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贞直
引衣
置笏
忠耿
允直
正骨
直流
方亮
傥言
筠心
耿直
鲠介
砥矢
雅亮
谨直
《漢語大詞典》:贞直(貞直)
(1).忠贞正直。后汉书·吴祐延笃等传论:“夫刚烈表性,鲜能优宽,仁柔用情,多乏贞直。” 唐 储光羲 《泛茅山东溪》诗:“松柏生深山,无心自贞直。” 清 张伯行 《〈杨大洪先生文集〉序》:“葢二公( 杨继盛 、 杨涟 )怀忠义之性,贞直之操。”
(2).正之使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 黄义仲 《十三州记》曰:‘县,弦也。弦以贞直。’言下体之居,邻民之位,不轻其誓,施绳用法,不曲如弦。”
《分类字锦》:引衣
涑水记闻太宗时寇忠悯公为员外郎奏事忤上旨上拂衣而起欲入禁中公手引上衣令上复坐决其事然后退上由是嘉之尝曰朕得寇准犹唐文皇之得魏郑公也
分类:正直
《分类字锦》:置笏
北史刘行本传隋文帝尝怒一郎于殿前笞之行夲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上不顾行夲正当上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令臣在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臣言若非当致之于理安得轻臣而不顾臣所言非私因置笏于地而退上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
分类:正直
《漢語大詞典》:忠耿
忠诚正直。 明 张居正 《寄赵大洲相公》:“翁素抱忠耿,知在林里,未忘朝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解给》:“故内丁非歷试无瑕,志性忠耿之人,未易轻委也。” 欧阳山 《三家巷》二四:“如果我不站出来表示一下我的深恶痛绝,我还算什么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怎么对得起纯洁忠耿的 区桃 表姐?”
《漢語大詞典》:允直
诚实正直。 宋 曾巩 《知处州青田县朱君夫人戴氏墓志铭》:“淑哉 戴氏 , 青田 之助,允直且仁,蓄德于身。”
分類:诚实正直
《國語辭典》:正骨  拼音:zhèng gǔ
中医上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的医术。
《分类字锦》:直流
孟郊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分类:直流正直
《漢語大詞典》:方亮
正直而诚实。晋书·罗宪传:“﹝ 宪 ﹞性方亮严整,待士无倦。”
分類:正直诚实
《漢語大詞典》:傥言(儻言)
正直的言论。儻,通“ 讜 ”。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虚心导人,允求儻言。师臣司训,敢告在前。”南史·齐本纪上:“詔内外羣僚,各进儻言,王公卿士,各举所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丞相得君最深,名位已极,儻言之胜,宗社赖之。”
分類:正直言论
《漢語大詞典》:筠心
像竹那样正直的心。晋书·虞潭顾实等传赞:“ 顾 实南金, 虞 惟东箭。铣质无改,筠心不变。”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我筠心而松性,君金采而玉相。”
分類:那样正直
《國語辭典》:耿直  拼音:gěng zhí
正直。如:「秉性耿直」。也作「梗直」、「鲠直」。
《漢語大詞典》:鲠介(鯁介)
正直耿介。 明 李东阳 《陈直夫墓志铭》:“ 直夫 鯁介寡合。” 清 蒋士铨 《空谷香·移官》:“向闻世兄为人鯁介,今听此言,实为可敬。”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皇甫更生》:“ 皇甫向 字 更生 , 吴 人,少孤,习儒业,性鯁介。”
分類:正直耿介
《漢語大詞典》:砥矢
语出诗·小雅·大东:“ 周 道如砥,其直如矢。” 孔颖达 疏:“ 周 之贡赋之道,其均如砥石然; 周 之赏罚之制,其直如箭矢然。”后因以“砥矢”比喻公平正直。东观汉记·和帝纪:“朝无宠族,政如砥矢。” 汉 蔡邕 《朱公叔谥议》:“其在帝室,正身危行,言如砥矢,策合神明。”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立朝则以砥矢为操,居己则以羔羊为节。”
《漢語大詞典》:雅亮
正直诚信。三国志·魏志·程昱郭嘉等传评:“ 刘放 文翰, 孙资 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諛之声,每过其实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言辞雅亮,学艺优深。”
《漢語大詞典》:谨直(謹直)
忠谨正直。魏书·王建传:“ 建 兄 回 ,诸子多不顺法, 建 具以状闻, 回 父子伏诛。其谨直如此。”北齐书·斛律羡传:“ 羡 歷事数帝,以谨直见推,虽极荣宠,不自矜尚。” 唐 白居易 《孔戣可右散骑常侍制》:“言行谨直,风操端庄,肃然礼容,清庙之器。”
分類:忠谨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