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名器  拼音:míng qì
1.用以分别尊卑的爵位及车服仪制。《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愚闻为国者慎器与名,为家者畏怨重祸。俱慎名器,则下服其命;轻用怨祸,则家受其殃。」《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岂无鹡鸰,固慎名器。」
2.贵重的宝器。《国语。鲁语上》:「今国病矣,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
《漢語大詞典》:画栋(畫棟)
有彩绘装饰的栋梁。 唐 王勃 《滕王阁》诗:“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明 王韦 《阁试春阴》诗:“小院门闲鶯自语,画栋泥香燕初乳。”
《漢語大詞典》:榱桷
(1).屋椽。《孔子家语·五仪解》:“君子入庙,如右,登自阼阶,仰视榱桷,俯察几筵。” 宋 王安石 《寄题郢州白雪楼》诗:“朱楼碧瓦何年有,榱桷连空欲惊矫。”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塔迥埋榱桷,臺荒冻鼓鼙。”
(2).常喻担负重任的人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孝武 山陵夕, 王孝伯 入临,告其诸弟曰:‘虽榱桷惟新,便自有黍离之哀。’”北史·长生嵩长生平等传论:“ 平 识具该通,出内流誉,取诸开物成务,盖亦 有隋 之榱桷也。”
(3).与栋梁相对,喻指次要人物。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及其为相也,构致群材,使栋樑榱桷,咸适其用。”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相府一张纸,唤起久屈蠖。诚知有樑栋,未忍弃榱桷。”
《國語辭典》:八柱  拼音:bā zhù
神话传说中有八根柱子支撑地底层。《楚辞。屈原。天问》:「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宋。洪兴祖。补注:「《河图》言:『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淮南》云:『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
《漢語大詞典》:隆栋(隆棟)
(1).高大的梁栋。北史·宇文恺传:“或以綺井为重屋,或以圆楣为隆栋。”
(2).比喻栋梁之才。 唐 许敬宗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璇璣体宽政,隆栋象端衡。” 宋 王安石 《李璋加恩制》:“以后家之洪支,为帝室之隆栋。”
《國語辭典》:屋脊  拼音:wū jǐ
屋顶的高起处。《南史。卷六四。王琳传》:「所居屋脊无故剥破,出赤蛆数升,落地化为血。」
《漢語大詞典》:栋干(棟幹)
栋梁干材。比喻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汉书·佞幸传赞:“ 哀 平 之际,国多衅矣。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彊,栋干微挠。”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抚寧之勋,实洽朝野,识量局致,栋干之器也。”北史·李灵李顺等传论:“ 顺 则器标栋干,一时推重; 孝伯 风范鉴略,盖亦过人。” 唐 吕道生 《定命录》:“ 魏公 当位极人臣,声名烜赫,热心忠謇,直谅不回,必作栋干,为国元辅。”
《國語辭典》:欂栌(欂櫨)  拼音:bó lú
柱上承梁的短木。《淮南子。本经》:「标枺欂栌,以相支持。」唐。韩愈〈进学解〉:「欂栌侏儒,椳闑扂楔。」也称为「斗拱」。
《漢語大詞典》:榱栋(榱棟)
屋椽及栋梁。荀子·哀公:“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周旋祠宇,庭亭荒芜,榱栋倾落,草莱弗除。” 明 王世贞 《挽歌序》:“今战鬪浡鬱,榱栋焚如,天柱地维,溃折至再。”
分類:屋椽栋梁
《漢語大詞典》:时栋(時棟)
当时的栋梁。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释褐中林,鬱为时栋。” 吕向 注:“鬱然而起,为栋梁之臣也……言其为国之要,如屋之有栋。”
分類:当时栋梁
《國語辭典》:国维(國維)  拼音:guó wéi
维持国家的纲纪。汉。王充《论衡。恢国》:「第五司空,股肱国维,转谷振赡,民不乏饿。」
《漢語大詞典》:生栋(生棟)
用新砍伐的木材做的栋梁。管子·形势:“生栋覆屋,怨怒不及。” 孙诒让 札迻·〈管子·形势〉:“生谓材尚新,未乾腊也。”
《漢語大詞典》:棼楣
楼阁的栋梁。《后汉书·班固传上》:“虹霓回带於棼楣。” 李贤 注:“説文曰:‘棼,栋也。’尔雅曰:‘楣谓之梁。’”
分類:楼阁栋梁
《漢語大詞典》:邦栋(邦棟)
国家的栋梁。 宋 梅尧臣 《送宋端明知成都》诗:“伯仲俱邦栋,朝廷倚以隆。”
分類:国家栋梁
《漢語大詞典》:文栋(文棟)
文坛栋梁。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 平原 兄弟,鬱为文栋; 刘楨 、 王粲 ,为其羽翼。”
分類:文坛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