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栏 → 阑栏、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玉槛(玉檻)
(1).玉石栏干。
《山海经·海内西经》:“ 崑崙 之墟,方八百里……面有九井,以玉为槛。”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王 於宫中作 海灵馆 、 馆娃阁 ,铜沟玉槛。”
(2).泛指华美的栏干。 唐
罗邺 《鹦鹉咏》:“玉槛瑶轩在所依,东风休忆岭头归。” 明
沈鲸《双珠记·遇淫持正》:“只见那石甃一泓清,晃然玉槛玲瓏映。”
《漢語大詞典》:构栏(构欄)
亦作“ 构阑 ”。
(1).栏干。 南朝 梁
沈约 :“又亲於佛殿内坐禪,同集三人,忽闻空中有声,状如牛吼,二尼惊怖,迷惑战慄,上惔然自若,徐起下牀,归房执烛,检声所在,旋至构阑。”一本作“ 构栏 ”。
(2). 宋 元 时曲艺、杂剧、杂技等的演出场所。 元 睢玄明
《耍孩儿·咏鼓》套曲:“争构阑把我来粧标垛,有我时满棚和气登时起。”
《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郭大郎 ﹞因去瓦里看,杀了构栏里的弟子,连夜逃走。”
《漢語大詞典》:句栏(句欄)
亦作“ 句拦 ”。亦作“ 句阑 ”。
(1).栏干。 五代
齐己 《送僧归南岳》诗:“巖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
《广韵·平寒》:“拦,阶际木句拦。亦作‘阑’。”
(2). 宋 元 伎乐演剧的场所。因四周有栏干围场,故名。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倡》“句栏”:“
《丹铅録》: 宋 世以来,名教坊为‘句栏’。”参见“ 勾栏 ”。
《國語辭典》:勾栏(勾欄) 拼音:gōu lán
1.宋、元时代的剧场或卖艺场所。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俺哥哥是蓝采和,俺在这梁园棚内勾栏里做场。」
2.妓院。《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诚以闺阁之身,腼然酬应如勾栏,所不堪耳。」也作「勾阑」、「构肆」。
《漢語大詞典》:倚栏(倚欄)
亦作“ 倚阑 ”。 凭靠在栏干上。 唐
赵嘏 《宿灵岩寺》诗:“倚栏香径晚,移石 太湖 秋。” 宋
周邦彦 《一落索》词:“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清 安夏 诗:“有竹深藏屋,无花强倚阑。”
《漢語大詞典》:回栏(迴欄)
亦作“ 回阑 ”。 曲折的栏杆。 元
王士熙 《题玩芳亭》诗:“乱鶯穿舞幛,轻蝶立回栏。” 清
纳兰性德 《雨霖铃·种柳》词:“回阑恰就轻阴转,背风花,不解春深浅。”
曲折的栏干。 明
何景明 《七述》:“飞甍接题,交疏迴栏。”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雅游》:“ 秦淮河 船,上用篷厰,悬以角灯,下设迴栏,中施几榻。” 郭沫若
《孔雀胆》第二幕:“屋后临池之高台,正左右三面均有屈折的回栏。”
《漢語大詞典》:亭槛(亭檻)
亭子的栏干,借指亭子;庭园。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 杭州 端午竞渡,於 钱塘 弄潮,先数日於湖滨列舟舸,结綵为亭槛。”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二》:“今小木中却有棣棠,叶似棣,黄花緑茎而无实,人家亭槛中多种之。”
《國語辭典》:重轩(重軒) 拼音:chóng xuān
1.双重的栏杆。《文选。班固。西都赋》:「于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
2.高大的楼房。唐。
钱起 〈〉诗:「六合纡玄览,重轩启上清。」
《漢語大詞典》:轩輴(軒輴)
长廊的栏干。 唐
杨系 《通天台赋》:“拂轩輴之宛虹,步檐楹之倒影。”
《国语辞典》:苜蓿长栏干(苜蓿长栏干) 拼音:mù sù cháng lán gān
苜蓿杂乱地放在盘子里,像长栏干一般。形容教书生活的清苦。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七。俭薄类。苜蓿盘》:「(唐)薛令之为东宫侍读时,官僚简淡,以诗自悼云:『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