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枯杨生肘
 
柳生左肘
 
柳生肘
  
杨生左肘
 
肘上柳生
 
肘后生柳
 
相关人物
支离叔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至乐〉~65~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崙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唐·成玄英疏:「蹶蹶,惊动貌。柳者,易生之木;木者,棺椁之象;此是将死之徵也。二叔游于昆崙,观于变化,俄顷之间,左臂生柳,蹶然惊动,似欲恶之也。」

简释

柳生肘:指疾病或灾变。宋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迎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当时修道颇辛苦,柳生两肘乌巢肩。”


例句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王维 老将行

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

花发眼中犹足怪,柳生肘上亦须休。 白居易 病眼花

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 白居易 达理二首

典故
张绪风流
  
灵和标格

相关人物
张绪


《南史》卷三十一《张裕传》附《张绪传》
绪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虽终日与居,莫能测焉。刘悛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其见赏爱如此。王俭为尚书令、丹阳尹,时诸令史来问讯,有一令史善俯仰,进止可观。俭赏异之,问曰:「经与谁共事?」答云:「十馀岁在张令门下。」俭目送之。时尹丞殷存至在坐,曰:「是康成门人也。」

例句

梓泽花犹满,灵和柳未凋。 唐彦谦 汉代

不知新到灵和殿,张绪何如柳一枝。 唐彦谦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

假饶张绪如今在,须把风流暗里销。 李山甫 柳十首

桥北桥南千万条,恨伊张绪不相饶。 牛峤 杨柳枝五首

马卿山岳金相似,张绪风情柳不如。 贯休 上卢使君二首

风神何蕴藉,张绪正当年。 郑谷 寄左省韦起居序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袅长条。 韩偓

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韩翃 送张渚赴越州

典故
柳边
 
柳边花底


《杜诗集详注》卷六〈晚出左掖〉
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清·仇兆鳌注引《文昌杂录》:「唐殿庭多种花柳,本朝唯有树槐楸。」
典故
柳家风味
 

《苏轼文集》卷五十三〈与鲜于子骏书〉
忝厚眷,不敢用启状,必不深讶。所惠诗文,皆萧然有远古风味。然此风之亡也久矣。欲以求合世俗之耳目,则疏矣。但时独于闲处开看,未尝以示人,盖知爱之者绝少也。所索拙诗,岂敢措手,然不可不作,特未暇耳。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三〈秦观张耒陈师道洪刍〉
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曰:「不意别后却学柳七作词。」少游曰:「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坡又问别作何词,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东坡曰:「十三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高斋诗话)
典故 
柳家三变


《渑水燕谈录》卷八〈事志〉~06~
柳三变,景祐末登进士第,少有俊才,尤精乐章,后以疾更名永,字耆卿。皇祐中,久困选调,入内都知史某爱其才而怜其潦倒,会教坊进新曲醉蓬莱,时司天台奏:「老人星见。」史乘仁宗之悦,以耆卿应制。耆卿方冀进用,欣然走笔,甚自得意,词名醉蓬莱慢。比进呈,上见首有「渐」字,色若不悦。读至「宸游凤辇何处」乃与御制真宗挽词暗合,上惨然。又读至「太液波翻」,曰:「何不言『波澄』!」乃掷之于地。永自此不复进用。
典故
柳家汀洲

相关人物
柳恽


《玉台新咏》卷五〈江南曲〉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例句

柳家汀洲孟冬月,云寒水清荻花发。 朱长文 吴兴送梁补阙归朝赋得荻花

典故
柳家五马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柳宗元列传〉~423~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宗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搆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悽恻。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子周六、周七,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典故
梦褥光宗
 
柳家兄弟

相关人物
柳世庆
 
柳庆远


《梁书》卷九〈柳庆远列传〉~82~
柳庆远字文和,河东解人也。伯父元景,宋太尉。庆远起家郢州主簿,齐初为尚书都官郎、大司马中兵参军、建武将军、魏兴太守。郡遭暴水,流漂居民,吏请徙民祀城。庆远曰:「天降雨水,岂城之所知。吾闻江河长不过三日,斯亦何虑。」命筑土而已。俄而水过,百姓服之。入为长水校尉,出为平北录事参军、襄阳令。高祖之临雍州,问京兆人杜恽求州纲,恽举庆远。高祖曰:「文和吾已知之,所问未知者耳。」因辟别驾从事史。齐方多难,庆远谓所亲曰:「方今天下将乱,英雄必起,庇民定霸,其吾君乎?」因尽诚协赞。及义兵起,庆远常居帷幄为谋主。中兴元年,西台选为黄门郎,迁冠军将军、征东长史。从军东下,身先士卒。高祖行营垒,见庆远顿舍严整,每叹曰:「人人若是,吾又何忧。」建康城平,入为侍中,领前军将军,带淮陵、齐昌二郡太守。城内尝夜失火,禁中惊惧,高祖时居宫中,悉敛诸钥,问「柳侍中何在」。庆远至,悉付之。其见任如此。霸府建,以为太尉从事中郎。高祖受禅,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征虏将军,封重安侯,食邑千户。母忧去职,以本官起之,固辞不拜。天监二年,迁中领军,改封云杜侯。四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高祖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七年,徵为护军将军,领太子庶子。未赴职,仍迁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领右骁骑将军。至京都,值魏宿预城请降,受诏为援,于是假节守淮阴。魏军退。八年,还京师,迁散骑常侍、太子詹事、雍州大中正。十年,迁侍中、领军将军,给扶,鼓吹一部。十二年,迁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庆远重为本州,颇厉清节,士庶怀之。明年春,卒,时年五十七。诏曰:「念往笃终,前王令则;式隆宠数,列代恒规。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云杜县开国侯柳庆远,器识淹旷,思怀通雅。爰初草昧,预属经纶;远自升平,契阔禁旅。重牧西藩,方弘治道,奄至殒丧,伤恸于怀。宜追荣命,以彰茂勋。可赠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鼓吹、侯如故。谥曰忠惠。赙钱二十万,布二百匹。」及丧还京师,高祖出临哭。子津嗣。初,庆远从父兄卫将军世隆尝谓庆远曰:「吾昔梦太尉以褥席见赐,吾遂亚台司;适又梦以吾褥席与汝,汝必光我公族。」至是,庆远亦继世隆焉。
典故
柳柳州

相关人物
柳宗元


《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二〈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典故
相关人物
柳永


《渑水燕谈录》卷八〈事志〉~06~
柳三变,景祐末登进士第,少有俊才,尤精乐章,后以疾更名永,字耆卿。皇祐中,久困选调,入内都知史某爱其才而怜其潦倒,会教坊进新曲醉蓬莱,时司天台奏:「老人星见。」史乘仁宗之悦,以耆卿应制。耆卿方冀进用,欣然走笔,甚自得意,词名醉蓬莱慢。比进呈,上见首有「渐」字,色若不悦。读至「宸游凤辇何处」乃与御制真宗挽词暗合,上惨然。又读至「太液波翻」,曰:「何不言『波澄』!」乃掷之于地。永自此不复进用。
《苏轼文集》卷五十三〈与鲜于子骏书〉
忝厚眷,不敢用启状,必不深讶。所惠诗文,皆萧然有远古风味。然此风之亡也久矣。欲以求合世俗之耳目,则疏矣。但时独于闲处开看,未尝以示人,盖知爱之者绝少也。所索拙诗,岂敢措手,然不可不作,特未暇耳。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三〈秦观张耒陈师道洪刍〉
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曰:「不意别后却学柳七作词。」少游曰:「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坡又问别作何词,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东坡曰:「十三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高斋诗话)
典故
柳吴兴
 
柳恽

相关人物
柳恽


《梁书》卷二十一《柳恽传》
初,宋世有嵇元荣、羊盖,并善弹琴,云传戴安道之法,恽幼从之学,特穷其妙。……恽立行贞素,以贵公子早有令名,少工篇什。始为诗曰:「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琅邪王元长见而嗟赏,因书斋壁。至是预曲宴,必被诏赋诗。尝奉和高祖登景阳楼中篇云:「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深为高祖所美。当时咸共称传。……二年,出为吴兴太守。六年。徵为散骑常侍,迁左民尚书。八年,除持节、都督广交桂越四州诸军事、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徵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复为吴兴太守六年,为政清静,民吏怀之。

例句

应谓焦桐堪采斫,不知谁是柳吴兴。 张又新 吹台山

罗含黄菊宅,柳恽白蘋汀。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李商隐 西溪

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 李商隐 酬令狐郎中见寄

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 李益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

琴师阮校尉,诗和柳吴兴。 卢纶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崔峒补阙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

祢衡酒醒春瓶倒,柳恽诗成海月圆。 罗隐 湖州裴郎中赴阙后投简寄友生

溪风如扇雨如丝,闲步闲吟柳恽诗。 罗隐 霅溪晚泊寄裴庶子

典故

《论语注疏·微子》~66~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三国魏·何晏注:「逸民者,节行超逸也。包曰:此七人皆逸民之贤者。」
典故
柳下官资

相关人物
柳下惠


《论语注疏·微子》~64~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孟子注疏》卷十上〈万章章句下〉~76~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

例句

柳下官资颜子居,闲情入骨若为除。 高骈 依韵奉酬李迪

典故
柳下人家


《淮海居士长短句》卷上〈望海潮〉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方思交加,柳下桃溪,乱分春色到人家。
典故
柳雅

相关人物
柳宗元
 
裴度


《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一〈柳宗元三·献平淮夷雅表〉~5779~
臣某言:臣负罪窜伏,违尚书笺奏十有四年。圣恩宽有,命守遐壤,怀印曳绂,有社有人(云云)。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天造神断,克清大憝,金鼓一动,万方毕臣。太平之功,中兴之德,推校千古,无所与让。臣伏自忖度,有方刚之力,不得备戎行、致死命,况今已无事,思报国恩,独唯文章。伏见周宣王时称中兴,其道彰大,于后罕及。然征于《诗》大、小雅,其选徒出狩,则〈车攻〉、〈吉日〉;命官分土,则〈崧高〉、〈韩奕〉、〈烝人〉;南征北伐,则〈六月〉、〈采芑〉;平淮夷,则〈江汉〉、〈常武〉。铿鍧訇炳耀,荡人耳目。故宣王之形容与其辅佐,由今望之,若神人然。此无他,以《雅》故也。臣伏见陛下自即位已来,平夏州,夷剑南,取江东,定河北,今又发自天衷,克剪淮右,而又《大雅》不作。臣诚不佞,然不胜愤踊。伏以朝多文臣,不敢尽专数事,谨撰〈平准夷雅〉二篇,虽不及尹吉甫、召穆公等,庶施诸后代,有以佐唐之光明。谨昧死再拜以献。
《漢語大詞典》:杨枝肘(楊枝肘)
庄子·至乐:“ 支离叔 与 滑介叔 观於 冥伯 之丘, 崑崙 之虚, 黄帝 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柳,瘤字,一声之转。”后因以“杨枝肘”泛指人生病。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色声何谓客,阴界復谁守。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
分類:人生生病
《漢語大詞典》:肘生柳
庄子·至乐:“ 支离叔 与 滑介叔 观於 冥伯 之丘, 昆仑 之虚, 黄帝 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王先谦 集解:“瘤作柳,声转借字。”后以“肘生柳”比喻生死、疾病等意外的变化。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四:“肘上柳生浑不管,眼前花发即欣然。” 雷昭性 《参禅白云古刹苦不能静诗以遣之》:“灿烂笔生花,槎枒肘生柳。”
《漢語大詞典》:灵和柳(靈和柳)
南史·张绪传:“ 刘悛 之为 益州 ,献 蜀 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 芳林苑 始成, 武帝 以植於 太昌 灵和殿 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 张绪 当年时。’”后遂以为咏柳常用之典。 唐 唐彦谦 《汉代》诗:“梓泽花犹满, 灵和 柳未凋。” 宋 陆游 《小市》诗:“楼臺到处 灵和 柳,帘幕谁家 子晋 笙?” 明 夏完淳 《宴送盛伯含之金陵》诗:“旧京无限 灵和 柳,折尽东风第一枝。”
《漢語大詞典》:柳郎
对 南朝 梁 柳恽 的美称。 唐 温庭筠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之二:“折花兼蹋月,多唱 柳郎 词。”
《國語辭典》:三变(三變)  拼音:sān biàn
三种变化:(1)君子三变。《论语。子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2)天地运转的三种变化。即三十年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年大变。见《史记。卷二七。天官书》。(3)唐代文章的三次变化。即唐初王勃、杨烱为一变,玄宗时张说为一变,大历、贞元年间柳宗元、韩愈为一变。见《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序》。
《漢語大詞典》:柳七
宋 柳永 排行第七,人以此称之。 宋 刘克庄 《哭孙李蕃》诗之二:“相君未识 陈三 面,儿女多知 柳七 名。” 元 孟鲠 《南京》诗:“犹传 柳七 工词翰,不见 朱三 有子孙。”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乐游原 上妓如云,尽上风流 柳七 坟。”
《漢語大詞典》:柳下
(1).柳树之下。 北周 庾信 《小园赋》:“桐间露深,柳下风来。”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松江早春》:“柳下江餐待好风,暂时还得狎渔翁。” 宋 楼钥 《再题行看子》诗:“不知几出横门道,双立柳下青阴浓。”
(2). 春秋 鲁 柳下惠 的省称。 汉 刘向 列女传·柳下惠妻:“ 柳下 既死,门人将誄之。妻曰:‘将誄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於是君臣离而名教薄,世多乱而时不治。故 蘧 宁 以之卷舒, 柳下 以之三黜。” 宋 黄庭坚 《柳閎展才德甚美作诗赠之》:“陆沉百世师,寄食 鲁 柳下 。” 明许自昌《水浒记·冥感》:“莫不是向坐怀 柳下 潜身?”参见“ 柳下惠 ”。
《國語辭典》:柳下惠  拼音:liǔ xià huì
人名。指春秋时鲁国贤人展禽。参见「展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