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
词典
1
分类词汇
8
分类词汇
真楷
章楷
正体
楷书
楷字
正笔
永字八法
楷体
《漢語大詞典》:
真楷
即正楷。 宋
陈鹄
《
耆旧续闻
》
卷三:“ 米芾 得能书之名,似无负於海内。 芾 於真楷、篆隶不甚工,惟於行草,诚入能品。”
分類:
正楷
《漢語大詞典》:
章楷
即正楷。 南朝 宋 羊欣
《古来能书人名》
:“ 瑯玡 王廙 , 晋 平南将军、 荆州 将军,能章楷,传 钟 ( 钟繇 )法。”参见“ 正楷 ”。
分類:
正楷
《國語辭典》:
正楷
拼音:
zhèng kǎi
汉字字体的一种。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称为「正楷」。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现在。也称为「楷书」。
分類:
正楷
楷书
汉字
字体
《國語辭典》:
正体(正體)
拼音:
zhèng tǐ
1.主体、本体。《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传》:「夫以阴而侵阳,亏其正体,是非下陵上,妻乘夫,贱踰贵之变与?」
2.文字的标准字体,对别体、异体而言。
3.指规范的汉字字体。
4.指拼音文字的印刷体。
分類:
正体
主体
规范
正统
正楷
拼音文字
楷字
汉字
本体
体式
嫡长子
字形
《國語辭典》:
楷书(楷書)
拼音:
kǎi shū
1.一种汉字书体。初指笔画平直,端正工整的字体,唐宋以后专指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正体书法。与隶书的主要区别为省略尾部的挑笔。约起源于后汉,至魏完备成体,通行至今。也称为「真书」、「真字」、「正楷」、「正书」。
2.以楷隶誊抄文字的官吏。起自晋代。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故事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给楷书一人,录净而已。」
分類:
楷书
字书
书体
正书
真书
正楷
《漢語大詞典》:
楷字
楷书,正楷字。
《
宣和书谱·张芝
》
:“﹝ 张芝 ﹞每作楷字,则日忩忩不暇草书。”
《
红楼梦
》
第七八回:“﹝ 贾寳玉 ﹞用 晴雯 素日所喜之冰鮫縠一幅,楷字写成,名曰
《芙蓉女儿誄》
。”
分類:
楷书
正楷
楷字
《漢語大詞典》:
正笔(正筆)
即正书、正楷。 唐
窦臮
《述书赋》
上:“ 武子 ( 范寧 )正笔,颇全古质。”参见“ 正书 ”、“ 正楷 ”。
分類:
正书
正楷
《國語辭典》:
永字八法
拼音:
yǒng zì bā fǎ
书法用笔的基本类型。取「永」字中侧(点)、勒(横)、努(直竖)、趯(钩)、策(斜书向上)、掠(撇)、啄(右短撇)、磔(捺)等八种不同的运笔方式,当作学习书法正楷点画的简要法则。
分類:
阐述
正楷
点画
用笔
《國語辭典》:
楷体(楷體)
拼音:
kǎi tǐ
1.汉字晋后通行的端正工整字体。如:「他的楷体书法,堪称全校第一。」
2.指拼音字母的印刷体。如A、B、C、a、b、c等。
分類:
楷体
楷书
拼音字母
正楷
楷字
字体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