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79,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梁文谦
梁默
房玄龄( 梁国公、魏国公、邢国公、临淄侯 乔 文昭 )
梁敬真
梁师都
梁刚(字 永固 )
梁建方
狄仁杰(字 怀英 燕国公、梁国公、梁公 文惠 )
梁孝仁
梁宝
李忠(字 正本 陈王、梁王 )
李孝逸( 梁郡公、吴国公 )
魏知古( 梁国公 忠 )
姚崇(名 元崇 元之、崇 文献、文贞 梁国公、梁县侯 )
其它辞典(续上)
萧琮( 孝靖皇帝、孝靖帝、靖帝、梁孝靖帝、梁靖帝 梁公、莒国公、东阳王 字 温文 琮 )梁文谦
梁默
房玄龄( 梁国公、魏国公、邢国公、临淄侯 乔 文昭 )
梁敬真
梁师都
梁刚(字 永固 )
梁建方
狄仁杰(字 怀英 燕国公、梁国公、梁公 文惠 )
梁孝仁
梁宝
李忠(字 正本 陈王、梁王 )
李孝逸( 梁郡公、吴国公 )
魏知古( 梁国公 忠 )
姚崇(名 元崇 元之、崇 文献、文贞 梁国公、梁县侯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南兰陵人,字温文。南朝后梁国主。萧岿子。其姊为炀帝皇后。岿卒,嗣位为后梁国主,年号广运。隋文帝开皇中,废梁国,征入朝,拜柱国,封莒国公。琮宽宏大度,博学有文艺,兼善弓马。炀帝即位,以皇后故,甚见亲重,改封梁公。琮虽羁旅,见北朝豪贵,无所降下,且有童谣曰:“萧萧亦复起。”帝乃忌之,遂废于家。全梁文·卷六十八
后主讳琮,字温文,岿子。初封东阳王,寻立为太子。天保二十四年嗣位。明年,改元广运。在位二年,以隋开皇七年国废,拜柱国,封莒国公。炀帝初拜内史令,改封梁公。大业三年,坐贺若粥事废,卒赠左光禄大夫,有集七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安定乌氏人。梁彦光子。弘雅有父风。文帝开皇十五年拜上州刺史。炀帝即位,为鄱阳太守,治绩为天下最。拜户部侍郎。辽东之役为卢龙道军副帅。后坐事配防桂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9 【介绍】: 隋安定乌氏人。梁士彦家苍头。骁勇善战。从士彦征讨,常冲锋陷阵。仕北周,位开府。文帝开皇末从征突厥,进位大将军。复以行军总管从平汉王杨谅之乱,以功加柱国。炀帝大业五年从讨吐谷浑,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9—648 【介绍】: 名或作乔。唐齐州临淄人,字乔。房彦谦子。隋开皇时举进士,为隰城尉。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唐高祖武德中,与长孙无忌等策划玄武门之变。太宗贞观元年为中书令,封邢国公。后任尚书右仆射,改魏国公。监修国史。十一年,徙梁国公。居相位十五年,与杜如晦共掌朝政,世称“房谋杜断”。进司空,累表固辞。卒谥文昭。曾受诏重撰《晋书》。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七
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隋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军门。授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贞观元年官中书令。爵邢国公。进尚书左仆射。改封魏。拜司空。图形淩烟阁。加太子太傅。二十三年薨。年七十。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安定乌氏人。梁毗子。炀帝大业间为大理司直。帝欲以非罪杀鱼俱罗,敬真迎合帝旨,以极刑陷之。未几,敬真有疾,数日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8 【介绍】: 隋唐间夏州朔方人。世为豪族。仕隋为鹰扬府郎将,炀帝大业中罢归。大业十三年,聚众据朔方,称大丞相。联兵突厥,自为梁国,称帝,改元永隆。突厥始毕可汗封其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唐太宗贞观初,为唐军所败,其从父弟洛仁杀之降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安定乌氏人,字永固。梁士彦次子。弱冠授仪同。后以击突厥有功,进位上大将军、通政县公、泾州刺史。士彦谋反,刚垂泣苦谏,及士彦伏诛,刚以谏获免,徙瓜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太宗贞观二十二年为右武候将军,讨松州蛮,下其部落七十二所。旋又讨平眉、邛、雅三州诸部。高宗永徽三年,授弓月道总管,大破处月部朱耶孤注于牢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0—700 【介绍】: 唐并州太原人,字怀英。狄知逊子。举明经。为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时称平恕,迁侍御史。历宁州、豫州刺史。所至皆有政绩。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出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安抚大使等职,率军追击突厥兵。入为内史。封燕国公。卒谥文惠。追封梁国公。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0—700 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举明经,授汴州判佐,转并州法曹参军。高宗仪凤中,为大理丞。迁侍御史,度支郎中,出为宁州刺史。武后时,入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抚使。转文昌右丞,出为豫州刺史。左授复州刺史,徙洛州司马。天授二年(691),拜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贬彭泽令。征为魏州刺史,转幽州都督。神功元年(697),入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拜纳言。圣历初,为河北道元帅,还授内史。三年(700)卒,赠文昌右相,谥文惠。中宗追赠司空,睿宗追封梁国公。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仁杰善举贤才,能诗文。《新唐书·艺文志》录有《家范》1卷、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九
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举明经。授汴州判佐。天授二年累迁至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来俊臣诬搆下狱。免死贬彭泽令。神功元年擢鸾台侍郎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武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仁杰切谏。请立庐陵王。后感悟。卒复唐嗣。寻拜纳言兼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圣历三年卒。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中宗反正。追赠司空。睿宗朝追封梁国公。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3—664 【介绍】: 唐宗室,字正本。高宗长子。始封陈王,立为皇太子,后立武后子弘,降封梁王,授梁州都督。徙房州刺史。忠惧,常衣妇人衣备刺客,数有妖梦,自占。事露,废为庶人,徙居黔州。许敬宗诬以谋反,赐死于流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7? 【介绍】: 唐宗室。李神通子。少好学,颇属文。始封梁郡公,历给事中,四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则天时入为左卫将军。破徐敬业有功,进镇军大将军,封吴国公。为武承嗣等谗,于垂拱二年左迁施州刺史,后流儋州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7—715 【介绍】: 唐深州陆泽人。高宗乾封元年进士。累授著作郎、兼修国史。中宗神龙初,擢吏部侍郎。睿宗复位,为黄门侍郎。极谏造金仙、玉真二观。迁户部尚书。玄宗先天元年,进侍中。次年,封梁国公。发窦怀贞结太平公主谋反事,玄宗赏其功。旋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后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卒谥忠。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7—715 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西南)人。性方直,早有才名。弱冠举进士,为著作郎,兼修国史。武后长安中,历迁凤阁舍人、卫尉少卿。中宗神龙初(705),擢吏部侍郎,出为晋州刺史。睿宗时,拜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先天二年(713),累封梁国公,知吏部尚书。开元二年(714),改紫微令,除工部尚书,罢知政事。三年卒,赠幽州都督,谥曰忠。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魏知古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续拾》存目1首。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七
知古。深州陆泽人。举进士。长安中历迁凤阁舍人卫尉少卿。神龙初擢拜吏部侍郎。授晋州刺史。睿宗景云二年迁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先天二年累封梁国公。知吏部尚书。开元二年改紫微令。除工部尚书。罢知政事。三年卒。年六十九。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721 【介绍】: 唐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崇参计议。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复迁紫微令,罢冗职,修制度。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崇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卒谥文献。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721 字元之,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镇)人。高宗时举下笔成章科,授濮州司仓参军,入为司刑丞。武后天授中,历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圣历三年(700),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改司仆卿,犹凤阁鸾台三品。出充灵武道大总管。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出为申州刺史,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等。玄宗先天二年(713),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封梁国公。开元四年(716),以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九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两《唐书》本传曰文献)。十七年重赠太子少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崇三居相位,为唐代名相之一。工诗善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唐诗汇评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其先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隋末移居硖石(今陕西陕县),后家于洛阳。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武后朝,累迁至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出为灵武道大总管,亳、宋、常、越、许等州刺史。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中书令。复出为申、徐诸州刺史。玄宗开元初复入相,迁紫微令,封梁国公。崇长于吏道,号为名相,与宋璟并称“姚宋”。有《姚崇集》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六首。全唐文·卷二百六
崇字元之。陜州硖石人。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为孝敬挽郎。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郎中。超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迁凤阁侍郎。为张易之所谮。改司仆卿。犹同凤阁鸾台三品。出充灵武道大总管。神龙元年。预谋诛张易之兄弟。以功封梁县侯。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中书令。先天二年改紫微令。进封梁国公。授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除太子少保。以疾不拜。开元九年薨。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十七年重赠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