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栏 → 阑栏”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木栅
木制的栅栏。 唐 于公异 《西平王李晟收西京露布》:“土濠云舒,木栅林植。”金史·赤盏合喜传:“癸卯,北兵立攻具,沿壕列木栅,以薪草填壕,顷刻平十餘步。” 元 张宪 《富阳行》:“金城木栅大如斗,五百貔貅夸善守。”《三国演义》第一○四回:“ 孔明 见 司马懿 不肯出战,乃密令 马岱 造成木栅,营中掘下深堑,多积乾柴引火之物。”
《國語辭典》:梐枑  拼音:bì hù
用木头交互制成的障碍物。古代多置于官署前,用以遮拦行人。《周礼。天官。掌舍》:「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也称为「梐梱」。
《國語辭典》:水栅(水柵)  拼音:shuǐ zhà
设于水中,以阻止船舶通行的栅栏。通常设置于不甚宽大的河面及桥下。《南齐书。卷二九。周山图传》:「山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立水栅,旬日皆办。」
分類:水中栅栏
《漢語大詞典》:城栅
围墙和栅栏。常指防御设施。后汉书·东夷传·倭:“居处宫室楼观城栅,皆持兵守卫。”陈书·高祖纪上:“ 賁 众数万於 苏歷江 口立城栅以拒官军。”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二:“南军东面人少,沿 河 城栅不固,可以攻之。”
《漢語大詞典》:树栅(樹栅)
构筑栅栏。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帝闻 备 兵东下,与 权 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餘里。”元史·世祖纪二:“夏四月丙戌朔,大军树栅凿堑,围 璮 于 济南 。”
分類:构筑栅栏
《漢語大詞典》:马栈(馬棧)
(1).即马床。编木制成的垫子,用以防马受湿。管子·小问:“ 夷吾 尝为圉人矣,傅马栈最难。” 尹知章 注:“谓编次之。栈,马所立木也。”战国策·齐策一:“ 章子 之母,得罪其父,其父杀之而埋马栈之下。” 高诱 注:“马栈,牀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髯如戟者如是,胆似斗者何人?固不敢於马栈下断絶祸胎,又谁能向蚕室中斩除孽本?”参见“ 马牀 ”。
(2).养马的栅栏。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余索炬於炊者,则楹后即猪栏马栈。”
《漢語大詞典》:马床(馬牀)
防止马受湿气侵袭的木垫。庄子·马蹄“编之以皁栈” 唐 成玄英 疏:“栈,编木为椗,安马脚下,以去其湿,所谓马牀也。”
《漢語大詞典》:营栅(營栅)
军营外围的栅栏。亦指营寨。旧五代史·唐书·周德威传:“贼倍道而来,未成营垒,我营栅已固,守备有餘。”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恐虏知其营栅之处,每夜二更,輒令军士灭私火。” 宋 曾巩 《杂识》之二:“其野宿皆成营栅。 青 所居四面陈彀弓弩,皆数重,所将精鋭,列布左右,守卫甚严。”
《漢語大詞典》:竹栅
用竹子编造的栅栏。 唐 李贺 《南园》诗:“熟杏暖香梨叶老,草稍竹栅锁池痕。”宋史·蛮夷传三·抚水州:“地曰 帚洞 ……中有楼屋战棚,卫以竹栅,即其酋所居。” 清 汪中 《细雨》诗:“敧斜竹栅卧踏地,江风燐火吹荧荧。”
《漢語大詞典》:隔栏
隔开车道交通栅栏
设在车站大楼和火车站台之间的栏杆或其他分隔物,开有旅客的出口和入口
《國語辭典》:圈槛(圈檻)  拼音:juàn jiàn
饲养猛兽的铁笼。《淮南子。主术》:「故夫养虎豹犀象者,为之圈槛。」
分類:野兽栅栏
《漢語大詞典》:篱栅(籬栅)
篱笆和栅栏。 唐 卢纶 《同吉中孚梦桃源》诗:“园林满芝术,鸡犬傍篱栅。”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园后为篱栅,有门在正中偏右,园外一片田畴。”
分類:篱笆栅栏
《國語辭典》:寨子  拼音:zhài zi
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落。《三国演义》第六二回:「原来玄德引兵从后接应,便乘势夺了邓贤寨子。」
《漢語大詞典》:砦栅
为防御而设的竹木栅栏等障碍物。宋书·柳元景传:“又於东南据高丘,屯砦栅。” 明 宋濂 《故胡母欧阳夫人墓志铭》:“募驍勇,植砦栅,相率固守。”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 蒙古 图垒 帅众入 陕西 ,于京兆、 同 、 华 间破砦栅六十餘所,遂趋 凤阳 。”
《國語辭典》:栅门(柵門)  拼音:zhà mén
栅栏的门。如:「火车平交道的栅门放下后,依然有行人闯越,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分類:栅栏
《漢語大詞典》:栅塘
有栅栏围护的水塘。梁书·严植之传:“尝缘栅塘行,见患人卧塘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