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段太尉逸事状
传记篇名。唐代柳宗元作。段太尉即段秀实,唐中期名臣。通过段秀实的几件逸事,刻画了他勇于与强暴抗争、真心关怀人民的动人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骄兵悍将的飞扬跋扈和人民被任意欺虐的现实。
《漢語大詞典》:韩柳欧苏(韓柳歐蘇)
唐 代 韩愈 、 柳宗元 和 宋 代 欧阳修 、 苏轼 的合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 韩 柳 欧 苏 。 韩 柳 文多相似…… 韩 如美玉, 柳 如精金; 韩 如静女, 柳 如名姝; 韩 如德驥, 柳 如天马。 欧 似 韩 , 苏 似 柳 。” 简夷之 《〈中国近代文论选〉前言》:“ 清 代文坛原以桐城派为正宗,他们标榜 孔 、 孟 、 程 、 朱 的‘道统’, 韩 、 柳 、 欧 、 苏 的‘文统’,以及二者结合的所谓‘义法’。”
《漢語大詞典》:捕蛇者说
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记述永州(今湖南零陵)蒋某以捕蛇为业,虽有生命危险,但因捕蛇无赋税征收之苦,仍自愿继续下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发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感慨。
《漢語大詞典》:七大家
明 李绍 称 唐 韩愈 柳宗元 、 宋 欧阳修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为古文七大家。 明 李绍 《苏文忠公集序》:“古今文章,作者非一人,其以之名天下者,惟 唐 昌黎 韩氏 、 河东 柳氏 、 宋 庐陵 欧阳氏 、 眉山 二 苏氏 及 南丰 曾氏 、 临川 王氏 ,七大家。”又有人增 宋 苏洵 为八大家。
《漢語大詞典》:南迁二友(南遷二友)
指 陶渊明 、 柳宗元 二人的文集。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东坡 在岭海间,最喜读 陶渊明 柳子厚 二集,谓之南迁二友。予读 宋白 尚书《玉津杂诗》有云:‘坐卧将何物, 陶 诗与 柳 文。’则前人盖有与公暗合者矣。”
《漢語大詞典》:李杜韩柳(李杜韓柳)
唐 文学家 李白 、 杜甫 、 韩愈 、 柳宗元 四人的并称。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渡 江 后﹞独餘轻小卷轴书帖,写本 李 杜 韩 柳 集、《世説》盐铁论、 汉 唐 石刻副本数十轴。”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李杜韩柳有优劣:“其实 李 杜 韩 柳 岂无优劣,达者观之自可默喻。”
《漢語大詞典》:柳子祠
唐 柳宗元 的祠堂。 宋 杨万里 《过百家渡》诗:“ 柳子祠 前春已残,新晴特地却春寒。”
《漢語大詞典》:柳子厚体(柳子厚體)
唐 柳宗元 的诗体。其特色为简劲刻峭,温丽靖深,外枯中膏,似淡实美。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以人而论,则有 苏 李 体、 曹 刘 体、 陶 体…… 柳子厚 体。”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唐 人惟 柳子厚 深得《骚》学, 退之 、 李观 皆所不及。”参阅 宋 苏轼 《东坡题跋》卷二、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上。
《漢語大詞典》:柳家新样(柳家新樣)
指 唐 柳宗元 书法的新的样式。 唐 刘禹锡 《酬柳柳州家鸡之赠》诗:“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付 官奴 。 柳 家新样 元和 脚,且尽薑芽敛手徒。”诗林广记卷四引《复斋漫录》:“ 梦得 有《酬家鸡之赠》,乃答 子厚 诗也。所谓‘柳家新样 元和 脚’,人竟不晓。 高子勉 举以问 山谷 , 山谷 云:‘取其字製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