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9,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残稿
自残
夜残
残毁
红残
残卷
残党
残烧
残阙
影残
破残
残酷
残疾
残黎
尪残
《漢語大詞典》:残稿(殘稿)
不完全的文稿。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凌廷堪》:“於败簏中攟拾残稿。”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海上述林〉下卷序言》:“编辑时作为根据的,除《克里慕·萨慕京的生活》的残稿外,大抵是印本。”
分類:文稿
《漢語大詞典》:自残(自殘)
自杀。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 秦穆 先下世,三臣皆自残。” 宋 文天祥 《候船难》诗序:“予携匕首,不忍自残。” 明 薛惠 《效阮公咏怀》诗:“ 灵均 既见效, 韩非 亦自残。”
分類:自杀
《漢語大詞典》:夜残(夜殘)
夜将尽。 唐 胡曾 《车遥遥》诗:“玉枕夜残鱼信絶,金鈿秋尽雁书遥。” 清 吴嘉纪 《旅夜寄吴符五》诗之一:“不寐夜残情兀兀,笑言安得共良朋。”
《漢語大詞典》:残毁(殘毁)
摧残破坏。后汉书·袁绍传:“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游阅古泉》:“虽草木残毁殆尽,而巖石秀润可爱。”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陵卫多官军,残毁法不捕。”
《骈字类编》:红残(红残)
唐 江为 岳阳楼 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
宋 苏轼 惜花 夜来雨雹如李梅,红残绿暗吁可哀。
《漢語大詞典》:残卷(殘卷)
(1).指书中未读完的部分。 唐 方干 《许员外新阳别业》诗:“若因萤火终残卷,便把渔歌送几杯。”
(2).残缺不全的书。多指残缺的写卷、文稿。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有残卷从 敦煌 千佛洞 得之。”
《漢語大詞典》:残党(殘黨)
馀党。 唐 高祖 《赦代州总管府内诏》:“ 武周 奔窜,寄命番夷,而残党餘氛,尚怀旅拒,致使朔漠犹警,关塞未寧。”新唐书·窦建德传:“ 隋 遣太僕卿 杨义臣 讨破 张金称 於 清河 ,残党畏诛,復屯啸归 建德 。”
《漢語大詞典》:残烧(殘燒)
(1).馀烬。 唐 司空图 《犯题》诗之一:“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残烧朽铁磨。”
(2).指晚霞。 唐 张乔 《郢州即事》诗:“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
分類:晚霞
《漢語大詞典》:残阙(殘闕)
残缺;缺佚。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予以 杜 孔 注疏,证 江 南之 豫章 无与于 春秋 之 豫章 ,审矣。《汉志》虽曰 高帝 置,但年代阔远,文字残闕,无从考见所徙之年月耳。”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经》:“此书监中虽有旧刻,然残闕已多。” 郭沫若 《〈屈原〉附录〈瓦石札记〉二》:“战国策一书,文多残阙。”
分類:残缺
《韵府拾遗 寒韵》:影残(影残)
郑谷残月如新月诗屈指期轮满何心谓影残
《漢語大詞典》:破残(破殘)
(1).残杀;伤害。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满路悲号,声动山谷,皆称 杨务廉 人妖也。天生此妖,以破残百姓。”
(2).毁坏;破损;破败残缺。明史·马芳传:“ 芳 追战 金山寺 有功,而州县破残多,总督 王忬 以下俱获罪, 芳 亦贬都督僉事。”《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次日早晨,自己挑了一担破残傢伙,同了妻子往新屋里来。” 艾芜 《荣归》:“但在 罗得胜 呢,一看见他的故乡是那么破残不堪,便禁不住暗自高兴起来。”
《國語辭典》:残酷(殘酷)  拼音:cán kù
残忍狠毒。《汉书。卷六六。陈万年传》:「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文明小史》第二六回:「自己到过云南,那里的官府如何残酷,如何杀百姓是不眨眼的。」
《國語辭典》:残疾(殘疾)  拼音:cán jí
1.肢体或器官因先天或后天伤病而失去功能,造成缺陷。《水浒传》第一三回:「今日军中自家比试,恐有伤损。轻则残疾,重则致命。」《三国演义》第五九回:「韩遂已无左手,做了残疾之人,操教就于长安歇马,授西凉侯之职。」
2.疾病。《古今杂剧三十种。新刊的本薛仁贵衣锦还乡关目》:「俺叔叔瘸㾾疲跛,俺爷爷又老弱残疾。」《红楼梦》第七回:「业师于去年病故,家父又年纪老迈,残疾在身,公务繁冗,因此尚未讲及再延师一事。」
《漢語大詞典》:残黎(殘黎)
残留的民众;疲敝的民众。明史·熊廷弼传:“扶伤救败,收拾残黎,犹可图桑榆之效。” 清 吴伟业 《送安庆朱司李之任》诗:“百里残黎半商贾,十年同榜尽公卿。”
《漢語大詞典》:尪残(尪殘)
亦作“尫残”。 衰朽。 宋 欧阳修 《谢致仕表》:“三朝被遇,四纪服劳,蒙德重於丘山,论报亡於毫髮,而年龄晚暮,疾病尫残,輒希知止於前人,不待及期而后请。”
分類:衰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