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打样(打樣)  拼音:dǎ yàng
1.要建筑或制造器具前,先画出图样,称为「打样」。
2.排印书报,先印样张作审查校对之用,称为「打样」。
《漢語大詞典》:校员(校員)
校对工作者。 鲁迅 《书信集·致沈雁冰》:“初校送来,却颇干净,错误似不多,但我们是对原稿的,因此发见印刷局的校员,可怕之至,他于觉得错误处,大抵以意改令通顺,并不查对原稿,所以有时简直有天渊之别。”
学校教职人员。 刘显志 《论中国教育之主义》:“虽然,教育国民云者,岂惟是定章程,设学校,选校员,募生徒,按期授课,责其成绩而已乎?”
《國語辭典》:校样(校樣)  拼音:jiào yàng
书刊报纸等印刷品经排字制版后,于印刷前供校对用的样张。
《漢語大詞典》:校核
校对,核查。 舒新城 《争取〈辞海〉的高度水平》:“在付印过程中,又再一次将校样分送编写单位校核、修改。”《花城》1984年第1期:“作为分队技术负责人,他得亲自检查岩芯,校核编录。”
《漢語大詞典》:雠刊(讎刊)
亦作“讐刊”。 谓校对刊正文字。新唐书·郑覃传:“愿与鉅学鸿生共力讎刊,準 汉 旧事,鏤石太学,示万世法。” 清 钮琇 觚賸·石经:“ 文宗 时, 郑覃 以经籍刓繆,建石讐刊,準 汉 故事。”
《國語辭典》:校改  拼音:jiào gǎi
校对错误并加以改正。如:「校改书籍要抱持谨慎严肃的态度,切莫敷衍了事。」
《漢語大詞典》:雠覆(讎覆)
校对复核。新唐书·儒学传上·谷那律:“ 孙倚 相,仕为祕书省正字,讎覆图书,多所刊定。”
分類:校对复核
《漢語大詞典》:较对(較對)
竞争对抗。较,通“ 角 ”。《说唐》第七回:“﹝ 童环 ﹞遂大叫道:‘我来与你较对!’竟向石阶上来。 史大奈 见有人来交手,就立一个门户等候。”
校对,核对。 清 顾炎武 《与王山史手札》:“《昌平记》希付原稿较对。”
《國語辭典》:停学(停學)  拼音:tíng xué
停止上学。指学生因故而中断上学,或违反校规,旷课过多时,学校对学生所采的处分方式。
《國語辭典》:校对员(校對員)  拼音:jiào duì yuán
担任校对工作的人员。如:「通常一个有规模的报社,对校对员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简称为「校对」。
《國語辭典》:校稿  拼音:jiào gǎo
校对稿件或出版品的文字或内容错误。如:「每到月底,他都必须加班处理繁重的校稿工作。」
分類:付印校对
《国语辞典》:户口校正(户口校正)  拼音:hù kǒu jiào zhèng
由户政事务所派员,配合管区警员,逐户校对更正户籍登记上的各种错误或遗漏的事项。
《漢語大詞典》:付型
稿件完成排版、校对后,把活字版制成纸型:书稿已经~,不便再作大的改动。
《漢語大詞典》:跪土地
旧学校对学生体罚的一种。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四:“我们还要受各种各样的刑罚:罚站、罚跪土地。跪土地是跪在‘ 大成至圣先师孔老二 ’的神位面前的。”
《漢語大詞典》:排校
排字和校对。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 它 兄译集的下本,正在排校,本月底必可完,去付印,年内总能出齐了。”
分類:排字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