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善见宫殿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参见:善见城)
普光明殿
【佛学大辞典】
(堂塔)在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侧,佛于此殿内说华严经九会中之第二会、第七会、第八会三会。若依旧经之八会,则为第二会与第七会之二会。华严经如来名号品曰:「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同十定品曰:「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入刹那诸佛三昧。」同离世间品曰:「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同疏钞十二曰:「处在菩提道场东南可三里许,熙连河曲,彼河之龙为佛造此。」
都史殿
【佛学大辞典】
(界名)都史多天之宫殿也,弥勒菩萨所居。
义成殿
【佛学大辞典】
(杂名)于佛生日造浴佛之小亭,于亭上揭义成殿之额。义成乃悉达太子之幼名,一切义成之略。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剌他悉陀Sarva%rtha-siddha,唐言一切义成。旧曰悉达多。讹略也。」
道殿
【佛学大辞典】
(人名)字法藏。俗姓杜氏。云中人。唐末时人也。住五台山金河寺。著显密圆通成佛心要,一卷。其门人序之云:博学则侔罗什之多闻。持明则具佛图之灵异(指人言)。又云:其文则精俊简约。其义则渊奥该弘。穷显密之根源。尽修行之岐路。一十二分教之蓍龟。八万四千行之钤键云云(指显密圆通言)。
解脱清净法殿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法身所居之大涅槃界也。圆觉经曰:「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證大圆觉妙庄严域。」
殿主
【佛学大辞典】
(职位)知殿之异名。又曰殿司。
殿钟
【佛学大辞典】
(物名)禅宗佛殿之钟也。敕修清规法器章曰:「殿钟,住持朝暮行香时鸣七下,凡集众上殿,必与僧堂钟相应接击之,知殿主之。」
藏殿
【佛学大辞典】
(堂塔)经藏之异名。置藏经之楼殿也。释门正统三曰:「诸方梵刹立藏殿。」
无事不登三宝殿
【俗语佛源】
佛教有三大内容,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佛」,梵语佛陀之略,意为觉者,特指释迦牟尼。「法」,梵语达磨的音译,泛指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僧」,梵语僧伽之略,意为僧团、和合众,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宝」泛称佛教。如南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绍隆三宝,弘济四生。」「三宝殿」即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何典》第四回:「我无事不登三宝殿,要问你可有一件东西?」意思是无事不来,既来便有事相求。(李明权)
森罗殿
【俗语佛源】
指主管地狱的阎罗王所处的宝殿,又名森罗宝殿。《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五称十殿阎王为「十殿森罗慈王」。如《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玉帝准奏,即差金星奉旨,到阴司森罗殿,命阎君即勾司马貌到来,权借王位与坐。」又如《儒林外史》第二八回:「阎王要盖『森罗宝殿』,这四个字的匾,少不的是请我写,至少也得送我一万两银子。」(李明权)
第二处,普光明殿
【三藏法数】
普光明殿者,谓其殿众宝所成,光明映照也。又佛于中说法,普放光明故也。此处凡三番聚会,共说十八品经。初于此处说十信等法门,共六品经:一如来名号品、二四圣谛品、三光明觉品、四菩萨问明品、五净行品、六贤首品。次于此处说等觉法门,凡十一品经:一十定品、二十通品、三十忍品、四阿僧祇品、五寿量品、六菩萨住处品、七佛不思议品、八十身相海品、九如来随好光明品、十普贤行品、十一如来出现品。后于此处说离世间法,即经中离世间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