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楚昭辅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1—979 【介绍】: 宋宋州宋城人,字拱辰。初隶赵匡胤麾下,以才干称。宋初,为军器库使。太祖讨泽、潞,及征淮扬,以为京城巡检。累迁枢密副使。太宗太平兴国初,拜枢密使。性勤介,人不敢干以私,然颇吝啬,前后赐予万计,悉聚而蓄之。及罢机务,悉以市善田宅,时论鄙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1—969 【介绍】: 宋卫州汲县人,字道济。后晋末为小史。后周太祖即位,以为枢密都承旨,甚倚重之。世宗朝累迁中书侍郎、平章事。性宽厚,居高位而不念私怨。时近侍有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众。宋初,进位右仆射。后从征太原,中途病死。谥宣懿。
全宋文·卷一二
魏仁浦(九一一——九六九),字道济,卫州汲(今河南汲县)人。五代晋末为枢密院小史,汉祖起太原,仁浦迎谒,迁兵房主事,从枢密使郭威镇邺。郭威称帝,以为枢密承旨。世宗朝为相,宋初进右仆射。开宝二年卒,年五十九,谥宣懿,追封齐王。《宋史》卷二四九有传。
《國語辭典》:枢密(樞密)  拼音:shū mì
1.枢密使的简称。参见「枢密使」条。
2.政府机密的政务。《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同署乃奏,唯枢密迁授不预。」唐。白居易 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泄之辜,请验迹于紫泥,方定刑于丹笔。」
《國語辭典》:枢密使(樞密使)  拼音:shū mì shǐ
职官名。枢密院的长官。唐代宗时始置,由宦官担任,后世权任渐重;五代改用士人,权与宰相齐等。宋增置副使,元改称知院,明初废置。简称为「枢密」。
《國語辭典》:枢密院(樞密院)  拼音:shū mì yuàn
一种古代官署。掌管国家机要政务。创始于唐中叶,掌出纳帝命。宋代与中书省并称为「两府」,掌兵权;明初废。也称为「枢府」、「枢庭」。
《國語辭典》:枢密使(樞密使)  拼音:shū mì shǐ
职官名。枢密院的长官。唐代宗时始置,由宦官担任,后世权任渐重;五代改用士人,权与宰相齐等。宋增置副使,元改称知院,明初废置。简称为「枢密」。
《分类字锦》:辞兼枢密(辞兼枢密)
宋史晏殊传:殊性刚简,善知人,富弼、杨察皆其婿也。殊为宰相兼枢密使,而弼为副使,辞所兼,诏不许。
分类:翁婿
《漢語大詞典》:枢密太尉(樞密太尉)
枢密使的别称。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二:“五十年前有通右府书,称枢密太尉,盖旧制文臣为枢密使,皆带检校太尉。”
分類:枢密使
《國語辭典》:内职(內職)  拼音:nèi zhí
1.嫔妃等在宫中当尽的职守。《礼记。昏礼》:「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后汉书。卷一○。皇后纪。序》:「周礼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
2.朝廷内的官职。《南史。卷一五。檀道济传》:「祇性矜豪,乐在外放恣,不愿内职。」唐。白居易除郑裍太子宾客制〉:「脱以其久居内职,累事先朝,思厚大臣,贵全终始。」
《漢語大詞典》:密学(密學)
枢密直学士的简称。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每吏部尚书补外,除龙图阁学士,户部以下五曹,则除枢密直学士,相呼谓之密学。”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戚密学 纶 初筮仕知 太和县 ,里俗险悍,喜构虚讼,公至,以术渐摩。”
《漢語大詞典》:内枢(内樞)
(1).内枢密的省称。为军国重任。 晋 李轨 《晋泰始起居注》:“ 丹阳 尹 王景文 ……忠规茂绩,实宣国道,宜兼管内枢以重其任。” 宋 陆游 《南唐书·周宗传》:“ 烈祖 受禪, 宗 躐进至内枢使同平章事,迁侍中。时以枢密为内枢者,犹避 吴武王 讳也。”
(2).中书省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中书省:“中书省谓之内枢,亦曰纶阁,又曰纶省,又曰纶闈。”
《漢語大詞典》:枢副(樞副)
宋 代枢密副使的省称。宋史·职官志二:“ 熙寧 四年,詔位参政、枢副、同知下,著为令。”
分類:枢密副使
《漢語大詞典》:贰枢(貳樞)
宋 代指枢密副使。 明 代亦指侍郎。 明 吴宽 《礼部试拟宋以范仲淹为枢密副使谢表》:“伏以西府崇严,位遇均於将相;贰枢赞画,责任重於朝廷。” 明 范景文 《辞免新命疏》:“夫中枢一席,以控九塞,以总六师,而参帷筹,禆庙算,则贰枢所有事也。”按, 崇祯 三年三月, 范 升任兵部左侍郎,上疏辞免。
《国语辞典》:忍耻含垢(忍耻含垢)  拼音:rěn chǐ hán gòu
忍受羞辱。宋。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也作「忍辱含垢」。
《国语辞典》:旷日引月(旷日引月)  拼音:kuàng rì yǐn yuè
耽搁时日,拖延很久。宋。朱熹〈与黄枢密书〉:「旷日引月,不闻进发之期。」也作「旷日弥久」。
《漢語大詞典》:佥院(僉院)
(1).即 宋 之签书院事,位在枢密副使之下。
(2). 元 时,宣政院、宣徽院、太常礼仪院、太医院等亦设有此职。
(3). 明 时亦称都察院僉都御史为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