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桃弓苇戟
桃神
桃卯
桃橛
鬼画桃符
土偶桃梗
法尺
《漢語大詞典》:桃弓苇戟(桃弓葦戟)
用桃木制的弓,芦苇做的戟。旧俗用以辟邪。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之未济》:“桃弓苇戟,除残去恶,敌人执服。”
《漢語大詞典》:桃神
桃木刻的门神。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今正腊旦,门前作烟火、桃神、绞索松柏、杀鷄著门户逐疫,礼也。”参见“ 桃人 ”。
《國語辭典》:桃人  拼音:táo rén
桃木刻成的木偶。于除夕时挂桃人于门,可用以驱邪。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桃梗》:「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也称为「桃梗」。
《漢語大詞典》:桃卯
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宋书·礼志一:“旧时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於宫及百寺门,以禳恶气。《汉仪》,则仲夏之月设之,有桃卯,无磔鸡。”参见“ 桃印 ”、“ 刚卯 ”。
《漢語大詞典》:桃橛
桃木桩,旧时用以辟邪。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桃橛:“橛,音厥,即杙也。人多削桃木钉于地上,以镇家宅,三载者尤良。”
《国语辞典》:鬼画桃符(鬼画桃符)  拼音:guǐ huà táo fú
古时候,人们在桃木板上书写类似狂草的文字,然后钉在大门两旁,藉以驱邪避鬼。因为文字诘屈潦草,不易辨识,后遂用鬼画桃符来讥笑人书画潦草拙劣。也作「鬼画符」。
《国语辞典》:土偶桃梗  拼音:tǔ ǒu táo gěng
用泥土塑成的人像和用桃木刻制的木偶。战国时孟尝君将往秦,苏代以土偶遇水,虽损毁仍归于土;木偶遇水则漂流不知所终为譬喻,来劝止他的故事。见《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
《国语辞典》:法尺  拼音:fǎ chǐ
道士传法时用以逐鬼之天蓬尺。以桃木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