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代宗至德时在世。工画青蝇。韦应物有诗咏其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8—1789 【介绍】: 清江西大庾人,字正字,号筤圃。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编修。尝主江南乡试,称得士。官至太仆寺少卿致仕。弟戴均元、子戴心亨、戴衢亨相继入翰林,并任主试、学政之职,有“江西四戴”之称。
《國語辭典》:正字  拼音:zhèng zì
1.矫正字的结构、笔画,使合乎书写规范。
2.正体字,即标准字形。
3.大陆地区指规范字。
4.指「正」字。因为笔画为五画,常借来计数。如:「他的得票数是五个正字,一共二十五票。」
5.职官名。北齐始置,唐代因之,与校书郎同主雠校典籍,刊正文章。
《漢語大詞典》:陈正字(陳正字)
指 宋 诗人 陈师道 。字 履常 ,一字 无己 ,自号 后山居士 , 彭城 人。官至秘书省正字。后因称“陈正字”。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九:“传语闭门 陈正字 ,可怜无补费精神。” 施国祁 笺注:“ 陈无己 平时出门,觉有诗思,便急归拥被,卧而思之,呻吟如病者,或累日方起,故曰:闭门觅句 陈无己 。”参阅宋史·文苑传六·陈师道
《国语辞典》:正字通  拼音:zhèng zì tōng
书名。明张自烈撰,十二卷。此字书体例仿照字汇加以增订而成,共收三万三千馀字,徵引繁芜,常有穿凿附会之说。
《国语辞典》:正字法  拼音:zhèng zì fǎ
文字书写的标准。包括文字写法、标点使用等规则。如:「想写好汉字,就要先清楚正字法。」
《国语辞典》:正字标记(正字标记)  拼音:zhèng zì biāo jì
凡在中华民国境内的厂商,其所生产的产品达到国家所定的标准,得依法申请,经中央标准局审查合格后,准予在该合格产品上特附的标记。
《漢語大詞典》:方正字
界尺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文具·界尺:“《文房图赞》:‘ 方正字 ,名 端 ,字 士直 ,号 恶圆老叟 。’按此是界丝时所用之尺。”
分類:界尺
《国语辞典》:直是  拼音:zhí shì
1.竟是。宋。向滈〈南乡子。临水窗儿〉词:「受尽孤悽,极目风烟说与谁。直是为他憔悴损,寻思。」
2.真是。宋。黄庭坚〈阮郎归。退红衫子乱蜂儿〉词:「为伊去得忒多时,教人直是疑。」
3.即使是。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诗:「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國語辭典》:校正  拼音:jiào zhèng
考查改正。如:「户口校正」。
《國語辭典》:校人  拼音:jiào rén
职官名:(1)周代的马官之长。《左传。哀公三年》:「校人乘马,巾车脂辖。」(2)古代管池沼的小官。《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漢語大詞典》:剜补(剜補)
挖去错字,补上正字。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七:“凡是见过他的原稿的人总会注意到它是被写得异常整齐的,一个字的添改剜补也没有。”
《国语辞典》:字鉴(字鉴)  拼音:zì jiàn
书名。元李文仲撰,五卷。专本说文以辨正字体,刊除俗谬,于诸家皆有所驳正。
《漢語大詞典》:剜改
谓挖去错字改成正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君和臣诗:“钞胥以形近,误 朱廉 为 宋濂 耳。庚午秋, 石丈 ……曾质此疑,次年遽归 道山 ,未知槧本剜改否?”
《国语辞典》:䍡𦌊  拼音:lù sù
下垂的样子。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挼丝团金悬䍡𦌊,神光欲截蓝田玉。」也作「簏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