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3,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紫核
卵核
汉核
核正
核叙
核取
参核
按核
地核
典核
丁香核
品核
情核
糠核
五核
《骈字类编》:紫核
洞冥记紫柰大如斗甜如蜜核紫花青研之有汁如漆 荔枝谱见绿核下
《国语辞典》:卵核  拼音:luǎn hé
位于被子植物雌配子体胚囊中靠近珠孔一端的细胞,其细胞稍大,称为卵细胞,紧贴二个较小的「助细胞」,此三个细胞构成「卵器」。卵细胞之细胞核即称为卵核。于生殖期可与雄性配子受精发育成胚。也称为「雌核」。
《骈字类编》:汉核(汉核)
傅汝楫 种桃求汉核,食枣想齐花。
《漢語大詞典》:核正(覈正)
查核订正。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裴松之〈三国志〉补:“ 裴松之 补三国志,如驳辨 官渡 之兵数,核正 黎阳 之婚期……俱极允当。”
覈正:核实校正。 清 姚鼐《四川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铭》:“羣吏放手,民则弗堪。覈正斗角,公以躬监,正税罔赢,诛责贪惏。”
《漢語大詞典》:核叙(覈叙)
核实叙录。清史稿·礼志九:“宴礼既毕,兵部覈叙勋绩,颁爵赏有差。”
分類:核实叙录
《漢語大詞典》:核取
考核选取。《三国志·吴志·孙休传》:“其案古置学官,立五经博士,核取应选,加其宠禄。”
《漢語大詞典》:参核(參核,參覈)
参校核对。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通番之始:“今参核明史及中外纪载之书,著其可考者於左。” 吴稚晖 《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所谓一切名词,与其穿凿译义,徒为晦拙,不若译音,而参核西文,尚有对照之功用。”
參覈:考察审核。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至於参覈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 清 张岂之 《〈适可斋记言〉序》:“窃尝盱衡时局,参覈至计。”
《漢語大詞典》:按核(按覈)
亦作“ 按覈 ”。查核。 明 徐渭 《送通府王公序》二:“闕者勾矣,或未勾者,容可偕而按核之也。”明史·蒋贵传:“请遣给事、御史按覈塞下田,定其科额;畿内民田,严戢豪右毋得侵夺。”
分類:查核
《漢語大詞典》:地核
从2900公里深处开始的地球中心部分。
《漢語大詞典》:典核
(1).典雅而确实。明史·朱升传:“大封功臣,制词多 升 撰,时称典核。”
(2).确实而有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杂家六·齐东野语》:“此书以齐东野语名,本其父志也。中颇考正古义,皆极典核。”
《漢語大詞典》:丁香核
荔枝良种。核小如丁香,故称。 宋 黄庭坚 《望远行》词:“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题注:“ 马湖 出丁香核荔枝。”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丁香子《开元遗事》:“ 明皇 命方士,以药傅荔枝根,得核小,宫人呼为丁香子。”
《漢語大詞典》:品核(品覈)
评论;品评。后汉书·党锢传序:“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於斯行矣。” 宋 欧阳修 《国学试策》之一:“ 刘蕡 述兵农之大略, 微之 以才识而中科,然品覈其言词,由有司而考第。” 章炳麟 《箴新党论》:“新党虽多諂曲,而品覆公卿,裁量执政,犹其所优为者。”
分類:评论品评
《漢語大詞典》:情核
实情。后汉书·张宗法雄等传论“而景风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唐 李贤 注:“肤受谓得皮肤之言而受之,不深知其情核者也。”
分類:实情
《漢語大詞典》:糠核(穅覈)
指粗劣的食粮。覈,糠中的粗屑。史记·陈丞相世家:“人或谓 陈平 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 平 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穅覈耳。’” 林纾 《折廉》:“矧若人者,吾又安知其不外穅覈而内粱肉也?”
分類:粗劣食粮
《骈字类编》:五核
齐民要术见五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