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69,分278页显示  上一页  257  258  259  260  261  263  264  265  26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实裕(谷声 )
释实铉(天枢 )
释实雄(独峰 )
释寂居(悟源 )
释寂清(映月 )
释寂琇(乃奇 )
释寂融(莲城 张 )
释寂镫(天放 )
释岑霁(樾亭 )
释崇池(佛而化 )
释常智(闻思 )
释广彻(豁庵 叶 )
释序灯(奕是 )
释弘宗(晓了 戴 )
释弘照(隐岚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六
释实裕,字谷声,庐江人也。年六岁,读书苦不上口,祷于大士前,归而展卷,若宿习。年十八,怙恃俱失,投师出家。明年游学湖州龙华寺,日中为众收粮仆仆尘市,夜则就佛镫前读《法华经》,久之成诵,每下山辄诵一通,还亦如之。尝与同寮僧偕行,裕以诵经故,行稍却,前行僧为虎所衔,裕徐行且诵,弗知也。已而参龙华止谷,昼夜策发,身心顿空。又依理安迦陵参赵州无字,闻香版声有省,因举示迦陵。迦陵问:“赵州因甚道个无?”裕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后诣大雄山参灵鹅,深相契许,付以衣拂。遍游名山,始还馀杭,上皋亭山顶。居人冯氏为筑孤舟庵,以栖焉。幽处深山,息心禅诵,日夕礼华严,未尝就枕席者,凡三十六年。当两足跪处深陷寸许,绕室经行处亦履迹宛然。有马氏子负米蔬至山,其徒他出,从门外闻讽诵声窥之。裕方绕佛,朗朗讽巳,便坐,声息俱无。马氏子念久立,日且暮,不如自外启扃入。又为浙米具炊治蔬与裕饭,饭已,马氏子去。其徒归见馀食,问“所从来?”裕曰:“适为我治僎者,非汝耶,又谁邪?”既而其徒至马氏家,乃知昨所供食者马氏子也。其徒尝采菌与裕共食,中毒呕逆,裕竟无恙,居常见人采。尝䛡寒喧,詾以宗教,无所不贯,尤精《宗镜录》。崇福寺延主方丈坚郤之,年七十六示疾说偈,曰:“生也如是,死也如是,死生去来如是。”如是趺坐而寂,当七十初度,远近集者数百人,就裕授五戒者,三十馀人,其善教及物如是。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九
实铉,字天枢,临川张氏子。始投衡阳青狮峰省元薙染,诣岳麓肺上人受具。首谒易庵于龙山,承记莂后,六坐道场,其住白云、龙山尤多,继述有《语录》四卷。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实雄,字独峰,吴县人。主资福寺。有《典云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九
寂居,字悟源,太仓人,王氏女。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
清初有寂清者,字映月,居宜都佑圣宫。值兵燹之馀,庙宇灰烬,寂清披荆剪棘,夙夜不遑,重修殿堂,更广庭庑,轮奂斯新,美不胜颂。化时,僧腊七十有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寂琇,字乃奇,汉川人。主无锡一梅亭。
释寂融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四
释寂融,字莲城。姓张氏,宛陵人也。家本望族,生具福相。幼性敏悟,夙好诗书。长甘澹泊,归志清净。从益念剃落,殚心教典,靡不通贯。年二十,登华山,受具足于见月。随侍巾拂,数易寒暑,亦见器重。出参名宿,得礼心空于翠微。师资道合,两相印许。遂传以毗尼,授之法衣。于是刻苦自持,勉励行修。乃于韵松岭头,别筑一亭。冬汤夏茗,利济行者。远道流传,誉问宣昭。邑宰陈公闻而敬之,请主韵松,西乡檀越,又乞驻钖翠微。道化覃延,胜会无遮,两地戒法一时振兴。往岁太邑祭祀,皆用鹿羞。猎火焚炎,响穷山谷。飞毛雨血,恻焉伤之。融为请于陈公,卒得免焉,里人深感之。暮年仍还韵松,多与士林赋诗往还。每于赠答,随机诱迪,故文学之士多愿皈依。后邑宰王公,又创“瓣香禅室”以供养之。融年逾八十,鹤发童颜,望之起敬。其修诵操行,老而弥笃。示期垣化,日月不爽。建塔山左,程绳武为撰铭。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寂镫,字天放,凤阳人。明楚藩后裔,住仪徵东园十笏庵。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岑霁,字樾亭,长洲人。有《柏堂集》。
清诗别裁集
字樾亭,江南长洲人。著有《柏堂诗》。○上人将母柏堂,尽子道,喜读儒书,敦友生谊,盖隐于禅者也。诗品清澈无尘,远近名流争欲识其面。樾亭殁。吴中无诗僧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又有崇池者,温人也。幼即披剃端习梵行,壮游名山,专志净念。平昔寡欢,绝少交游。尝至国清,行堂三裁,辞游天童,告众曰: “我去复来,来而后去。”戊午夏,果来。秋九月示微恙,绝医药,至十九日,语人曰:“吾当去矣。”起立披衣持具,随取牟尼二贯,一执手中,一挂胸前,号佛而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释常智,字闻思,沭阳人。幼而安重,喜聆梵唱,见大士像,心瞿然起敬,既长披缁,即入闻思寺秉具。一日课诵至《心经》无挂碍,胸中凝结,涣然若释,因矢志渡江遍游名刹,参诸知识,久之无所契,慨然谓其侣曰:“禅以戒行为基,净土为本。吾何事跋涉而不务实行乎?”遂还。闻思专修净业,及履主席,宣弘戒法,真诚不懈,凡人有过,必循循开迪,其有不逊,亦委曲譬晓,终无愠色,故学子依依,不忍舍去。尝结社修忏,预知时至,别诸同社,集众传衣,命汤沐浴,跏趺而化。至荼毗时,有隐隐紫色,状如莲花,自龛前火光中,灿然涌出,其精诚所结,戒光圆满,信不诬也。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广彻,字豁庵,彭泽人,本姓叶。主江都天宁寺。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序灯,字奕是,杭州人。有《啸隐偶吟录》。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释弘宗,字晓了。姓戴氏,昆明人。年少举于乡,及成进士,仕至翰林侍读。后弃官隐鸡山碧云寺,改僧服历参知识,旦暮精修。尝游大理、海东、鲁川,见有崖泉滴珠如雨,创庵以居,名曰“雨珠”。息影山阿二十馀年,专修静业。一日焚香礼佛,忽命沙弥致别诸山师友及旧知檀越,持珠严坐,念佛而逝。寿七十馀,僧行二十九。有《雨珠饶舌集》行世。
释弘照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弘照,字隐岚。参博达廿馀年,深有證入,付以偈云:“幽弦别操古佛风,刻羽引商未足同。赖有知音续正响,人天从此得奇逢。”后主嘉鱼西安院,上堂僧问:“祖意西来是若何?”照云:“山灵有意点顽石于峰头,药木当机开生面于劫外。是以栖心丘壑,晦迹云隈,岂冀蓦地从空劈脑,直得通身粉碎,纵使通身有口难言,通身有手无指,祗得屈已。”从容顾视左右曰:“领略是?不领略是?”良久乃云:“其或未然。”听取一偈:“为续心灯出一头,青林有毒累吾俦。传来消息无多子,浩浩灵源万古流。”法照诗歌风雅,辩论超伦,有《晓园吟集》行世。又宏琛与照同参,博达有寤,达以偈印之,后主横溪,题咏甚富,有《听月吟集》数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