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歧 → 岐歧”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25,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歧途
鸣岐
轩岐
岐周
岐雍
泣岐
分歧
他岐
岐丰
无岐
岐途
双岐
岐梁
泣歧
岐陇
《國語辭典》:歧途  拼音:qí tú
1.自大路歧出的道路。《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两旁歧途曲巷中,有无数的车马辐辏,冠盖飞扬,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2.比喻错误的道路。如:「误入歧途」。
《漢語大詞典》:鸣岐(鳴岐)
国语·周语上:“ 周 之兴也,鸑鷟鸣於 岐山 ”。 韦昭 注:“鸑鷟,凤之别名。” 岐山 ,在今 陕西省 岐山县 北。相传 周 古公亶父 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隋书·许善心传:“丹乌流火,白雉从凤,栖阿德劭,鸣 岐 祚隆。” 唐 黄滔 《谢试官启》:“伏惟博士鸣 岐 瑞质,歌 郢 至音。葱笼而张柳风垂,逈拔而嵇松雪峭。”
《漢語大詞典》:轩岐(軒岐)
(1). 黄帝 轩辕氏 与其臣 岐伯 的并称。他们被视作 中国 医药的始祖。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黄帝 ﹞使 岐伯 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 明 高启 《吴县庠训导徐君善医常起人疾求诗赠之》:“解榻高斋昼日迟,坐谈 周 孔 杂 轩 岐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温病〉序》:“是则秋分已前,皆得以热病名之;秋分已后,皆得以伤寒名之矣。此 轩 岐 、 仲景 立伤寒、温病、热病之名义也。”
(2).指医术。 元 丁复 《赠杜一元》诗:“传家况有 轩 岐 閟,展手活人非我职。”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臣喜閲草木之书,颇解 轩 岐 之术。” 清 恽敬 《重刻〈脉经〉序》:“是书之精微博大,足以发 轩 岐 之奥窔,通天地之门户。”
《國語辭典》:岐周  拼音:qí zhōu
西周。周初建国于岐山,故称为「岐周」。
《骈字类编》:岐雍
史记秦本纪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彊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乃出兵东围陜城西斩戎之豲王
《漢語大詞典》:泣岐
见“ 泣岐路 ”。
《漢語大詞典》:泣岐路
指 战国 杨朱 临歧路而哭泣之事。事出《淮南子·说林训》:“ 杨子 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亦省作“ 泣岐 ”。《清一统志·江西统部·袁州府》“﹝ 宜春县 ﹞ 杨岐山 ”注:“在 萍乡县 北七十里,世传为 杨朱 泣岐之所。”
《國語辭典》:分歧  拼音:fēn qí
相别、相背。如:「意见分歧」、「理论分歧」。
《漢語大詞典》:他岐
(1).指岔道,歧路。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迴首卿相位,通途无他岐;岂论校书郎,袍笏光参差。”
(2).指左道,邪道。 明 李东阳 《书耿氏家藏公牍后》:“当是时,非大家世族而能以儒为籍,不为他岐异术所汩,又幸而不罹于坑焚之厄,以待图籍之收,盖亦难矣。”
《骈字类编》:岐丰(岐丰)
史记秦本纪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之三辅黄图禹贡九州舜置十二牧雍其一也古丰镐 地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至孝公始都咸阳岐挚虞雍州诗外接皮服内含丰
《韵府拾遗 支韵》:无岐(无岐)
吕氏春秋汤其无郼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
《漢語大詞典》:岐途
亦作“ 岐涂 ”。 岔路。多喻不正确的道路。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上自 游 夏 之初,下终 秦 汉 之际,其间岐涂诡説,虽纷然竞起,而餘风曩烈,亦时或独存。”一本作“ 歧涂 ”。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向广州东山舟中作》诗:“伤哉逝川叹,慟矣岐途泣。”
《骈字类编》:双岐(双岐)
宋 范成大 次韵袁起岩瑞麦此麦两岐山黄熟其间又出一青枝亦已秀实传记所未载也 吴稻即看收再熟,周牟先已秀双岐。
《漢語大詞典》:岐梁
(1). 岐山 和 梁山 的并称。 汉 张衡 《西京赋》:“ 岐 、 梁 、 汧 、 雍 , 陈寳 鸣鸡在焉。”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顿兵 岐 梁 下,却跨沙漠裔。” 仇兆鳌 注:“ 岐 梁 二山,在 凤翔 境内,王师在焉。”
(2).借指 李茂贞 和 朱温 。 唐 末, 朱温 封 梁王 ; 五代 初, 李茂贞 自称 岐王 。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 唐 末, 岐 梁 争长,东院主者知其将乱。”
《高级汉语词典》:泣歧
见歧路有所感伤而哭泣
《骈字类编》:岐陇(岐陇)
唐书太宗纪贞观四年十月壬辰赦岐陇二州免今岁租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