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0,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沈桐
王桐荫
蔡桐昌
袁桐(字 孟吾 号 侣生 )
杨寿桐(字 高百 )
田桐(字 梓琴 号 恨海、玄玄居士、江介散人 )
吴钟善(字 元甫 号 顽陀、守砚庵主、桐南居士 )
张凤喈(字 桐轩 )
刘凤梧( 国桐 字 威禽 号 蕉窗老人 )
张一鸣( 长 字 心芜、心抚 号 洗桐 )
沈桐轩
邓桐芬(号 引庵 )
释巨赞( 潘 楚桐、巨赞 字 琴朴 传成 )
熊润桐(字 鲁柯 号 则庵 )
其它辞典(续上)
沈祖桐沈桐
王桐荫
蔡桐昌
袁桐(字 孟吾 号 侣生 )
杨寿桐(字 高百 )
田桐(字 梓琴 号 恨海、玄玄居士、江介散人 )
吴钟善(字 元甫 号 顽陀、守砚庵主、桐南居士 )
张凤喈(字 桐轩 )
刘凤梧( 国桐 字 威禽 号 蕉窗老人 )
张一鸣( 长 字 心芜、心抚 号 洗桐 )
沈桐轩
邓桐芬(号 引庵 )
释巨赞( 潘 楚桐、巨赞 字 琴朴 传成 )
熊润桐(字 鲁柯 号 则庵 )
人物简介
维基
沈祖桐,浙江省湖州府归安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3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沈桐,浙江省湖州府德清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62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桐荫,直隶省河间府东光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20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蔡桐昌,广西省郁林直隶州博白县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科广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35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袁桐(1871年—?),字孟吾,号侣生,汉军镶蓝旗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九年,顺天乡试中举,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二甲24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一年四月,散馆,著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寿桐(1877年8月11日—1940年1月9日,光绪三年七月初三日生辰),字高百,江苏省无锡县人,宣统二年工科进士,曾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田桐(1879-1930),字梓琴,别署恨海、玄玄居士,晚号江介散人。汉族,湖北蕲春人。曾考取秀才,后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读书。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人物简介
维基
吴钟善(1879年—1935年),字元甫,号顽陀,又号守砚庵主、桐南居士,福建晋江人,祖籍浙江钱塘。早年求学于胡若霖、戴文诚。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申福建壬寅科乡试举人。同年入京,受业于徐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登经济特科进士二甲第五名,授翰林院检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随父考察日本。宣统三年(1911年),随父告归返原籍。民国三年,应南安华美学校之聘,并带其子吴普霖等随侍肆业,同年担任晋江县中教席。1918年应台北板桥富绅林鹤寿礼聘为西席,课授经典,为避免日人干扰,于1920年秋天内渡。著有《侍輶轩集》、《石门草》、《丰州集》等。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凤喈(?—1932年),字桐轩,安徽省庐州府庐江县人,同进士出身,曾任广东惠来县、南海县知县。娶孙氏。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61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光绪三七四年(1908年),担任清朝广州府南海县知县。后由王䵺接任。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刘凤梧(1894—1974),名国桐,一字威禽,号蕉窗老人,又署司空遁叟,安徽岳西古坊乡人。20世纪30年代初毕业于安徽大学文学院,曾从桐城胡渊如、潘季野、长沙陈慎登诸先生学诗,从蜀中李大防(范之)、周岸登(癸叔)二词学教授学词。任安徽省教育厅视导及安庆各中学教师多年。1949年秋退归故里,改业行医。1957年,受聘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文革”后期病逝。有《蕉雨轩诗钞》,《病蛩吟草》、《劫火集》、《绿波词稿》,共诗词四千余首,由幼子梦芙保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一鸣,原名长,字心芜,一字心抚,号洗桐,浙江桐乡人。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九州学林·第三卷
七十年代在荔湾区有两个诗人们经常雅集的地方。其一是「月当楼」。楼主邓桐芬,号引庵,顺德人,曾任粮食局干部。以词名。因患脚疾,行动不便,故邀请诗人往其居处聚会。雅集的形式,大抵都是饮酒唱酬,分韵赓和,一聚即四五小时。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原姓潘,名楚桐,字琴朴,东外贯庄人。民国十三年考入江阴师范,后又考入上海大厦大学,曾任金童小学校长,后出家杭州灵隐寺,法名传成,后改名巨赞,先后在金陵、重庆、厦门等地佛学院学习、任教,任广西、桂林月牙山寺主持。
人物简介
简介
熊润桐,字鲁柯,号则庵。广东省东莞市人。广东高等师范文史系毕业。工诗善文,兼擅书法,曾被称为“南园五子”之一。终身从事教育,先后讲学粤港上庠。著有《劝影斋诗》,《入海集》,其诗亲手删存790馀首,出版问世。一九四九年来港,曾任联合书院文史系教授,与陈湛铨,曾克耑,冯康侯等为当时联合书院五大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