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肉茸茸
形容肌肉柔软而不结实。 郭小川 《登九山》诗:“而今呢,亮开自己的肩,伸出自己的手,软塌塌,肉茸茸,还有多少钢铁战士的劲头?”
《漢語大詞典》:肉质果
主要由柔软、多汁的组织构成的果实(如浆果、核果或梨果)
《國語辭典》:柔枝嫩叶(柔枝嫩葉)  拼音:róu zhī nèn yè
柔嫩的枝条叶子。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七出:「绿茵尽摘不留,且莫惜明年难茂,柔枝嫩叶,多应人采揪。」明。谢谠《四喜记》第五出:「温香软玉世应稀,柔枝嫩叶谁能比。」也作「柔枝嫩条」。
《國語辭典》:鞣料  拼音:róu liào
用来使皮革柔软的物质。如鱼油、栲胶等。
《漢語大詞典》:柔穰
柔软的穰草。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汤泼死》:“以柔穰粗纸数层紥紧,渗去毒水。”
分類:柔软
《漢語大詞典》:柔融
溶化使柔软。 李大钊 《青春》:“抑吾闻之化学家焉,土质虽腴,肥料虽多,耕种数载,地力必耗,砂土硬化,无能免也,将欲柔融之,俾再反於丰穰。”
分類:溶化柔软
《漢語大詞典》:柔伸
柔软而能伸屈。 汉 王充 论衡·言毒:“生下湿比阴,阴物柔伸,故蝮虵以口齰。”
分類:柔软伸屈
《漢語大詞典》:软尺(軟尺)
用柔软的质料制成的尺。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职志》:“书画记其卷幅纵横之数,必用尺。铜器量其围径,则用软尺,以绢为之,识以尺寸,竟丈皆可展之。以便施於围圆凹凸之处。”
分類:柔软质料
《漢語大詞典》:软垫(軟墊)
一种用柔软物料做成的垫子。 茅盾 《子夜》十七:“他额角上的血管突突地跳,他身下的钢丝软垫忽然变成了刀山似的。” 许地山 《缀网劳蛛》:“那里有一个软垫,几上搁几本经典和祈祷文。”
《漢語大詞典》:软叽叽(軟嘰嘰)
柔软、滑腻貌。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熬开一大锅黄澄澄的浓汤,但制成时,一块块胰子软叽叽的像牛油。”
分類:柔软滑腻
《國語辭典》:软壳鸡蛋(軟殼雞蛋)  拼音:ruǎn ké jī dàn
形容脆弱不坚强的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做小娘的,不是个软壳鸡蛋,怎的这般嫩得紧?」
《漢語大詞典》:软琅珰(軟琅璫)
亦作“輭琅璫”。 十分柔软的样子。 明 陈大声《一枝花·赏重九》套曲:“觅得根 羊叔子 輭琅璫博带垂腰,借得条 葛仙翁 弯曲律青藜在手,寻得个 孟参军 腌剌答破帽笼头。”
分類:柔软
《漢語大詞典》:软溜溜
形容柔软
形容软弱无力。例如:病虽好了,可还是软溜溜的。
《漢語大詞典》:软丢丢(軟丢丢)
形容十分柔软。 清 吴锡麒 《点绛唇·中元夕观盂兰会》套曲:“他冷迷迷气怯依萤火,软丢丢衣败飘蝉蜕。”
分類:柔软
《漢語大詞典》:软缎(軟緞)
质地柔软,光泽很强的缎纹丝织物。多用来做服装、被面、刺绣用料和装饰品等。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这时她已脱了那件值一百二十块的大衣,只穿一件薄薄的葱绿色软缎的紧身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