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德格高旻
 
格天峻阁

相关人物
宋高宗


《尚书》卷十六〈周书·君奭〉~244~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
《鹤林玉露》卷之五〈格天阁〉~78~
秦桧少游太学,博记工文,善干鄙事,同舍号为「秦长脚」。每出游饮,必委之办集。既登第,又中词科。靖康初,为御史中丞。……方其在相位也,建一德格天之阁,有朝士贺以启云:「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桧大喜,超擢之。又有选人投诗云:「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娥眉。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桧益喜,即与改秩。盖其胸中有慊,故特喜此谀语,以为掩覆之计,真猾夏之贼也。
《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奸臣列传·秦桧〉~3760~
(绍兴)十五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四月,赐桧甲第,命教坊乐导之入,赐缗钱金绵有差。六月,帝幸桧第,桧妻妇子孙皆加恩。桧先禁私史,七月,又对帝言私史害正道。时司马伋遂言涑水记闻非其曾祖光论著之书,其后李光家亦举光所藏书万卷焚之。十月,帝亲书「一德格天」扁其阁。十六年正月,桧立家庙。三月,赐祭器,将相赐祭器自桧始。
《分类字锦》:格高(格高)
梅谱后序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
分类:格高
《國語辭典》:格高意远(格高意遠)  拼音:gé gāo yì yuǎn
文章的风格高雅,意境深远。宋。王禹偁《小畜集。卷一九。送丁谓序》:「去年得富春生孙,何文数十篇,格高意远,大得六经旨趣。」
《國語辭典》:高明  拼音:gāo míng
1.秉性高亢明爽。《尚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2.高超明智。《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尊其所闻,则高明矣。」后也指技艺高超为高明。《儒林外史》第一回:「大王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红楼梦》第四五回:「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
3.对人的敬词。《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如蒙徵纳,以辅高明。」《老残游记》第一回:「我们三个人要去杀他,恐怕只要送死,不会成事罢。高明以为何如?」
4.富贵、势位高的人。《书经。洪范》:「无虐茕独而畏高明。」汉。孔融〈杂诗〉二首之一:「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5.高而明亮之处,指楼台。《礼记。月令》:「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
6.县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南,濒西江支流沧江北岸。
7.人名。字则诚,号菜根道人。生卒年不详。明永嘉平阳人,一作温州瑞安人。初仕元,官至处州录事。明太祖徵召,以老病辞还,享年七十多岁。所作《琵琶记》,世推为南曲正宗,又著有《柔克斋集》。
《漢語大詞典》:琼树(瓊樹)
(1).仙树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咀噍芝英兮嘰琼华”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揖 曰:“琼树生 崑崙 西流沙滨,大三百围,高万仞。”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五:“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已随 江令 夸琼树,又入 卢家 妬玉堂。”
(3).树木的美称。 唐 许稷 《赋得风动万年枝》诗:“琼树春偏早,光飞处处宜。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 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墻。”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瑶华烦远寄,琼树最相思。”
(5).喻美女。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國語辭典》:高洁(高潔)  拼音:gāo jié
人品高尚清廉。唐。骆宾王 在狱咏蝉诗:「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及归家与妻言及,却与妻家有亲,是个极高洁古怪的女子,亲戚都是敬畏他的。」
《漢語大詞典》:凌霜
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南朝 宋 谢惠连 《甘赋》:“嘉寒园之丽木,美独有此贞芳;质葳蕤而怀风,性耿介而凌霜。” 唐 李白 《鸣雁行》:“客居烟波寄 湘 吴 ,凌霜触雪毛体枯。” 清 吴定 《示诸生书》:“涧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畜至精也。” 杨朔 《寄亚非作家会议》:“收获完毕就该翻耕土壤,播种上凌霜傲雪的冬麦了。”
《國語辭典》:雪白  拼音:xuě bái
洁白如雪。《红楼梦》第二一回:「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湾雪白的膀子掠于被外。」《老残游记》第二回:「红的火红,白的雪白。」
《漢語大詞典》:瑶林
(1).玉林。泛指仙境。 晋 陆云 《九愍·纡思》:“怀瑶林之珍秀,握兰野之芳香。”晋书·文苑传·曹毗:“未若澄虚心於 玄圃 ,荫瑶林於 蓬莱 。”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扬州茅舍女子》:“自念此身,真如腐鼠,而得造瑶林琼圃,瞻近羣玉。”
(2).披雪的林木。 宋 张先 《采桑子·雪意》词:“水云薄薄天同色,竟日清辉,风影轻飞,花发瑶林春未知。” 宋 杨万里 《雪晴》诗:“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 明 邓雅 《题梁园雪景扇面》诗:“ 梁园 风景异,兴逐雪花移。璚馆东西户,瑶林千万枝。”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竹深亭:“穷阴之夕,雪霰交坠……琅玕翠碧,化为瑶林。”
(3).石笋、石林的美称。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採珠逢寳窟,閲石见瑶林。”
(4).比喻资质优异、品格高洁的人。 宋 陈师道 《送法宝禅师》诗:“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参见“ 瑶林琼树 ”。
《國語辭典》:瑶林琼树(瑤林瓊樹)  拼音:yáo lín qióng shù
瑶、琼,美玉。瑶林琼树比喻人品性资质高洁超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國語辭典》:雅士  拼音:yǎ shì
品格高雅的读书人。《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邢颙传》:「家丞邢颙,北土之彦,少秉高节,玄静澹泊,言少理多,真雅士也。」
《國語辭典》:孤峭  拼音:gū qiào
性情不随流俗。《隋书。卷七八。艺术传。萧吉传》:「吉性孤峭,不与公卿相沉浮,又与杨素不协,由是摈落于世,郁郁不得志。」
《漢語大詞典》:璧玉
(1).上等美玉。墨子·节葬下:“革闠三操,璧玉即具。” 汉 陆贾 新语·本行:“璧玉珠璣不御於上,则翫好之物弃於下。” 元 王沂 《送天师还山》诗:“椒兰纷馥郁,璧玉烂华光。”
(2).喻人的品格高洁。 清 孙枝蔚 《潘安仁》诗:“閒居常肯奉慈亲,不负风流璧玉身。”
《漢語大詞典》:岳峻
亦作“岳峻”。 如山岳般高峻。喻指人格高尚。 晋 潘岳 《司空密陵侯郑袤碑》:“弘操岳峻,宇量深广。”
《漢語大詞典》:佩纕
(1).指佩带的饰物。纕,佩用的丝带。《楚辞·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明 刘基 《弔泰不华元帅赋》:“松柏摧折荆棘长兮,轩于菉葹充佩纕兮。”
(2).佩带饰物。形容品格高洁。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易经〉赞》:“王臣蹇蹇, 正则 佩纕, 兰陵 非相,语述括囊。”
《漢語大詞典》:云柯(雲柯)
凌云的高枝。比喻人品风格高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右军 ﹞道 刘真长 ‘标云柯而不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