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8,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梨叶
梨雪
梨花月
山梨
梨岭
冻梨
梨洲
蒸梨
紫梨
霜梨
雪梨
桃梨
诃梨
哀梨
查梨
《骈字类编》:梨叶(梨叶)
杜甫 客旧馆诗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岭卢纶秋中过独孤郊居诗见菊花下 元稹别 南熊判官诗桐花新雨气梨叶晚春晴诗又遣春诗梨叶已成阴柳条分起絮 白居易秋晚 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子赵元客况诗见菊花下梨王庭筠诗叶梨成阴杏 青 高启诗夕吹鸣叶 秋泉注稻根。
《漢語大詞典》:梨雪
梨花。梨花色白、片小,犹如雪花,故称。 前蜀 韦庄 《浣溪沙》词:“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瓏。玉容憔悴惹微红。” 宋 苏轼 《菩萨蛮·回文春闺怨》词:“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 元 柳贯 《寒食日出访客始见杏花归而有赋》诗:“故园梨雪想繽纷,月下有樽谁独捧。”
《漢語大詞典》:梨花月
亦作“棃花月”。 如梨花布地的溶溶月色。 宋 史达祖 《阳春曲》词:“杏花烟,梨花月,谁与晕开春色。” 明 高启 《芦花帘》诗:“恍疑柳絮风穿早,不管棃花月到迟。” 赵翼 《瓯北诗话·诗人佳句》引 周伯春 《雪》诗:“照天不夜棃花月,落地无声柳絮风。”
《漢語大詞典》:山梨
野生的梨。多生于山中,实大如杏,可食。《诗·秦风·晨风》“隰有树檖” 三国 吴 陆玑 疏:“檖,一名赤罗,一名山梨,今人谓之杨檖。实如梨,但小耳。” 唐 杜甫 《雨晴》诗:“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鹿梨
《骈字类编》:梨岭(梨岭)
唐 许浑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乡关背梨岭,客路转蘋洲。
唐 章碣 送谢进士还闽 雷霆入地建溪险,星斗逼人梨岭高。
唐 王毂 送友人归闽 猿啼梨岭路,月白建溪船。
《漢語大詞典》:冻梨(凍梨)
形容老人面色。《仪礼·士冠礼》“黄耉无疆” 汉 郑玄 注:“黄,黄髮也。耉,冻梨也。皆寿徵也。”释名·释长幼:“九十曰鮐背……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 宋 朱熹 《兼山阁雨中》诗:“面似冻梨头似雪,后生谁与属遗经。” 清 赵翼 《新春招程霖岩汤蓉溪二丈暨庄学晦家缄斋小集》诗:“醉上冻梨面,胥变朱颜丽。”
《骈字类编》:梨洲(梨洲)
明一统志梨洲山在宁波府奉化县西一百里旧志晋孙兴公弟承公游此获仙梨食之成仙故名
《漢語大詞典》:蒸梨
见“ 蒸藜 ”。
《國語辭典》:蒸藜  拼音:zhēng lí
1.蒸煮藜菜。唐。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2.百姓、民众。《晋书。卷六。元帝纪》:「知蒸黎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资治通鉴。卷二三一。唐纪四十七。德宗兴元元年》:「劳问将士,抚慰蒸藜。」也作「烝黎」。
《骈字类编》:紫梨(紫梨)
唐 卢纶 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
唐 李吉甫 九日小园独谣赠门下武相公 树杪悬丹枣,苔阴落紫梨。
《韵府拾遗 齐韵》:云蕉馆记谈广安出紫梨到口即化者为佳明升取其汁和紫藤粉为糕名云液紫霜食之能却醉
《漢語大詞典》:霜梨
即梨。梨在霜后收取,故称。 唐 李颀 《晚归东园》诗:“回云覆阴谷,返景照霜梨。” 唐 李白 《寻鲁城北范居士作》诗:“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王琦 注:“《齐民要术》:藏梨法,初霜后即收。” 唐 陆龟蒙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堪居 汉 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
《國語辭典》:雪梨  拼音:xuě lí
1.植物名。蔷薇科梨属。「白梨」品种之一,树高六至十二公尺,叶长椭圆形,锯齿缘。果也称为「雪梨」,球形,因肉质细嫩,色白如雪而得名。
2.城市名。(Sydney)澳洲新南威斯州东部的城市,濒太平洋,临杰克逊湾,属天然良港,为澳洲第一大城、第一大港,亦为全国经济、交通、贸易中心,工业则以炼油、机器制造、化工、纺织为主。
《骈字类编》:桃梨(桃梨)
元史百官志龙庆栽种提举司管领缙山岁输粱米并易州龙净边官园瓜果桃梨等物以奉上供
《漢語大詞典》:诃梨(訶梨)
见“ 訶梨子 ”。
《漢語大詞典》:诃梨子(訶梨子)
妇女之云肩。 五代 和凝 《采桑子》词:“蝤蠐领上訶梨子,绣带双垂。” 清 王筠 《〈说文解字〉句读·巾部》“帬”:“此即今之云肩, 六朝 谓之訶梨子者。”亦省称“ 訶梨 ”。 清 陈维嵩 《迎春乐·本意》词之二:“訶梨领子蝤蠐项,都倚在斜桥望。”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和凝 诗:‘蝤蠐领上訶梨子。’人多不解。 朱竹垞 曰:‘訶梨,妇女之云肩也。’”
分類:妇女
《漢語大詞典》:哀梨
见“ 哀家梨 ”。
《漢語大詞典》:哀家梨
相传 汉 秣陵 哀仲 家种梨,实大而味美,时人称为“哀家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南郡 每见人不快,輒嗔云:‘君得 哀 家梨,当復不烝食不?’” 刘孝标 注:“旧语: 秣陵 有 哀仲 家梨甚美,大如升,入口消释。” 清 赵翼 《哈密瓜》诗:“甘芬不数文官果,清脆欲赛 哀 家梨。”后常以比喻美好事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鉴湖邨居:“千巖万壑,不让会垣……耳食者口沫 虎林 ,自嗤鄙壤,所谓 哀 家梨烝食者矣。”此喻秀丽山水。 清 沈涛 交翠轩笔记卷二:“ 新城 杨子萱 太令 炳 题词云:‘惬心动目,元气不死。 哀 家一梨,脆乃如此。’”此喻优美文辞。亦省称“ 哀梨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 东坡 ﹞天生健笔一枝,爽如 哀 梨,快如 并 剪。”
分類:秣陵
《国语辞典》:查梨  拼音:zhā lí
1.山楂的别名。参见「山楂」条。
2.比喻古板、呆板。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怎觑我这查梨相,只因他忒过当,据妾身貌陋残妆,谁教他大尹行将咱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