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2,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余尧弼(字 致勋 )
孙汝翼(字 端朝 )
舒清国(字 伯原 )
陈俊卿(字 应求 正献、文献 魏国公 )
晁谦之(字 恭道、恭祖 )
魏元若(字 顺甫 )
吴秉信(字 信叟 )
孟忠厚(字 仁仲 信安郡王 )
汤鹏举(字 致远 敏肃 )
周麟之(字 茂振 )
李文会(字 端友 )
张宗元(字 渊道 )
李彦颖(字 秀叔、秀实 忠文 )
黄祖舜(字 继道 庄定 )
其它辞典(续上)
虞允文(字 彬甫 忠肃 雍国公 )余尧弼(字 致勋 )
孙汝翼(字 端朝 )
舒清国(字 伯原 )
陈俊卿(字 应求 正献、文献 魏国公 )
晁谦之(字 恭道、恭祖 )
魏元若(字 顺甫 )
吴秉信(字 信叟 )
孟忠厚(字 仁仲 信安郡王 )
汤鹏举(字 致远 敏肃 )
周麟之(字 茂振 )
李文会(字 端友 )
张宗元(字 渊道 )
李彦颖(字 秀叔、秀实 忠文 )
黄祖舜(字 继道 庄定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0—1174 【介绍】: 宋隆州仁寿人,字彬甫。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累迁礼部郎官。三十年使金,还奏所见,申言战备。金兵入寇,受命犒师,临危督战,获采石大捷。出为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麟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屡反对和议,多未见纳。孝宗乾道元年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旋复出为四川宣抚使。五年,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八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后再宣抚四川,病卒。平生出将入相垂二十年,孜孜忠勤,所荐胡铨、周必大等,均一代名臣。谥忠肃。尝注《唐书》、《五代史》藏于家,另有《经筵春秋讲义》及诗文等。全宋诗
虞允文(一一一○~一一七四),字彬甫,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权知渠州。秦桧死,召为秘书丞,累迁礼部郎官。三十一年,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一九二),金兵南侵,参谋江、淮军事,大败金兵于采石。三十二年,充川陕宣谕使。孝宗即位,知太平州。除湖北京西宣谕使,改制置使,因反对和议,改知平江府。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召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迁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八年,出为四川宣抚使,进封雍国公。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五,赐谥忠肃。事见《诚斋集》卷一二○《虞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三有传。全宋文·卷四五八三
虞允文(一一一○——一一七四),字彬甫,隆州仁寿(今四川仁寿)人。初以父任入官,绍兴二十四年始登进士第,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入朝,历官秘书丞、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三十一年,奉命犒军采石,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侵,而宋军主将未至,允文收合散众,勉励将士殊死战,遂获采石瓜洲之捷。次年,充川陕宣谕使。隆兴中,历知夔州、太平州,除兵部尚书、湖北京西宣抚使,改制置使,知平江府,累官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初,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任四川宣抚使。乾道五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使。八年,授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同年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允文出入将相垂二十年,孜孜忠勤,每以知人鉴士为己任,所荐多为一时名臣。所著有诗文十卷、《经筵春秋讲义》三卷、《奏议》二十二卷等。见《宋史》卷三八三本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舒清国(?~一一五三),字伯原,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清嘉庆《西安县志》卷二六),调秀州士曹参军,召为太学录。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校书郎(《南宋馆阁录》卷八)。四年,以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四)。起知道州。二十三年卒(同上书卷一六四)。事见《相浙名贤录》卷二二。全宋文·卷三八二九
舒清国(?——一一五三),字伯原,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一说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政和八年进士。建炎初为秀州士曹参军、太学录。绍兴间,又以礼部员外郎兼秘书省著作佐郎,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进直龙图阁,知道州,二十三年卒。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七四,《两浙名贤录》卷二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3—1186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应求。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因不附秦桧,被置闲职。桧死,召为校书郎。任普安郡王府教授。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出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用人为己任,奖廉退,抑奔竞。凡所奏请,都关治乱安危大事。六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以少保、魏国公致仕。谥正献。有文集。全宋诗
陈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应求,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二十六年,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三十一年,权兵部侍郎。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忌,出知泉州。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复召,又为钱端礼所忌,出知漳州,改建宁府。三年,召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与虞允文不协,出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领祠禄。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再命知福州。力求去,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五年,起判建康府、江南东路安抚使兼行宫留守。九年,致仕,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正献。有遗文二十卷、奏议二十卷,均佚。事见《晦庵集》卷九六《正献陈公行状》、《诚斋集》卷一二三《正献陈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三有传。今录诗九首。全宋文·卷四六四六
陈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应求,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除权兵部侍郎。孝宗立,迁中书舍人。隆兴初年,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所忌,以宝文阁待制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知建康府,授吏部尚书。拜同知枢密院事。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迁左仆射。六年罢,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淳熙六年,判建康府兼江东安抚。十年致仕,封魏国公。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文献。有集二十卷。见杨万里《正献陈公墓志铭》(《诚斋集》卷一二三),《宋史》卷三八三《陈俊卿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4 【介绍】: 宋澶州人,字恭道。南渡后极力收恤离散亲族,居信州。高宗绍兴间,以敷文阁直学士知建康。卒于铅山鹅湖。全宋诗
晁谦之(?~一一五四),字恭祖,其先澶州人,居信州(今江西上饶)。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司员外郎、权户部侍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一三○、一三一)。十年,移工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三六)。十一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同上书卷一四○)。十五年,起知抚州,改知建康府(同上书卷一五三)。二十四年卒于信州(同上书卷一六七)。清乾隆《广信府志》卷二二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六九
晁谦之(?——一一五四),字恭道,端仁子。其先澶州人,南渡后居信州(治今江西上饶西北)。绍兴三年提举荆湖南路茶盐,七年权福建路转运判官,九年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十年权工部侍郎,十五年知建康府,二十四年卒于铅山鹅湖。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九、一二八、一三○、一三二、一四○、一五五、一五七、一六七,《南宋制抚年表》卷上。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信叟。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初为国学官。高宗绍兴中秦桧忌张浚复出,欲诬浚潭州新筑宅第僭制,命秉信往察之,归告不附桧意,因被黜。后复官,历吏部侍郎,出知常州。全宋诗
吴秉信(?~一一五六),字信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初为国学官(《延祐四明志》卷四)。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六)、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十四年,守起居舍人,出知江州(同上书卷一五一),十八年,以拂秦桧意,罢(同上书卷一五七)。二十六年,以吏部侍郎出知常州,卒(同上书卷一七四)。全宋文·卷四○○九
吴秉信(?——一一五六),字信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登宣和三年进士第,绍兴初为太常博士,历官屯田员外郎、右司员外郎、起居舍人,出知江州。忤秦桧意,绍兴十八年放罢,后以左朝散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除起居郎、权给事中,又试中书舍人,兼实录院修撰,迁吏部侍郎。同年,为臣僚奏劾,降充右文殿修撰知常州。未上任,卒,赠左中奉大夫。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一五一、一七四及《延祐四明志》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7 【介绍】: 宋洺州人,字仁仲。哲宗孟皇后兄。徽宗宣和中累官将作少监。钦宗靖康初权卫尉卿。高宗立,授徽猷阁待制、干办奉迎大庙神主事。孟后死,封信安郡王。历判婺州、绍兴府,以枢密使为佑陵总护使。奉后训,远避权势,不以私干朝廷。为秦桧所忌,被论罢奉祠。秦桧死,召还,提举秘书省。全宋文·卷四一四○
孟忠厚(?——一一五七),字仁仲,洺州(治今河北永年东南)人。隆祐太后兄。宣和中官至将作少监,靖康间知海州,召权卫尉卿。高宗立,除显谟阁直学士,易武秩。奉太后至杭州,为宁远军节度使。太后崩,以祔庙恩为镇潼军节度使,封信安郡王。历判镇江府、婺州、绍兴府。除枢密使,判福州,改建康、绍兴府。秦桧忌之,罢为醴泉观使。桧死,召授保宁军节度使、提举秘书省。绍兴二十七年卒。《宋史》卷四六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润州金坛人,字致远。徽宗政和八年进士。授分宁主簿。历晋陵丞,知当涂、广德军、饶州、江州、常州,升本路转运副使。秦桧死,朝廷惩言路壅塞之弊,召为殿中侍御史。请黜桧姻党,释赵鼎子赵汾及李孟坚、王之奇等。累擢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劾其植党锄异己,罢。绍兴三十年知贡举,一洗徇私之弊,时号得人。次年复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卒年七十八。谥敏肃。全宋文·卷三九一六
汤鹏举(一○八八——一一六五),字致远,金坛(今江苏金坛)人。登政和八年进士第,调分宁簿,改晋陵丞,擢知当涂。绍兴中,历知广德、饶、江、常、临安、婺、潭、绍兴、平江等州军府。又为淮东、两浙运判。二十五年,入为殿中侍御史,侍御史,迁御史中丞。二十七年除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未几为台官所劾,罢。后复知太平府,致仕。乾道元年卒,年七十八。谥敏肃。见《京口耆旧传》卷八,《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8—1164 【介绍】: 宋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全宋诗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徵》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八○八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海陵(今江苏泰州)人。绍兴十五年进士。应博学宏词科试合格,除左修职郎。历著作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迁兵部侍郎、兼给事中。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次年,权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受命使金,以辞行罢政,责授左朝奉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著有《海陵集》二十三卷。见《宋名臣言行录》上卷三,《宋史翼》卷一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8 【介绍】: 宋泉州惠安人,字端友。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直学士院,迁御史中丞。专以奉迎秦桧为务,闻桧所不乐者,即上章弹劾,唯恐后时。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罢去,贬筠州。后以龙图阁学士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全宋文·卷三九九三
李文会(?——一一五八),字端友,泉州惠安(今福建惠安)人。建炎二年进士。绍兴中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直学士院,迁御史中丞。专以奉迎秦桧为务,闻桧所不乐者,即上章弹击,惟恐后时。十四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为台谏论罢,提举宫观。后起知泸州,移潭州。二十七年,以龙图阁学士为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明年卒于官。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五、一四八、一四九、一五二、一六七、一七七、一八○,同治《福建通志》卷一九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9—1199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秀叔,一字秀实。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累官吏部尚书。接送金使还,言两淮兵备城筑及浮费甚悉。孝宗淳熙二年除参知政事。在东府三年,实摄相事,内降缴回甚多。罢相出知绍兴府,勤约有惠政。复参知政事,因事奉祠镌秩。光宗绍熙元年致仕。卒谥忠文。全宋文·卷四七五九
李彦颖(一一一九——一一九九),字秀实,一字秀叔,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登绍兴十八年进士第,释褐馀杭簿,以荐得主御史台簿。迁谏议大夫,改国子博士。皇太子尹临安,彦颖兼判官,并兼中书舍人,升太子詹事。历吏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累官参知政事。以谏官论其子殴人至死,奉祠镌秩。起知婺州、绍兴府,进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元年致仕,庆元五年卒,年八十一,赠少保,谥忠文。见《宋史》卷三八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继道。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权刑部侍郎兼侍读,进《论语讲义》。兼权给事中。杨愿家乞遗表恩,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寝其命。秦熺卒,赠太傅,祖舜言其参预桧谋议,追夺之。仕至同知枢密院事。卒谥庄定。有《易说》、《国风小雅说》、《历代史议》、《黄庄定集》等。全宋诗
黄祖舜,字继道,福清(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清乾隆《福清县志》卷九),调衢州州学教授。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召守军器监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三)。二十六年,通州泉州(同上书卷一七三)。累迁权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出知潭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四八),卒于官。《宋史》卷三八六有传。有《论语讲议》、《国风小雅说》等,均佚。全宋文·卷四○九○
黄祖舜(?——一一六五),字继道,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东南)人。尝从胡安国学,宣和六年进士及第。绍兴四年自衢州州学教授召除军器监丞。历屯田、吏部员外郎,累迁仓部郎中、右司郎中。二十八年,权刑部侍郎,兼侍讲。三十年,迁给事中。在后省多所建言驳正。三十一年九月,拜同知枢密院事。孝宗初即位,加通议大夫,兼权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抗章力求解机柄,乃罢同知,以资政殿学士知潭州,又为湖南安抚使。乾道元年正月致仕,三月卒,谥庄定。著有《论语解义》十卷、《易说》、《礼记说》、《历代史议》及遗文十五卷。见《宋史》卷三八六本传,《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淳熙三山志》卷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