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4
词典
1
分类词汇
13
分类词汇
誊录
内教
朱笔
分校
讲阅
参阅
谨阅
阅定
木兰步
检阅场
汉票签处
雠阅
满本房
《國語辭典》:
誊录(謄錄)
拼音:
téng lù
誊写抄录。如:「誊录文稿」。
分類:
誊录
用工
誊清
抄录
科举
试卷
校阅
手续
《國語辭典》:
内教(內教)
拼音:
nèi jiào
1.封建时代对妇女闺门内的教育。《晋书。卷四○。杨骏传》:「后妃,所以供粢盛,弘内教也。」也作「内训」。
2.在皇城内教练武技,校阅士兵。《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帝初置内教法,旬一御便殿阅武。」
3.佛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内教多途,出家自是其一法耳。」
4.道家、佛家自称其经文。
5.熟识某种技艺、行业的人。也作「内行」。
分類:
犹女
佛教
皇城
女教
城内
封建
教习
校阅
士兵
妇女
教育
《國語辭典》:
朱笔(朱筆)
拼音:
zhū bǐ
蘸朱墨的毛笔,多用以批点或校阅文稿,批改学生作业等。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宋景公脩唐书,稿用表纸朱界,贴界以墨笔书旧文,傍以朱笔改之。」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一。阎若璩》:「今悉准之说文,于汉隶字原中取一正体,以朱笔标出之。」也作「朱笔」。
分類:
朱笔
红色
毛笔
批点
校阅
文稿
《國語辭典》:
分校
拼音:
fēn xiào
1.校本部以外分设的学校。
2.分隔,使不在一校。如:「男女分校」。
分類:
学校
本部
外设
分部
《漢語大詞典》:
讲阅(講閲)
演习武事,校阅军实。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
:“ 钓臺 临讲閲, 樊山 开广讌。” 元
黄溍
《明威将军管军上千户所达鲁花赤逊诸台公墓志铭》
:“公为人廉介质直,不喜纷华,讲閲之暇,日与贤士大夫游。”
分類:
演习
习武
武事
校阅
阅军
《國語辭典》:
参阅(參閱)
拼音:
cān yuè
参看。如:「本次抽奖的中奖名单,详情请参阅十月五日的报纸。」
分類:
参看
参与
校阅
《漢語大詞典》:
谨阅(謹閲)
勤勉校阅。谨,通“ 勤 ”。 宋
袁燮
《江阴尉司新建营记》
:“乃多方招募,营葺射亭,谨閲习法,而至者常先后不齐。”
分類:
勤勉
校阅
《漢語大詞典》:
阅定(閲定)
校阅审定。
《后汉书·张衡传》
:“ 刘向 父子领校祕书,閲定九流,亦无讖録。”
分類:
校阅
审定
《国语辞典》:
木兰步(木兰步)
拼音:
mù lán bù
一种小快步的步法。女兵部队受校阅时行进间所用,每分钟一百四十二步。
分类:
步法
兵部
部队
校阅
时行
《国语辞典》:
检阅场(检阅场)
拼音:
jiǎn yuè cháng
检验校阅军队的场地。
分类:
检验
校阅
阅军
军队
场地
《漢語大詞典》:
汉票签处(漢票簽處)
清 官署名。负责校阅汉文,拟写票签,记录谕旨等事。
《清会典·内阁·汉票签处》
:“侍读: 汉 二人,委署侍读,掌校閲汉文本章,拟写票籤之式。”
分類:
官署
署名
负责
校阅
汉文
票签
记录
谕旨
《漢語大詞典》:
雠阅(讎閲)
亦作“讐阅”。 校阅。 明
文徵明
《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卢君墓表》
:“又尝奉命典试 江 右,讐閲明审,取舍惟公。” 清
姚鼐
《翰林院庶吉士侍君权厝铭》
:“是时君已得疾,而讐閲不懈。”
分類:
校阅
《漢語大詞典》:
满本房(滿本房)
清 代内阁属署,专处理满文文件的缮写、校阅等事务。
《清会典·内阁·满本房》
:“满本房:侍读学士, 满洲 二人;侍读, 满洲 四人。掌校閲 清 本。”注:“通本由汉本房繙 清 字后交满本房,中书缮写,侍读学士、侍读等详细校閲。” 清
阮葵生
《
茶馀客话
》
卷一:“内阁办本,分为五堂。一满本房,满侍读学士统之。专司缮写 清 字,校正 清 文。”
分類:
内阁
满文
文文
文件
缮写
校阅
事务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