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食柏
(1).服食柏树叶实。传说可以延年成仙。太平御览卷九五四引 汉 刘向 列仙传:“ 赤须子 好食栢实,齿落更生。”又太平广记卷三五引《化源记》: 柏叶仙人 田鸾 求长生术,入 华山 ,“见黄冠自山而出。 鸞 遂礼謁,祈问隐诀。黄冠举头指栢树示之曰:‘此即长生药也。’” 田鸾 乃取柏叶晒干为末服之。隐居于 嵩阳 ,活至一百二十三岁,“无疾而终,顏色不改,盖尸解也。”“临终异香满室,空中闻音乐声,及造仙都赴仙约耳。”后遂以“食柏”表示修仙学道者的生活。 元 高明 《琵琶记·糟糠自弃》:“啮雪吞毡, 苏卿 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
(2).指柏树。 唐 罗隐 《香》诗:“沉水良材食柏珍, 博山 烟煖玉楼春。”
《漢語大詞典》:楸叶(楸葉)
楸树叶。 唐 宋 习俗用以象征秋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秋:“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楸:“ 唐 时立秋日,京师卖楸叶,妇女、儿童剪花戴之,取秋意也。”
《漢語大詞典》:贝多叶(貝多葉)
(1).多罗树的叶子;写经的树叶。新唐书·南蛮传下·堕婆登:“有文字,以贝多叶写之。” 明 宋濂 《勃尼国入贡记》:“食无器皿,以竹编贝多叶为之,食毕则弃之。番书无笔札,以刀刻贝多叶行之。” 清 陈文述 《题杨荔裳方伯西藏纪事诗后》诗:“当作金经资日诵,贝多叶写佛香薰。”
(2).借指佛经。 唐 张谓 《送僧》诗:“手持贝多叶,心念优曇花。” 宋 王禹偁 《谢宣赐御草书〈急就章〉并〈朱邸旧集〉歌》:“永为家宝藏书篋,岂让西方贝多叶。”
《漢語大詞典》:嚗嚗
风吹树叶声。 南唐 宋齐丘 《陪游凤皇台献诗》:“晚风吹梧桐,树头鸣嚗嚗。”
分類:风吹树叶
《漢語大詞典》:丹霜
(1).树叶经霜变成红色,故称霜为丹霜。 唐 李商隐 《代秘书赠弘文馆诸校书》:“弘文馆里丹霜后,无限红梨忆校书。”
(2).丹药。 唐 马戴 《谒仙观》诗之二:“三更礼星斗,寸匕服丹霜。”
《漢語大詞典》:饮柏(飲柏)
服食柏树叶实,以酒下。传说可以延年成仙。 唐 黄滔 《贺正》之一:“仙人则饮柏延龄,词客则浮椒献颂。” 唐 孟郊 《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饮柏泛仙味,咏兰拟古词。”参见“ 食柏 ”。
《漢語大詞典》:食柏
(1).服食柏树叶实。传说可以延年成仙。太平御览卷九五四引 汉 刘向 列仙传:“ 赤须子 好食栢实,齿落更生。”又太平广记卷三五引《化源记》: 柏叶仙人 田鸾 求长生术,入 华山 ,“见黄冠自山而出。 鸞 遂礼謁,祈问隐诀。黄冠举头指栢树示之曰:‘此即长生药也。’” 田鸾 乃取柏叶晒干为末服之。隐居于 嵩阳 ,活至一百二十三岁,“无疾而终,顏色不改,盖尸解也。”“临终异香满室,空中闻音乐声,及造仙都赴仙约耳。”后遂以“食柏”表示修仙学道者的生活。 元 高明 《琵琶记·糟糠自弃》:“啮雪吞毡, 苏卿 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
(2).指柏树。 唐 罗隐 《香》诗:“沉水良材食柏珍, 博山 烟煖玉楼春。”
《漢語大詞典》:枯空
(1).谓枝头树叶凋尽。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桐花十四韵》:“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结实待瑞羽,岁晚半枯空。”
(2).犹空寂。谓万念皆空。 明 张煌言 《〈僧履端诗〉序》:“世之闢佛者,率以浮屠氏为外教,而 瞿曇氏 亦往往逃於枯空,谓不如是则非禪也。” 明 张煌言 《〈僧履端诗〉序》:“ 普陀 端公 者,吾未知其禪理何如。而微吟高咏,絶非枯空者可比。彼岂欲以诗名鸣哉?”
《漢語大詞典》:椰席
用椰子树叶编制的席子。 唐 张贲 《和皮陆酒病偶作》:“白编椰席鏤冰明,应助杨青解宿酲。”
《國語辭典》:会厌(會厭)  拼音:huì yàn
位于舌根后的一块舌状组织,由软骨构成,被以黏膜。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使喉腔开放。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水或食物不至于进入气管内。
《漢語大詞典》:顷刻酒(頃刻酒)
(1).神仙传说中称倏忽酿成的酒。 唐 蒋防 《幻戏志·殷七七》:“ 殷七七 ,名 天祥 ,又名 道筌 。尝自称 七七 ,俗多呼之,不知何许人,亦不测其年寿,面光白若四十许人……每日醉歌曰:‘琴弹碧玉调,药鍊白朱砂。解醖顷刻酒,能开非时花。’ 宝 ( 周宝 )试之,悉有验。”事亦见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引 南唐 沈汾 续仙传太平广记卷五二引 南唐 沈汾 续仙传·殷天祥
(2).一种用树叶裹糯米经细嚼而酿成的酒。饮之顷刻大醉,故名。 清 钮琇 觚賸·顷刻酒:“ 臺湾 所属之 澎湖 ,其对岸皆猺獞部落也。中国有贾於其地者,必设席於家,延之环坐,置盆水席中,主人之妇,出採树叶,裹糯米少许,纳口细嚼,吐於盆。主人与客共酌,初饮淡泊无味,顷之面颊发頳,皆酩酊而散,谓之顷刻酒。”
《漢語大詞典》:青餈
在糯米中掺上野草汁或树叶汁做成的食品。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之一:“青餈旋擣作寒食,白葛预裁充暑衣。”
《漢語大詞典》:棹汁
棹树叶的汁液。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棹树:“棹树……以其叶鬻汁渍果,呼为棹汁,若以棹汁杂彘肉食者,即时为雷震死。”
分類:树叶汁液
《漢語大詞典》:柞叶(柞葉)
栎树叶。可饲蚕。尔雅翼卷二四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有柞蚕,食柞叶,可以作锦。”
分類:栎树树叶
《國語辭典》:柞蚕(柞蠶)  拼音:zuò cán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比家蚕大,色绿,食柞、栎等叶,所吐的丝较桑蚕丝粗而黄,可取制为丝织品。其蛾黄褐色,间杂白色。
《漢語大詞典》:叶贯(葉貫)
谓若树叶之脉理贯通。形容知识融会贯通,皆有条理可寻。《淮南子·俶真训》:“提挈阴阳,嫥捖刚柔。枝解叶贯,万物百族,使各有经纪条贯。”《淮南子·兵略训》:“古得道者……下至介鳞,上及毛羽,条脩叶贯,万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 汉 王充 论衡·薄葬:“通人知士,虽博览古今,窥涉百家,条入叶贯,不能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