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8,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穆尔哈齐( 诚毅 勇壮 )
郑友周(字 毅轩 )
额亦都(别称 额宜都 弘毅公 )
胡克俭( 扶 字 我虚、共之 号 趋儆 忠毅 冒胡 )
郑文孚(字 子虚 号 农圃 忠毅 )
周士龙(字 幼潜 号 毅台 )
陈于廷(字 孟谔 恭定有定轩槁、端毅 号 中湛、定轩 )
黄光宗(字 爰毅 )
刘毅(字 健甫 )
傅振商(字 君雨 庄毅 号 星垣 )
张大武(字 定甫 号 毅斋 )
左光斗(字 遗直、共之 号 浮丘、沧屿 世称 沧屿先生、左忠毅公 忠毅 )
姚希孟(字 孟长 号 现闻 文毅 )
杜三策(字 毅斋 琉球国尚丰王 )
其它辞典(续上)
李尚毅(字 而远 号 少陵、五湖、西山、巴陵 翼献 骊兴府院君 )穆尔哈齐( 诚毅 勇壮 )
郑友周(字 毅轩 )
额亦都(别称 额宜都 弘毅公 )
胡克俭( 扶 字 我虚、共之 号 趋儆 忠毅 冒胡 )
郑文孚(字 子虚 号 农圃 忠毅 )
周士龙(字 幼潜 号 毅台 )
陈于廷(字 孟谔 恭定有定轩槁、端毅 号 中湛、定轩 )
黄光宗(字 爰毅 )
刘毅(字 健甫 )
傅振商(字 君雨 庄毅 号 星垣 )
张大武(字 定甫 号 毅斋 )
左光斗(字 遗直、共之 号 浮丘、沧屿 世称 沧屿先生、左忠毅公 忠毅 )
姚希孟(字 孟长 号 现闻 文毅 )
杜三策(字 毅斋 琉球国尚丰王 )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而远,号少陵、五湖、西山、巴陵,谥翼献,封骊兴府院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1—1620 【介绍】: 清太祖弟。初授台吉,以功赐号诚毅。尝随太祖攻哲陈部,以八十人败敌八百余。顺治间追封多罗贝勒,谥勇壮。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友周,字毅轩,山西定襄人。山西辛卯科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四名进士,仕至陕西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2—1621 【介绍】: 或作额宜都。清长白山人,后隶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随努尔哈赤起兵,征战四十余年,作战勇猛,善以少击众,以勇士著称。天命建元,为五大臣之一。官至左翼总兵官、一等大臣。太宗时追封弘毅公。
人物简介
维基
胡克俭(1564年—?),本姓扶,字我虚,一字共之,号趋儆,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光山县(今河南省光山县)人,民籍。进士出身。谥忠毅。本姓扶,冒胡姓,后成定式。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河南乡试第三十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联捷丙戌科会试第三百三十八名,第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通政司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监察御史,巡按山东。弹劾左都御史李世达,反被谪蕲水丞,升广济知县。明光宗立后,起用光禄少卿。天启二年,升任光禄寺卿,次年改任太常寺卿。天启五年,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同年改任刑部右侍郎,阉党李恒茂称其年老,被辞退归乡。崇祯年间,再次恢复官职,不久去世,赠尚书。
人物简介
简介
郑文孚(정문부,1565年—1624年),字子虚,号农圃,本贯海州,朝鲜王朝中期大臣,以在壬辰倭乱期间组织义兵、取得北关大捷而闻名。官至全州府尹、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在仁祖朝因文字狱而死于狱中。后平反,谥号忠毅。有《农圃集》传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士龙,字幼潜,号毅台,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甲午科应天乡试,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八名同进士出身。初授吉水县知县,擢升户部主事,监督淮安钞关板闸抽分。多行善政,民众为之建造周公遗爱祠。著有《榆枋阁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6—1635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孟谔。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历知光山、唐山、秀水三县,征授御史。甫拜命,即论救给事中汪若霖,诋大学士朱赓甚力。又劾中官潘相谋督湖口税事,谓其虐民。泰昌时官吏部左侍郎,忤魏忠贤,与杨涟等同削职归。崇祯初起官,与首辅周延儒同乡,而无所附丽;与温体仁亦不合,遂以所援引不当帝意,削籍归,卒。有《定轩存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孟谔,宜兴人。万历乙未进士,知光山秀水二县擢御史历兵部侍郎坐削籍起南都察院右都御史召总内台加太子少保谥恭定有定轩槁维基
陈于廷(1566年—1635年),字孟谔,号中湛、定轩,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二十二年(1600年)甲午科应天乡试举人,二十三年(1601年)联捷乙未科三甲六十七名进士,历任光山县、唐山县、秀水县知县、霸州知州,徵授御史,刚上任,便上疏批判大学士朱赓。刑部尚书王纪被斥,陈于廷又上疏申救。历官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卿、吏部左侍郎,忤魏忠贤,斥为民。崇祯初年,起为南京右都御史,召为北京左都御史,以拟罪援引,不合皇帝意思,削籍归里,家居二年,崇祯八年(1635年)卒,年七十,谥端毅。《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八四
黄光宗,字爰毅。新会人。明神宗万历间人。年十七即弃举子业,寄情山水,与从兄石唱和。著有《雪亭集》。事见明黄淳《厓山志》卷六、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六。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毅(16世纪—1620年代),字健甫,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刘毅中式乙酉科浙江乡试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成进士,获授刑部主事,到广东主持乡试;调任兵部员外郎,到山东任职提学佥事,再转为福建参议,负责监视建南,抚定被白莲教煽惑的民众。之后刘毅曾担任广东粮储副使,向两广总督上表《黎情十议》,升为广西按察使、右布政使。使者面见他时欠缺礼节,他大骂:「我老了,还要向少年折腰吗?」因此称上书称病辞官;使者发现后感到悔恨,但无法挽留他,数年后去世。他任官官刚正,政绩出众,然而个性孝友忠厚,家中藏书丰富,别人问他典故,都能回答:「此某集某卷,一定没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汝阳人,字君雨。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御史。天启中,历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南京兵部右侍郎。魏忠贤党孙承□毒军害民,振商毅然劾之。崇祯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庄毅。有《杜诗分类》、《古论玄箸》、《缉玉录》、《蜀藻幽胜录》、《四家诗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君雨,汝南人。嘉靖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授江西道御史历南兵部侍郎进尚书有爱鼎堂集维基
傅振商(1573年—1640年),字君雨,号星垣,河南汝宁府汝阳县(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平舆县)县城西七十里坟塘人。傅振商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中丁未科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改巡察御史,后任江西道御史,按察直隶南部,注意整饬,建恒阳、国士、天雄三所书院。明神宗时,补大理寺丞,转右少卿,迁太常寺卿,巡抚南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举荐孙祖寿任蓟镇标营都司。崇祯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为官清正廉洁。以病辞归。卒谥庄毅。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大武,字定甫,别号毅斋,直隶保定府雄县人。万历三十二年甲辰进士,为陕西富平、山东临朐两县令,晋户部主事,出守南阳府,改姑苏丞及督理漕务。擢南京户部员外郎,以病归。以子勋贵,封苏松督粮道右参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5—1626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人称沧屿先生。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御史。巡视中城,治吏部豪恶吏,捕假官百余人,都城人士无不震惊。出理屯田,兴水利种稻。光宗死,与杨涟协心建议,排斥宦官,扶助熹宗,朝野并称“杨左”。后二人劾魏忠贤,反为所害,与杨涟同为狱卒杀害。福王时追谥忠毅。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共之,桐城人。万历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擢浙江道御史。历官左佥都御史,及珰祸,追赠太子少保右副都御史。谥忠毅。有集。维基
左光斗(1575年10月12日—1625年8月26日),字共之,一字遗直,号浮丘,又号沧屿,直隶安庆府桐城县左家宕(今安徽枞阳横埠镇中义村)人。明末东林党六君子之一。因东林党争,遭到阉党魏忠贤下狱拷打而死,崇祯帝为之平反,赠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南明弘光帝时谥忠毅,世称左忠毅公。万历三年九月初九日(1575年10月12日)左光斗生于桐城东乡左家宕老家,出生之日恰逢斗姥元君神诞,因而命名为光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庚子科应天乡试,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与杨涟同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监察御史,巡按京畿,捉拿了吏部的一些作恶多端的官吏,当时奸党恶人冒充官吏,横行京师,左光斗调查之后,收缴假印七十多枚,拘押假官一百多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九月光宗死于红丸案,朱由校继位,是为熹宗。李选侍又想继续侍奉熹宗。时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机,把持朝政大权,坚持让李选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宫内;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李选侍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居仁寿殿哕鸾宫。此事件史称移宫案。天启元年(1621年),因移宫案宦官与东林党势力间关系愈加紧张,左光斗力主移宫案。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升大理寺左寺丞,升大理寺左少卿。天启四年(1624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同年六月,宦官魏忠贤专权,杨涟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等七十馀人大力支持,弹劾忠贤等三十二斩罪,但熹宗皆不信。天启五年三月十九日(1625年4月25日),魏忠贤矫旨提问。魏忠贤反诬陷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魏大中三千。后左光斗等人被捕下狱,受酷刑折磨,史载“五日一审,受拶、夹、棍等刑,不能跪起,平卧堂下受讯”。门生史可法潜入狱中探望时「已不成人形」。左恐连累门生,将史赶出监狱。魏忠贤诬光斗等贪污数万两白银,要追出赃款。左光斗的旧友孙奇逢与鹿正(主事鹿善继父)、张果中四处募款,诸生热烈响应,募得数千两白银上缴未及,魏忠贤见左光斗有人营救,反而加重拷打六君子,六君子皆死,孙奇逢等人被赞为范阳三烈士。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四日(1625年8月26日),左光斗在狱中被锦衣卫许显纯拷打而死,其兄左光霁亦被阉党都御史周应秋所逼,自杀而死,左母因二子俱死,悲痛而卒。魏忠贤一度又要将左光斗开棺戮尸,后来被劝阻。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驾崩,明思宗即位,改元崇祯,惩办阉党,魏忠贤畏罪自杀,思宗追赠光斗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录用其一子为官。南明弘光帝时,为左光斗追谥忠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9—1636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孟长,号现闻。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与舅父文震孟同在翰林,持清议。天启五年被劾为缪昌期死党,削籍。崇祯元年起左赞善,历右庶子充日讲官,迁詹事。佐韩爌等定逆案,为温体仁所忌。借主乡试时武生冒籍事贬为少詹事,出掌南京翰林院,寻移疾归。卒谥文毅。有《循沧集》、《公槐集》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孟长,长洲人。万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南少詹事赠礼部右侍郎谥文毅有公槐响玉棘门沆瀣秋旻文远循沧松瘿伽陵风吟诸集维基
姚希孟(1579年—1636年),字孟长,号现闻,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出生十月,父早逝,由母文氏励志鞠之。与舅父文震孟同学,时有盛名。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举己未科进士,考选为庶吉士。座主韩爌、馆师刘一燝很器重他,两人并执政,遇大事多向他咨询。天启时,授检讨,纂修《神宗实录》。后乞假告归。四年冬还朝,当时东林党赵南星、高攀龙等人被赶出朝廷,党祸大作,姚希孟也被崔呈秀的《天鉴录》列为东林党人,明年以母丧归,甫出京都,给事中杨所修弹劾他为缪昌期死党,遂削籍为民。作《开读始末》记吴民反阉党事。崇祯元年起左赞善。历右庶子,为经筵日讲官。三年秋,与谕德姚明恭主顺天乡试。有武生二人冒籍中式,被给事中王猷弹劾,又遭温体仁忌,贬为南京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不久告病归乡,家居二年,崇祯九年(1636年)卒。福王时赠礼部侍郎,谥文毅。母文氏卒后,蔬食三年,昼夜诵佛经不止。著成《佛法金汤徵文录》十卷。黄道周《漳浦集》中写道:“万历初年,阁臣鸷起,文章之道,复归词林,李大泌,姚吴门为之归墟……予不及事大泌,雅交于吴门。下所为,霞蒸岳举,文行宗表,无有先于吴门者矣。先生安步指辞,宏声亮实,韩蒲州见之而有王佐之称,刘南昌因之而有人龙之叹。”还著有《公槐集》、《响玉集》、《棘门集》、《沆瀣集》、《循沦集》、《丹黄、松瘿集》、《伽陵集》、《风唫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东平人,字毅斋。天启二年进士。官给事中。杨涟劾魏忠贤,被旨切责。三策亦上疏论忠贤之奸,削籍归里。崇祯初起户科给事中,曾奉使册封琉球。维基
杜三策(1581年—1640年),号毅斋,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人。明末政治人物。三策年十六,即补博士弟子员,旋领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年)乡荐,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成进士,考选庶吉士,三年散馆授兵科给事中。疏劾魏忠贤乱政,他之劾疏中猛烈抨击「魏(忠贤)」氏“狐媚惑主,朝廷之上,止知有「(魏)忠贤」,而不知有陛下;宫壸之内,止知有「(魏)忠贤」,而不知有陛下;天下亦止知有「(魏)忠贤」,而不知有陛下!”,六年八月被削籍为民,七年八月忠贤又矫旨捉拿,方至德州,忠贤伏诛,于是放还。崇祯元年(1628年)起复户科给事中,二年(1629年)充正使册封琉球国尚丰王。事竣报命,三年升户科右,四年升户科左,七年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八年大理寺右少卿,九年升左少卿,升太仆寺卿,十年升兵部右侍郎兼天津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十二年削籍为民。崇祯十三年七月,卒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