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棒子  拼音:bàng zi
1.粗短的棍子。
2.北方话称玉蜀黍为「棒子」。参见「玉蜀黍」条。《二十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近一个多月不是吃小米粥,便是棒子馒头。」
3.比喻某种职责。如:「年轻人应及时力求充实,才能接好上一代人所交下来的棒子。」
《漢語大詞典》:玉米棒子
方言。未脱粒的玉米果实。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这地方要找 绍兴 罎子大的倭瓜,棒槌壮的玉米棒子,只怕还找得出来。” 老舍 《老张的哲学》十一:“房檐下垂着晒红的羊角椒,阶上堆着不少长着粉色苔的玉米棒子。”
《漢語大詞典》:一棒子
方言。一瓶。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不管好赖,不是空车往回走,能挣一棒子酒,总是运气。”
分類:方言一瓶
《国语辞典》:打出头棒子(打出头棒子)  拼音:dǎ chū tóu bàng zi
一种杖刑。行杖时不用棒头打而用棒身打人,以减少疼痛。《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且说张荩幸喜皂隶们知他是有钞主儿,还打个出头棒子,不致十分伤损。」
分类:杖刑打人
《国语辞典》:包米棒子  拼音:bāo mǐ bàng zi
玉蜀黍。如:「每次到速食店,他总是要求吃包米棒子。」
分类:玉蜀黍
《漢語大詞典》:拐棒子
方言。犹怪僻。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再者, 玉格儿 那孩子那个噶牛脾气,这句话还得我先告诉明白了他。就是那个丫头也是他娘的拐棒子。” 梁斌 《红旗谱》十二:“你们才从 关 东回乡,要顺情合理,别学那个拐棒子脾气。”
分類:方言怪僻
《漢語大詞典》:棒子骨头(棒子骨頭)
方言。附着玉米粒的穗瓤子。 杨朔 《乱人坑》:“他们吃的是高粱面、黑豆面、云豆面,磨面时奸商还给带上棒子骨头、高粱帽子,掺进沙土、木渣、树皮、山药梗子,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棒子糊涂(棒子糊塗)
玉米面粥。 周立波 《砖窑和新房》:“有一天黄昏, 王寿山 下班回家,喝了点棒子糊涂,就坐在床沿,逗他小孩 扣子 玩。”
分類:玉米面
《國語辭典》:棒子面(棒子麵)  拼音:bàng zi miàn
用玉蜀黍磨成的面粉。也称为「玉米面」。
分類:玉米面
《國語辭典》:棒子手  拼音:bàng zi shǒu
强盗。如:「你这凶狠样,活像一个打家劫舍的棒子手。」
分類:方言强盗
《漢語大詞典》: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比喻做事缺少全局观点,忙于局部应付。如:过去,这个大队因为没有一个整体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面貌改变不大。
《漢語大詞典》:出头棒子(出頭棒子)
指衙役受了贿赂,在打板子时,以板头着地,好象打得很重,但受刑人受伤并不很重的一种打法。《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且説 张藎 幸喜皁隶们知他是有钞主儿,还打个出头棒子,不致十分伤损。”
《國語辭典》:穷棒子(窮棒子)  拼音:qióng bàng zi
旧时对穷苦农民轻蔑的称呼。后用以称穷而有骨气的人。如:「他虽贫穷,但不会为了贪图富贵荣华而违背做人的原则,是个不折不扣的穷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