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柔辔(柔轡)
柔软的缰绳。 唐 吕温 《故太子少保赠尚书左仆射京兆韦府君神道碑》:“轻禽逸於疎网,悍马骇於柔轡。”
分類:柔软缰绳
《漢語大詞典》:软帘(軟簾)
(1).用布等柔软的东西做成的遮蔽门窗的帘子。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一面想,一面扭着头看,一面掀开里间那个软帘儿往里走。”《老残游记》第三回:“ 张 云:‘久慕得很。’用手一伸,腰一呵,説:‘请里面坐。’差官早将软帘打起。” 谷斯范 《新桃花扇》第十五回:“撩起荔枝红软帘一望,窗外十多竿竹,竹影垂直,时间已近中午。”
(2).床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絳臺高,金荷小,银釭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 张燕瑾 注:“梅红罗软帘,梅红色綾罗做的床帐。”
《國語辭典》:玉柔  拼音:yù róu
形容女子柔嫩白皙的手。五代十国。李煜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词:「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國語辭典》:柔韧(柔韌)  拼音:róu rèn
柔软而富韧性。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上》卷上:「晁任道自天台来,以石桥藤杖二为赠,自言亲取于悬崖间,柔韧而轻,坚如束筋。」
《漢語大詞典》:柔温
(1).犹温柔。 宋 梅尧臣 《和中道元夕》之一:“靚妆丽服何柔温,交观互视各吐吞。”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箇里柔温,容我老其间。”
(2).柔软温暖。 宋 黄庭坚 《和答魏道辅寄怀》之三:“貂狐谅柔温,藜藿自羹糝。”
《國語辭典》:熟练(熟練)  拼音:shú liàn
1.技术纯熟。如:「那些球员个个动作熟练。」
2.经煮炼过的柔软素绢。宋。陆游 立夏:「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漢語大詞典》:软泥(軟泥)
柔软的泥。 郭沫若 《〈柳亚子诗词选〉序》:“ 中国 的文学语言,无论雅言或常语,在他的笔下就像是雕塑家手里的软泥,真是得心应手。” 徐志摩 《再别康桥》诗:“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叶紫 《丰收》:“孩子们一伴一伴地跑来跑去,赤着脚在太阳底下踏着软泥儿耍着。”
分類:柔软
《漢語大詞典》:柔毳
(1).柔软的皮毛。 南朝 宋 谢庄 《谢赐貂裘表》:“匭发衽开,玄华有曜。靡毫柔毳,黯鑑自凝。”
(2).软弱,不坚强。文子·道原:“志弱者柔毳安静,藏於不取,行於不能,澹然无为。”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其安易持:“及至人君失道,大臣怨懟,邻国不市,百官衰废,祸患已生,小弱柔毳。”
《漢語大詞典》:软绵(軟緜)
亦作“輭绵”。 柔软貌。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他兴心儿紧嚥嚥,呜着咱香肩;俺可也慢掂掂做意儿周旋。等閒间把一个照人儿昏善,那般形现,那般輭緜。”
分類:柔软
《漢語大詞典》:闲袅(閒裊)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 宜春苑 外最长条,閒裊春风伴舞腰。”
《漢語大詞典》:滑柔
(1).宛转柔和。 元 周伯琦 《纪行》诗之十三:“川草花芬郁,沙禽语滑柔。”
(2).滑润柔软。 明 袁宏道 《湘湖》:“其味香粹滑柔,略如鱼髓蟹脂,而清轻远胜。”
《國語辭典》:绒毛(絨毛)  拼音:róng máo
1.物体表面上所披覆的柔细短毛。如:「绒毛玩具」。
2.小肠内壁无数纤细的小指状突起绒毛,内有微血管、淋巴管,可增加小肠内壁的吸收面积。
《國語辭典》:护耳(護耳)  拼音:hù ěr
寒带地区为保护耳朵不会受冻的用品,形状类似耳机。
《漢語大詞典》:戴帽饧(戴帽餳)
谓虽戴帽像个人,但柔软如饴糖。比喻软弱无能。隋书·循吏传·梁彦光:“ 彦光 前在 岐州 ,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及居 相 部,如 岐州 法。 鄴都 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餘,拜 赵州 刺史, 彦光 言於上曰:‘臣前待罪 相州 ,百姓呼为戴帽餳。臣自分废黜,无復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復垂收採,请復为 相州 ,改絃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
《漢語大詞典》:软柔(軟柔)
亦作“輭柔”。 柔软。 宋 梅尧臣 《矮石榴树子赋》:“当革蔓衍之多枝,无若輭柔之不举,勿俾苞苴之流行,勿使吏氓之轻侮。”
分類: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