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响铜(響銅)
一种合金。由铜、铅、锡按一定比例混合炼成。可制乐器。续文献通考·乐十:“ 王圻 《续通考》曰:‘脚内施簧,簧用好响铜薄片。’”
《國語辭典》:比价(比價)  拼音:bǐ jià
1.不同商品价格的比率。
2.当发包工程、器材、货物或变卖产业时,比较承包人或买主所提出的书面价格。如:「公家购物,一定要先比价,然后挑其中价钱较低的。」
3.等价,价值相当。唐。畅璀 良玉比君子赋:「彼其良玉,焜焜煌煌,莹若既兼缜密,灿乎其有文章,积千金而比价,掩十城以腾光。」
《漢語大詞典》:准量(準量)
(1).计量;估量。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乃斫孙枝,準量所任;至人攄思,制为雅琴。”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麯并酒:“﹝浸药酒法﹞用米亦无定方,準量麴势强弱。”北史·房彦谦传:“又四方悬远,难可详悉,唯準量人数,半破半成,徒计官员之多少,莫顾善恶之众寡。”
(2).引申为比例。 明 高攀龙 《家谱·内传》:“ 黄巖公 以后,则高节大略,自淑淑人之概,大抵表见,而业亦渐隆,其起家盖与德相为準量。”
犹瞄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敌臺者以杀敌为义也……其孔内狭外阔,以便左右准量也。”
《漢語大詞典》:头子钱(頭子錢)
(1). 唐 宋 时按一定比例在法定租赋外加收的或在官府出纳时抽取的税钱,为附加税的一种。 宋 汪应辰 《论勘合钱比旧增重疏》:“人户输纳官物,以钱陌取之者,曰头子钱……头子钱,本起於除陌钱,盖 唐 五代 不得已之政,本朝因循未能尽革。”亦省称“ 头子 ”。 宋 叶适 《经总制钱一》:“其时所在艰窘,无以救急,故减役钱,除头子,卖糟酵以相补足。”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役钱每千纳头子五文,凡修官舍、作什器、夫力、輦载之类,并用此钱。”
(2).聚赌抽头所抽的钱。 清 曾国藩 求阙斋读书录·文献通考:“近世赌博者百钱取五文入公,亦曰头子钱。”
《國語辭典》:沙盘(沙盤)  拼音:shā pán
1.一种教授地理或军事课程的用具。以大木盘盛沙土,于其中设置种种模型,可帮助学生对山河地形的想像及明瞭。
2.扶乩时的用品。《儒林外史》第七回:「当下留著吃了饭,叫长班到他下处把沙盘、乩笔,都取了来摆下。」
《漢語大詞典》:口率
按人口比例。周礼·天官·太宰“九曰弊餘之赋”汉 郑玄 注:“赋,口率出泉也。”后汉书·丁鸿传:“ 鸿 与司空 刘方 上言:‘凡口率之科,宜有阶品,蛮夷错杂,不得为数。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此指按人口比例举孝廉。
《国语辞典》:盐分(盐分)  拼音:yán fèn
含盐的比例或分量。如:「这种食品所含盐分很高,故有防腐作用。」
《國語辭典》:定量  拼音:dìng liàng
1.测定物质所含各种成分的数量。如:「今天要做的实验是一种定量分析。」
2.规定、一定的数量。如:「吃饭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国语辞典》:加成  拼音:jiā chéng
增加一定的比例。如:「在特定时段提供服务,往往需要加成计费。」
《国语辞典》:明调(明调)  拼音:míng diào
明朗、轻淡的色调。画面上灰、白部分占较多的比例而黑色较少。也称为「高调」。
《国语辞典》:定率  拼音:dìng lǜ
凡事与事、物与物之间,有一定比例关系,而可依一定理以公式推演者。
分类:凡事比例
《漢語大詞典》:剂料(劑料)
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余尝问《素问》有记性者或能诵,《本草》则固难矣,若《千金》但药名与分两剂料,此有何义而可记乎?”
《國語辭典》:补色(補色)  拼音:bǔ sè
在光环谱上相对位置的颜色,即对比色。参见「对比色」条。
《漢語大詞典》:金律
(1). 金 代的法典。 金熙宗 皇统 五年(公元1145年)颁行《皇统制》,后经数次修订,迄 章宗 泰和 二年(公元1202年)颁行《泰和律令敕条格式》,是 金 代最大的一部法典。全文已失传。元史·刑法志一:“元兴,其初未有法守,百司断理狱讼,循用 金 律,颇伤严刻。”
(2).指黄金分割。谓各部分互成适当比例的规律。 茅盾 《幻灭》一:“你不能指出 静女士 面庞上身体上的那一部分是如何的合于 希腊 的美的金律。”
《國語辭典》:香精  拼音:xiāng jīng
用不同的合成香料调制成的混合香料。有花香、果实等多种香味。多用来制化妆品、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