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
典故
2
词典
6
分类词汇
11
词典
死地
致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
死地求生
置之死地而后快
陷之死地而后生
《國語辭典》:
死地
拼音:
sǐ dì
1.必死之地。《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2.俗称风水不吉利的地方。如:「这是一块死地,不适合盖房子。」
分類:
死地
死
绝境
《漢語大詞典》:
致之死地而后生(致之死地而後生)
兵家用语。谓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语本
《
孙子·九地
》
:“陷之死地然后生。” 李筌 注:“兵居死地,必决命而斗以求生。”
《三国演义》
第七一回:“昔 韩信 背水为阵,所谓致之死地而后生也。”
分類:
兵家
家用
将军
军队
绝境
将士
求生
《國語辭典》:
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後生)
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形容置身于无退路的境地,势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参见「陷之死地而后生」条。《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
分類:
境地
然后
后方
奋勇
战斗
《国语辞典》:
死地求生
拼音:
sǐ dì qiú shēng
在绝境中求生存。《新唐书。卷一八九。赵犨传》:「士贵建功立名节,今虽众寡不敌,男子当死地求生,徒惧无益也。」
分类:
绝境
求生
生存
《国语辞典》:
置之死地而后快(置之死地而后快)
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kuài
把人逼到死亡的地步才觉得痛快。
分类:
把人
死
地步
觉得
痛快
《国语辞典》:
陷之死地而后生(陷之死地而后生)
拼音:
xiàn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语本《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形容置身于无退路的境地,势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也作「置之死地而后生」。
分类:
置身
退路
境地
向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