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9,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和钧
马式
嘉量
审分
绳矩
当量
标本
迁格
正权
看齐
盘星
度法
差事
公审
圭表
《漢語大詞典》:和钧(和鈞)
谓使计量标准准确划一。《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王府则有。” 孔 传:“金铁曰石,供民器用,通之使和平,则官民足。” 蔡沉 集传:“关,通;和,平也。百二十斤为石,三十斤为钧……关通,以见彼此通同,无折閲之意;和平,以见人情两平,无乖争之意。” 唐 柳宗元 《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重轻开塞,有和钧肃给之效。” 宋 曾巩 《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关通和钧之利,阜於市廛。”
《漢語大詞典》:马式(馬式)
铜铸而成的骏马的标准式样。后汉书·马援传:“ 援 好骑,善别名马,於 交阯 得 骆越 铜鼓,乃铸为马式……马高三尺五寸,围四尺五寸,有詔置於 宣德殿 下,以为名马式焉。” 元 马祖常 《萧姓渊善鼓琴予尝为之作〈我思操〉又求予诗遂为赋〈汉铜马式歌〉以送之》:“ 汉 家金铜铸马式,求马相比不失一。”
《漢語大詞典》:嘉量
古代标准量器。有鬴、豆、升三量。 汉 王莽 改制, 始建国 元年颁 新 嘉量,合斛、斗、升、合、龠为一器。器上部为斛,下部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见《汉书·律历志上》《西清古鉴》有 汉 嘉量图。原器现存 台湾 。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序》:“昔嘉量微物,盘盂小器,犹其昭德记功,载在铭典。”宋史·律历志一:“ 太祖 受禪,詔有司精考古式,作为嘉量,以颁天下……凡四方斗、斛不中式者皆去之。”
《漢語大詞典》:审分(審分)
(1).审定名分、职分。吕氏春秋·审分:“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 唐 白居易 《吟四虽》诗:“省躬审分何侥倖,值酒逢歌且欢喜。”
(2).谓审核是否符合标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斲削矣。”
《漢語大詞典》:绳矩(繩矩)
亦作“ 绳榘 ”。 墨绳与矩尺。比喻规矩、标准。新唐书·后妃传下·德宗贤妃韦氏:“﹝ 韦氏 ﹞性敏淑,言动皆有绳矩,帝宠重之,后宫莫不师其行。”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论张长史书:“始观张 旭所 书《千字文》……虽左驰右騖,而不离绳矩之内。”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证学》:“先生时兢兢步趋,不踰绳矩。” 明 李东阳 《明故中顺大夫陆公行状》:“其为人冲澹沉默,动必绳榘,不为声利所移易。”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故其材之成,则足以辅世长民,其次亦循循绳矩。” 章炳麟 《訄书·尊史》:“夫整齐世繫,分北宗望,成而观之,无瑰特,察诸子所説与箸于楚辞山海经者,后先凌杂,派别挠乱,然后知此其为绳榘也。”
分類:规矩标准
《漢語大詞典》:当量(當量)
科学技术上指与某标准数量相对应的某个数量,如化学当量、热功当量、核装置的梯恩梯当量。
《國語辭典》:标本(標本)  拼音:biāo běn
1.标,末尾。本,根本。标本指本末主次。《黄帝内经素问。卷一八。标本病传论》:「病有标本,刺有逆从。」
2.经过处理,可长久保存原貌的动、植物个体或器官、或矿物之碎片等。
《漢語大詞典》:迁格(遷格)
提升官职的标准或规定。 宋 曾巩 《驸马都尉王师约转观察使制》:“盖尔自初仕迄此,再增厥位,皆以岁满,应於迁格。”
《漢語大詞典》:正权(正權)
(1).正确的标准。荀子·正名:“道者,古今之正权也。”
(2).政权。旧题 柳宗元 《龙城录·李林甫以毒虐弄正权》:“ 惠州 一娼女,震厄死于市衢,脇下有朱字云:‘ 李林甫 以毒虐弄正权,帝命列仙 举三 震之。’”
《國語辭典》:看齐(看齊)  拼音:kàn qí
1.一种口令。命令行列中的人,各向邻位注视对齐,使队形整齐。如:「向右看齐」。
2.勉励人以好的榜样为学习的对象。如:「向贤能的人看齐。」
《漢語大詞典》:盘星(盤星)
衡器或仪器上的计数点子。亦以喻衡量事物的标准。 清 曹寅 《铜鼓歌》:“毫芒差若列支纪,圜转直可窥盘星。”原注:“鼓面若仪器,四纽峙立,疑可测验水土。”
《漢語大詞典》:度法
(1).制度与法令。管子·山权数:“君道,度法而已矣。” 马非百 新铨:“度即制度,法即法令。”
(2).丈量的标准。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三代皆授田百亩:“然则亩数之不同,何歟?曰:所谓异其名也。其名何以异?曰:以度法之各异也。”
(3).古天文学术语。推测躔度之术。新唐书·历志三上:“ 韩翊 以《乾象》朔分太弱,久当先天,乃先考朔分,而后覆求度法,故度餘之母烦矣。”
《國語辭典》:差事  拼音:chà shì
1.奇异的事。唐。韩愈〈泷吏〉诗:「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2.有所欠缺而不合标准。如:「这玩意儿可真差事,一碰就坏。」
《國語辭典》:公审(公審)  拼音:gōng shěn
中共的人民法院,将已定罪量刑的犯人,押解到公园、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临时组成的宣判庭,再聚集群众到场呼口号助阵。这种「公判大会」是一种变相的「公审」,不同于自由民主国家「独立无私的法庭」对嫌犯进行绝对平等的「公开听审」。
分類:共同标准
《國語辭典》:圭表  拼音:guī biǎo
1.测量日影的器具。圭是平卧的尺,表是直立的标竿。《宋史。卷七六。律历志九》:「观天地阴阳之体,以正位辨方、定时考闰,莫近乎圭表。」
2.模范、表率。唐。裴廷裕 授孙储邠州节度使制:「明镜利剑,高谢尘埃;止水秋山,居为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