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理想国(理想国)  拼音:lǐ xiǎng guó
1.书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著。以诙谐、生动而有力的文字,在对话与讨论何谓正义的过程中,提出理想的社会应是一个组织严谨的城邦,在此城邦中,人民各有所事而不过问他人,也无政治权力,而治理这个社会的是理性最强的哲人王。
2.泛称理想中的一种最完善的政治组织。
《漢語大詞典》:天赋观念
指人生来就有的观念。古希腊柏拉图已有这一思想的萌芽。在近代,笛卡儿明确提出这一观念。它否认观念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而一直受到唯物主义者的反对。
《漢語大詞典》:雅典学院
壁画。意大利拉斐尔作于1509-1511年。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将希腊、罗马、斯巴达以及意大利的五十余个著名学者和哲学家汇聚于一堂,相互间自由讨论,情绪热烈。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希腊精神的崇拜。
《国语辞典》:伊比鸠鲁(伊比鸠鲁)  拼音:yī bǐ jiū lǔ
Epicurus
人名。(西元前342~前270)希腊哲学家。初治柏拉图、德谟克利泰斯之学。因见国内扰攘,创快乐学派,主张过单纯快乐的生活,以快乐为最善之德,希望人能不为物所拘束,能自得幸福。强调追求精神性的快乐,才是持续恒久的快乐。
《国语辞典》:模写论(模写论)  拼音:mó xiě lùn
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所倡的艺术论。主张自然界为理想世界的模型,艺术以逼真、模仿自然为美。也称为「模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