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正正
(1).整齐貌。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 曹操 注:“正正,齐也。” 元 罗爱卿 《凌虚阁避暑玩月》诗之四:“曲曲栏干正正屏,六銖衣薄嬾来凭。”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一夫倡言,万人接响,其旗正正,其鼓堂堂。”
(2).恰好,正好。《西游补》第二回:“我这一日当班,正正立在那道士对面,一句一句都听得明白。”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又是第三箭,却正正的射在轿框上,噔的一声,把枝箭碰回去了。”
《国语辞典》:命道  拼音:mìng dào
命运。元。曾瑞〈端正好。一枕梦魂惊套。滚绣毬〉曲:「时与命道不合,我和他气不和,皆前定并无差错。」也作「命分」、「命限」。
《国语辞典》:可周(可周)  拼音:kě zhōu
可以满足。元。邓学可〈端正好。撇罢了是和非套。滚绣毬〉曲:「千家饭,足可周;百结衣,不害羞。」
《国语辞典》:平量  拼音:píng liáng
量米时,以「概」置于容器口,平行推过,使米正好平整满盛于容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六部成语注解。户部》:「平量:平于斛面曰平量。」
《国语辞典》:更故  拼音:gēng gù
更动、变革。元。刘时中〈端正好。既官府甚清明套。耍孩儿十二煞〉:「设制久无更故,民如按堵,法比通衢。」
《國語辭典》:凑巧(湊巧)  拼音:còu qiǎo
偶然巧合。《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机缘到了,自然遇著凑巧的。」《红楼梦》第一三回:「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
分類:凑巧正好
《國語辭典》:正巧  拼音:zhèng qiǎo
恰巧、正好。如:「你来得正巧。」
《漢語大詞典》:放冲(放衝)
在麻将游戏中,某一家打出的一张牌正好使另一家的牌和了,叫“放衝”。 老舍 《四世同堂》二八:“ 大赤包 给了胖子一点暗示,他说 日本 人打牌是谁放冲谁给钱。”
《漢語大詞典》:铜盆铁帚(銅盆鐵帚)
犹言钉对钉、铁对铁。比喻两强相辅,正好相配。《水浒传》第一○四回:“ 三娘 的八字,十分旺夫,适才曾合过来,铜盆铁帚,正是一对好夫妻。”
《国语辞典》:谈今论古(谈今论古)  拼音:tán jīn lùn gǔ
话题广泛,兼通古今。元。张可久〈端正好。钓艇小苫寒波套。醉太平〉曲:「相逢的伴侣,岂问个贤愚。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放怀讲会诗中句。」也作「论今说古」。
《国语辞典》:说人人到,说鬼鬼到(说人人到,说鬼鬼到)  拼音:shuō rén rén dào,shuō guǐ guǐ dào
(谚语)才提到某人,某人就正好出现。比喻无巧不巧。如:「才想找你聊聊,你就来了,真是说人人到,说鬼鬼到!」
《国语辞典》:一尺还他十寸(一尺还他十寸)  拼音:yī chǐ huán tā shí cùn
一尺等于十寸。一尺还他十寸比喻双方所给正好相当。
《国语辞典》:恤老怜贫(恤老怜贫)  拼音:xù lǎo lián pín
怜悯贫老而加以周济照顾。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三煞〉:「这相公爱民忧国无偏党,发政施仁有激昂,恤老怜贫,视民如子。」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七出:「止为恤老怜贫,敢曰疏财仗义,我不任德,尔何谢恩。」
《国语辞典》:正合我意  拼音:zhèng hé wǒ yì
正好符合我的意思。如:「你的这番决定,正合我意。」《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郡王道:『好!正合我意。』」
《国语辞典》:因缘际会(因缘际会)  拼音:yīn yuán jì huì
1.因为机缘,正好遇到扭转的机会。如:他本出身寒微,适逢土地重划的机遇,因缘际会,成为房地产大亨。
2.因有机缘而相会面。如:「有这次的因缘际会,再见面应该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