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死尸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譬犯罪之比丘。比丘犯四重罪,则既断比丘之生命,与死尸均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众僧大海中,结戒为畔际。若有破戒者,修不在僧众。譬如大海水,不共死尸宿。」金光明文句三曰:「此则佛海死尸,华园烂肉,此四重人,应须忏悔除灭业障。」
死尸臭烂不净观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于闲静处,运心观想死尸臭烂不净之相,心生厌恶。我身不净,亦复如是,云何著是色欲,贪求无厌。况命如电逝,须臾难保,一息不来,与彼何异。由观臭烂不净,而贪著之心自息;是为死尸臭烂不净观。
不宿死尸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专为扶持戒律而谈常住,不令众生起断灭见,于末法中生清净正信之心,离一切邪恶之人,如经所说。阐提诽谤方等,非法说法,法说非法,受畜八种不净之物,佛物僧物随意而用。或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事,皆为死尸,是经离如是等,犹大海之不宿死尸也。(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外道名。梵语尼,华言女。)
不受死尸
【三藏法数】
此喻离垢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功德清净,离诸垢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