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梁垒(梁壘)
梁上的燕巢。因燕子衔泥为垒,故称。《花月痕》第四一回:“燕寻梁垒穿空幙,犬拥金铃卧落花。”
《国语辞典》:鼻骨  拼音:bí gǔ
位于两眼窝间,构成鼻梁上部与侧部的颜面骨。小而扁平,左右各一,互相衔接。
《漢語大詞典》:乌龙尾(烏龍尾)
梁上壁间的倒挂烟尘。以形似得名。可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土·梁上尘﹝释名﹞:“倒掛尘名乌龙尾、烟珠。”
《漢語大詞典》:烟珠(煙珠)
屋梁上垂下的丝棉状黑色灰尘。可入药。也叫乌龙尾。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土·梁上尘﹝释名﹞:“倒挂尘名乌龙尾、烟珠。”
《國語辭典》:吊桶  拼音:diào tǒng
用来汲取井水的桶子,因用绳索吊上、垂下,故称为「吊桶」。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你似个吊桶,我似个井,这吊桶常落在井里。」《水浒传》第二一回:「我这道吊桶落在井里,原来也有井落在吊桶里。」
《漢語大詞典》:株檽
梁上的短柱。 韩愈 《进学解》“欂櫨侏儒” 宋 王伯大 音释:“侏儒,一名棁,字或作株檽。”参见“ 侏儒 ”。
分類:梁上音释
《國語辭典》:侏儒  拼音:zhū rú
1.身材过度矮小的人。参见「侏儒症」条。
2.古代表演杂伎或以滑稽动作引人笑乐的艺人。《荀子。王霸》:「俳优侏儒妇女之请谒以悖之。」
3.梁上短柱。《礼记。明堂位》汉。郑玄。注:「藻棁,画侏儒柱,为藻文也。」唐。韩愈 进学解:「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漢語大詞典》:棳儒
梁上短柱。释名·释宫室:“棳檽,梁上短柱也。棳儒犹侏儒短,故以名之也。”
分類:梁上
《国语辞典》:枣核脸(枣核脸)  拼音:zǎo hé liǎn
一种国剧脸谱。只在鼻梁上抹一枣核形粉块,抹此种脸者多为武丑,其人虽不能规行矩步,然却是正人,不过言行滑稽而已。
《国语辞典》:贯手著棼(贯手著棼)  拼音:guàn shǒu zhuó fén
棼,阁楼上的短梁。贯手著棼指箭穿过手而钉在木梁上。形容箭术精准。《三国志。卷四九。吴书。太史慈传》:「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漢語大詞典》:陈实遗盗
《后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實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后因以"陈實遗盗"为以仁德感动窃贼弃恶从善之典故。
分類:梁上
《漢語大詞典》:飘梁(飄梁)
指歌声回旋于屋梁上。形容其优美动人,仿佛经久而不逝。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乃使女伶代唱其曲,清响流韵,虽飘梁动木,未足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