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投匦(投匭)
亦作“ 投匱 ”。
(1). 唐 武则天 时铸制铜匦四个,列置于朝堂上,受纳上书。见新唐书·百官志二。后以“投匭”谓臣民向皇帝上书。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千餘人復连表诣闕投匭,乞君以墨縗行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徐璧 ﹞尝作书万言,欲投匭,极言时政,无所讳避。”宋史·瀛国公纪:“命诸制司各举才堪将帅者十人,不限偏裨士卒,如不隶军中者,许投匱自荐。” 清 钱谦益 《狱中杂诗》之八:“书生何用怜文字,投匭於今厌草莱。”
(2).借指投票。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本 中国 乡举里选之制,参泰西投匭公举之法,以遴议员之才望。”
《漢語大詞典》:还笏(還笏)
(1). 唐高宗 将立 武则天 为后, 褚遂良 谏,帝不听。 遂良 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唐 唐彦谦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诗:“不听还笏諫,几覆缀旒祧。” 宋 陆游 《自嘲》诗:“独立未除还笏气,餘生犹待闔棺论。”
(2).致仕,辞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篋婴鳞疏。还笏退,不回顾。” 元 姚燧 《耶律钧赠官制》:“固求还笏,难断抗章。”
《漢語大詞典》:两台(兩臺)
(1).指 唐 武则天 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职官·两台
(2).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 清 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清 钮琇 觚賸续编·禅讽:“﹝寺僧 大汕 ﹞常攒眉而言两臺延召之频,三司应酬之密,六时并无暇逸。”
《漢語大詞典》:五郎
唐 武则天 宠臣 张易之 的称号。旧唐书·宋璟传:“当时朝列,皆以二 张 内宠,不名官,呼 易之 为 五郎 , 昌宗 为 六郎 。” 宋 苏轼 《次韵答刘泾》:“意行信足无沟坑,不识 五郎 呼作卿。”
《漢語大詞典》:二张(二張)
(1).指 隋 张虔威 与 张衡 。隋书·张虔威传:“ 开皇 初, 晋王 广 出镇 并州 ,盛选僚佐,以 虔威 为刑狱参军,累迁为属。 王 甚美其才,与 河内 张衡 俱见礼重, 晋邸 称为二 张 焉。”
(2).指 武则天 的男宠 张易之 、 张昌宗 兄弟。 唐 颜真卿 《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志除兇狡,廷劾二 张 。 天后 愕眙,百寮震惶。”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 魏元忠 以摧辱二 张 ,反为所搆。”
(3).指 宋 代的 张戬 、 张载 兄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张程学:“ 张戬 天祺 与其弟 载子厚 , 关中 人也, 关中 谓之二 张 。”
《國語辭典》:乾陵  拼音:qián líng
1.唐高宗的陵墓。位于陕西省乾县西北的梁山。
2.辽景宗的陵墓。位于辽宁省北镇县的医巫闾山。
《漢語大詞典》:窈娘
唐 武则天 时左司郎中 乔知之 婢。 窈娘 貌美,善歌。后为 武承嗣 所夺。 乔知之 愤痛成疾,作《绿珠篇》以讽。 窈娘 得诗,悲惋自杀。见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新唐书·外戚传·武承嗣。后借指美女。 清 金农 《兔垸之阴有野花色如退红每迎朝阳而开惜未及日昃则飘谢矣因成》诗之一:“暂沾朝露领朝阳,镜里朱颜似 窈娘 。”
《漢語大詞典》:醉骨
(1).指 唐 武则天 妒杀 高宗 后妃事。事见旧唐书·后妃传上·高宗废后王氏:“ 武后 知之,令人杖庶人及 萧氏 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瓮中,曰:‘令此二嫗骨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绛妃:“济恶以才,妬同醉骨;射人於暗,奸类含沙。”
(2).嗜酒者的尸骨。 金 刘从益 《过尉氏怀阮籍》诗:“万古留诗名,九原消醉骨。”
《国语辞典》:夺锦袍(夺锦袍)  拼音:duó jǐn páo
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的宴会上,因诗作得特别好,而得赐锦袍的故事。典出《新唐书。卷二○二。宋之问传》。后用来指受到宠赐,或称赞人文才出众。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國語辭典》:武媚  拼音:wǔ mèi
1.唐武则天的号。参见「武则天」条。
2.妩媚。汉。蔡邕〈青衣赋〉:「都冶武媚,卓铄多姿。」
《漢語大詞典》:无字碑(無字碑)
(1).指 泰山 登封台 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 秦始皇 所立。 宋 晁补之 《谒岱词即事》诗:“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又怪 玉女井 ,鸟絶何由奫?”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二》:“ 秦始皇 泰山 立无字碑,解者纷紜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説也。”一说为 汉武帝 所立。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泰山立石:“岳顶无字碑,世传为 秦始皇 立。按 秦 碑在 玉女池 上, 李斯 篆书,高不过五尺,而铭文并 二世 詔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 宋 以前,亦无此説。因取史记反覆读之,知为 汉武帝 所立也。”
(2). 陕西 乾县 唐高宗 李治 、皇后 武则天 合葬 乾陵 陵区有 武则天 无字碑。
(3).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 明 胡侍 《真珠船·无字碑》:“刘宾客嘉话録云: 东晋 谢太傅 墓碑,但树贞石,初无文字,盖重难製述之意也。此説亦通。”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没字碑:“ 谢太傅 墓碑无字,伟绩丰功不胜记也; 秦太师 墓碑无字,秽德丑行不屑书也。”后亦用以为典,谓丰碑自在人们心中。《天津日报》1977.1.16:“功高百世何胜记,宇内常留无字碑。”
(4).对标格清峻而不为文章或少识文字者的谑称。 唐 冯贽 《记事珠·无字碑》:“ 赵崇 凝重清介,门无杂宾,慕 王濛 、 刘真长 之风也,标格清峻,不为文章,号曰‘无字碑’。”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 崔协 者,少识文字,时人呼为‘无字碑’。”
《漢語大詞典》:文昌台(文昌臺)
唐 代尚书省之别名。 武则天 光宅 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 唐 陈子昂 《临卭县令封君遗爱碑》:“遂用畴咨旧章,允怀甿诵,夺之公礼,上之於文昌臺。”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
《國語辭典》:牝朝  拼音:pìn cháo
1.唐人称武则天当政的时代。明。杨慎《升庵集。卷四八。牝朝》:「唐人目武后之世为牝朝。」
2.妇人专擅朝政。
《漢語大詞典》:鬼婆
(1). 唐 武则天 之謔称。 宋 吴淑 《谑名录》:“鬼婆, 武后 也;人猫, 李义府 也。”
(2).方言。指寡妇。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东之多妻》:“﹝寡妇﹞又称鬼婆,人咸目为不祥人,以为其夫主之魂魄,常随妇身,有娶之者,必受其祟,故辄弃置不顾,无人再娶。”
《漢語大詞典》:五狗
指 唐 武则天 当政时,其侄 武三思 的五个心腹。旧唐书·外戚传·武三思:“侍御史 周利用 冉祖雍 ,太僕丞 李悛 ,光禄丞 宋之逊 ,监察御史 姚绍之 等五人,常为其耳目,时人呼为‘ 三思 五狗’。”新唐书: 周利用 作 周利贞 、 宋之逊 作 宋之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