥之外,而有八纮。」《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遍览八纮而观四荒兮,朅渡九江而越五河。」
《漢語大詞典》:桑林
(1).桑树林。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一:“蝉鸣空桑林,八月 萧关 道。” 宋 梅尧臣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诗:“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元 赵孟俯 《右耕》诗之十二:“寒风吹桑林,日夕声颼颼。”
(2).古乐曲名。相传为 殷 天子之乐。左传·襄公十年:“ 宋公 享 晋侯 於 楚丘 ,请以《桑林》。” 杜预 注:“《桑林》, 殷 天子之乐名。”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3).传说中的神名。《淮南子·说林训》:“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 高诱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序》:“ 荀罃 不从 桑林 之祟,而 晋侯 之疾间。”
(4).古地名。相传为 殷汤 祈雨的地方。墨子·明鬼下:“ 燕 之有 祖 ,当 齐 之社稷,宋之有 桑林 , 楚 之有 云梦 也。”《淮南子·主术训》:“ 汤 之时,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 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桑林 请六事,河水问九畴。”
《國語辭典》:垓埏  拼音:gāi yán
天地的边际,指至远之地。《元史。卷六九。礼乐志三》:「神功耆定,则被垓埏。」
《漢語大詞典》:溟鱼(溟魚)
北溟之鱼。北溟,古人想象中北方极远的大海,其中有巨鱼,名为鲲。见《庄子·逍遥游》。 宋 张先 《感皇恩·徐铎状元》词:“溟鱼一息化天津,袍如草,三百骑,从清尘。”
《漢語大詞典》:绝幕
1.横渡沙漠。史记·匈奴列传:“ 信 教单于益北絶幕,以诱罢 汉 兵。” 裴駰 集解:“ 应劭 曰:‘幕,沙幕, 匈奴 之南界。’ 瓚 曰:‘沙土曰幕,直度曰絶。’”汉书·李广传:“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絶幕,乃遇两将军。” 颜师古 注:“絶,渡也。”
2.极远的沙漠地区。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兵威衝絶幕,杀气凌穹苍。” 宋 苏辙 《北狄论》:“ 汉 兵深入,不惮死亡,捐命絶幕之北,以决胜负。”
《漢語大詞典》:遐被
远远地达到;到达极远之处。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正始 九年举秀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高风遐被,莫不草靡。”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叶法善:“除害殄凶,玄功遐被。”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折御卿 ﹞子弟亦麤知书,留 中立 凡数日,出图史、器玩、琴尊、弧矢之具,虽皇州搢绅家,止於是耳!信乎文德之遐被也。” 李大钊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现今施行自由政治之国,莫不宗为式范,流风遐被,且延及于 亚洲 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