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比例  拼音:bǐ lì
1.比照、援例,拿以往的例子相比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如此比例,触类慎之,不可陷于轻脱。」《后汉书。卷三二。樊宏阴识列传。阴识》:「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2.同类的二数量相除为比,此二数相比等于彼二数相比,则四数成为比例。如12:4=3:1。
3.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如:「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规定的标准。」
4.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如:「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
《國語辭典》:反比例  拼音:fǎn bǐ lì
二数之比,等于他二数的反比,则此四数成反比例。如2、3、2分之1、3分之1成反比例。
《国语辞典》:正比例  拼音:zhèng bǐ lì
数学上指两个量的互相顺应,当数量a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时,另一个数量b也随著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这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即称为「正比例」。亦简称为「正比」。
《国语辞典》:配分比例  拼音:pèi fēn bǐ lì
将一个已知数分为若干份,其各份的比,须按已定的比。也称为「配分法」。
《国语辞典》:比例代表制  拼音:bǐ lì dài biǎo zhì
在一选区中,各政党依投票结果所得票数之比例,分配当选人名额的制度。
《国语辞典》:不成比例  拼音:bù chéng bǐ lì
数量或大小等方面相差得很远,不能相比较。如:「政府对于黑心食品制造商的裁罚,与民众遭受的权益损失相比较,有人感觉不成比例。」
《国语辞典》:按分比例  拼音:àn fēn bǐ lì
将已知数按一定的比例而分配之。
分类:比例分配
《漢語大詞典》:比例税
也称“比例税率”。不论课税对象的数额是多少,均按规定的同一比例课税的税率制。同一税种可按不同的税目,如商品类别、服务类别、行业类别等,分别规定不同的比例税率;也可按不同的地区分别规定地区的比例税率。有免征额的课税对象,则在扣除免征额后按同一比例税率计征。
《漢語大詞典》:比例税制
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多少,都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制度。
《高级汉语词典》:比例因子  拼音:bǐ lì yīn zǐ
若两个量A和B满足关系式A=μB或B=μA,则称μ为比例因子
《高级汉语词典》:比例失调  拼音:bǐ lì shī tiáo
指比例不协调
《國語辭典》:比例尺  拼音:bǐ lì chǐ
1.一种依实际长度缩小比例的刻度尺。常用来丈量地图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2.制图时,附于图边上表示比例的数字及线段。
《漢語大詞典》:大比例尺地图
指比例尺大于或等于十万分之一的地图。常见的有军事地图、城市建设规划图和工程技术图等。是地形测量的直接成果或根据地形测量资料编绘而成。比例尺愈大,在图上所表示的区域范围愈小,而地物、地貌等内容则愈详细。
《高级汉语词典》:单比例  拼音:dān bǐ lì
等号两边都由单比组成的比例式。如a:b=c:d
《國語辭典》:分数(分數)  拼音:fēn shù
1.成绩。
2.不足单位的数。如2/3引申为:分子除以分母,商数未算清者。
3.部分,一定的比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