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查 → 查槎”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分类字锦》:聚沬绕槎(聚沬绕槎)
郑谷 石门山泉诗 聚沬绕槎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随。
《分类字锦》:聚沫绕槎(聚沫绕槎)
郑谷 石门山泉诗 聚沫绕槎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随。
《國語辭典》:蜡查(蠟查) 拼音:là zhā
查,渣子、碎屑。虫蜡的渣子是白的,蜂蜡的渣子是黄的,故「蜡查」常用来形容人脸色惨白或蜡黄。《金瓶梅》第一四回:「只见妇人罗衫不整、粉面慵妆,从房里出来,脸諕的蜡查也似黄。」也作「蜡渣」。
《國語辭典》:蜡渣(蠟渣) 拼音:là zhā
虫蜡的渣子是白的,蜂蜡的渣子是黄的,故蜡渣常用来形容人脸色惨白或惨黄。《崇祯本金瓶梅》第五回:「王婆当时就地下扶起武大来,见他口里吐血,面皮蜡渣也似黄了,便叫那妇人出来,舀碗水来,救得苏醒。」也作「蜡查」。
《漢語大詞典》:磕叉
(1).亦作“ 磕槎 ”。砍砸斩杀声。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把钢鞭忙向手中抬,磕叉,打的他连盔夹脑半斜歪。” 元
无名氏 《庞掠四郡》第三折:“你覷那 张将军 剑锋吹毛般快,磕槎,可又血渌渌早躺着尸骸。”
(2).斩杀。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二折:“举我这夹刚板斧来,覷着那廝嘴缝鼻凹里磕叉。”
《漢語大詞典》:交查
交叉,纵横相交。
《太平广记》卷二一三引
《画断·王宰》:“临江双松一柏,古藤縈绕,上盘半空,下著水面,千枝万叶,交查屈曲。”
《漢語大詞典》:痂查
痂皮。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创破结瘢如甲, 直隶 谓之痂查。
《説文》:‘痂,疥也。’查,餘音也。”
《漢語大詞典》:简查(簡查)
检查。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杂智·猾吏》:“又闻某按院疑一吏书途中受贿,亲自简查,无跡而止。”
《漢語大詞典》:检查员(檢查員)
担任检查工作的人员。 鲁迅 《〈伪自由书〉前记》:“这禁止的是官方检查员,还是报馆总编辑呢,我不知道,也无须知道。”
《漢語大詞典》:毛槎
剪后留下的短毛。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我看了看剪过的地方,毛槎整齐,光堂平滑。”
《漢語大詞典》:蛮查(蠻查)
古代果木名。
《西京杂记》卷一:“初修 上林苑 ,羣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製为美名,以标奇丽……查三:蛮查、羌查、猴查。”
《國語辭典》:没查没利(沒查沒利) 拼音:méi zhā méi lì
卖弄是非、言语不实。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没查没利谎偻儸,你道我宜梳妆的脸儿吹弹得破。」
《國語辭典》:没查没利(沒查沒利) 拼音:méi zhā méi lì
卖弄是非、言语不实。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没查没利谎偻儸,你道我宜梳妆的脸儿吹弹得破。」
《漢語大詞典》:杩槎(榪槎)
亦作“ 榪叉 ”。 用来挡水的三脚木架。应用时以多个排列成行,每个中设平台,台上置石块,在迎水面上加系横木及竖木,外置竹席,并加培粘土,即可起挡水作用。这种建筑物,很早就用于 四川省 灌县 都江堰 工程中。《人民日报》1974.5.2:“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采用在分水堤附近外江河道上设置榪槎截流的办法,来调节外江、内江的水量。”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五章一:“ 黄澜生 的口硬似刚刚斫断榪叉的 都江堰 ,滔滔滚滚的语流,连标点符号都来不及加一个。”
《國語辭典》:明查暗访(明查暗訪) 拼音:míng chá àn fǎng
公开调查,暗中了解。《痛史》第一一回:「我住在此处,徒占一席,于事无济,倒不如仍然到外面去,明查暗访。」也作「明察暗访」。
《國語辭典》:明察暗访(明察暗訪) 拼音:míng chá àn fǎng
公开调查,暗中了解。《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去了,她的声名也丢了。她还在那里贼去关门,明察暗访。」也作「明查暗访」。
《國語辭典》:梦梦查查(夢夢查查) 拼音:mèng mèng chá chá
形容人乍醒时的恍惚、迷糊。《西游记》第五二回:「慌得那些妖精梦梦查查的,抱著被,矇著头,喊的喊,哭的哭,一个个走头无路,被这火烧死大半。」也作「梦梦铳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