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日三秋  拼音:yī rì sān qiū
语本《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比喻思慕心切。《红楼梦》第八二回:「真真古人说:『一日三秋』,这话再不错的。」也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分類:思念殷切
《漢語大詞典》:一饭三吐哺(一飯三吐哺)
谓一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喻求贤殷切。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 戒 伯禽 曰:‘我 文王 之子, 武王 之弟, 成王 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 鲁 ,慎勿以国骄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干王恩高量广,不以初交见嫌,不以触犯见罪,虽兴 周 之 姬旦 ,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髮,无以过也。”参见“ 一沐三捉髮 ”。
《國語辭典》:一沐三捉发(一沐三捉髮)  拼音:yī mù sān zhuō fǎ
比喻求贤心切。参见「握发吐哺」条。《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国语辞典》:惄如调饥(惄如调饥)  拼音:nì rú tiáo jī
调,早晨。惄如调饥指忧思想念至为殷切,如同早晨腹饥思食一般。《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国语辞典》:目盼心思  拼音:mù pàn xīn sī
形容企盼想念的殷切。《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二。馀庆记。深闺幽思》:「你那里好风光,目盼心思,时刻何曾放。」
《国语辞典》:企足矫首(企足矫首)  拼音:qì zú jiǎo shǒu
企足,踮起脚跟;矫首,抬起头。企足矫首比喻殷切的盼望等待。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二○。周公王孙苏讼于晋》:「巍然被衮,号称天子,顾乃企足矫首,待晋之予夺以为轻重,何其衰也。」
《国语辞典》:翘首引领(翘首引领)  拼音:qiáo shǒu yǐn lǐng
抬起头,伸长脖子远望。形容盼望殷切。晋。封抽〈上疏陶侃府请封慕容廆为燕王〉:「廆虽限以山海,隔以羯寇,翘首引领,系心京师。」也作「翘首企足」、「翘足引领」。
《国语辞典》:如隔三秋  拼音:rú gé sān qiū
好像经过了三年一样。形容盼望的殷切。《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数日不见,如隔三秋。」
《国语辞典》:云霓之望(云霓之望)  拼音:yún ní zhī wàng
比喻殷切的盼望。语本《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分类:殷切盼望
《国语辞典》:倚闾之望(倚闾之望)  拼音:yǐ lǘ zhī wàng
形容父母或亲长殷切的盼望子女归来。参见「倚门倚闾」条。《镜花缘》第四九回:「就是姑母接了此信,见了阿妹,也好放心,也免许多倚闾之望。」
《国语辞典》:引颈翘望(引颈翘望)  拼音:yǐn jǐng qiáo wàng
伸长脖子向远方眺望。形容殷切期盼。如:「母亲终日引颈翘望,期盼离家多年的孩子早日归来。」
《国语辞典》:引领而望(引领而望)  拼音:yǐn lǐng ér wàng
伸长脖子遥望。形容殷切期盼。《汉书。卷四五。伍被传》:「父不宁子,兄不安弟,政苛刑惨,民皆引领而望,倾耳而听,悲号仰天,叩心怨上。」
《国语辞典》:引领企踵(引领企踵)  拼音:yǐn lǐng qì zhǒng
伸长脖子,提起脚跟。形容殷切期盼。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大吕十二月〉:「分手未遥,翘心且积,引领企踵,朝夕不忘。」
《国语辞典》:殷盼  拼音:yīn pàn
殷切盼望。如:「在全国人的殷盼中,我国选手终于赢得世界少棒赛冠军。」
《国语辞典》:恫瘝在身  拼音:tōng guān zài shēn
对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形容爱民殷切。也作「恫瘝在抱」、「痌瘝在抱」。
《國語辭典》:耳提面命  拼音:ěr tí miàn mìng
比喻恳切教诲。参见「面命耳提」条。《镜花缘》第八四回:「但果蒙不弃,收录门墙之下,不消耳提面命,不过略为跟著历练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