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劫毕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又作劫比罗。译曰黄赤。梵Kapila,(参见:迦毗罗)
劫毕罗夜叉
【佛学大辞典】
(异类)译曰黄色夜叉。东方四夜叉之一。见大孔雀王咒经中。
迦毕试
【佛学大辞典】
(地名)Kapis/a,国名。周四千馀里。北背雪山,三陲为黑岭,国都城,周十馀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文字大同睹货罗国,僧徒六千馀人,多习学大乘。昔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广地至岭东,河西蕃维皆送质子,王优待之,冬居印度诸国,夏还此国,春秋止健陀罗国。见西域记一。
毕力迦
【佛学大辞典】
(物名)又作必栗迦,香名。译曰目蓿香,又曰触香。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中曰:「必栗迦香,注云目蓿香也。」慧琳音义十二曰:「毕力迦,香名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触香也。」梵Pr!kka%,Spr!kka%。
毕里孕迦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参见:冰揭罗)
毕舍遮
【佛学大辞典】
(术语)Pis/a%ca,又作臂奢柘、毗舍阇、毗舍遮。食肉鬼名。孔雀王咒经下曰:「毗舍阇,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言毗舍阇,又作毗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癫狂鬼也。」慧苑音义下曰:「此云啖精鬼,东方天王所领鬼神也。」唯识演秘二本曰:「毕舍遮者,唐云食血肉,鬼之异名也。」
毕洛叉
【佛学大辞典】
(植物)又作毕剌叉,树名。译曰高显。阿输迦树之异名也。佛诞生于此树下云。探玄记二十三曰:「毕剌叉者,具云钵剌叉,义翻云高显树也。有处名阿输迦树,此云无忧树也。」慧苑音义下曰:「毕洛叉树,或曰毕剌叉,此云高显。佛于此降诞则为高显,名显人天故曰高显也。或有处云佛于阿戍迦树下生者也。」梵Vilaks!a。
毕哩体瞿摩夷
【佛学大辞典】
(物名)Pr!thvi-gomaya,译曰牛粪。见慧琳音义十。
毕陵
【佛学大辞典】
(人名)毗陵伽婆蹉之略。比丘名。
毕陵伽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又作必陵伽。毕陵伽婆蹉之略。
毕陵伽婆蹉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又作毕兰陀筏蹉Pilinda-vatsa,比丘名。译曰馀习。以有高慢之馀习故也。法华文句二曰:「毕陵伽婆蹉,此翻馀习。五百世为婆罗门,馀气犹高。」法华玄赞一曰:「毕兰陀筏蹉,此云馀习,言毕陵伽婆蹉,讹也。五百世中为婆罗门,恶性粗言,今虽得果,馀习犹在。如骂恒河神,故名馀习。」
毕陵慢心
【佛学大辞典】
(故事)智度论二曰:「长老毕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边弹指言:小婢住莫流。水即两断。得过乞食。是恒神到佛所白佛,佛弟子毕陵伽婆蹉常骂我言:小婢住莫流。佛告毕陵伽婆蹉,忏谢恒神。毕陵伽婆蹉即时合手语恒神言:小婢莫瞋,今忏谢汝。是时大众笑之。云何忏谢而复骂耶?佛告恒神:汝见毕陵伽婆蹉合手忏谢不?忏谢无慢,而有此言,当知非恶。此人五百世来常生婆罗门家,常自骄贵,轻贱馀人,本来所习,口言而已,心无憍也。如是诸阿罗汉,虽断结使,犹有馀习。」止观二曰:「又道不妨恶,须陀洹人淫欲转盛,毕陵尚慢身子生瞋,于其无漏有何损益?」
毕竟
【佛学大辞典】
(杂语)物之至极最终也。
【俗语佛源】
表示终归、到底、究竟等意义,表示追根究底,最终所得的结果或最后所达到的状态。「毕」是终止、结束的意思,「竟」是完毕、终于的意思。佛典中常见「毕竟」一词,如:「毕竟空」,谓诸法究竟不可得,一切有为法、无为法终归于空。「毕竟依」,谓佛为众生究竟依处。「毕竟无」,谓龟毛兔角之类毕竟是无。「毕竟智」,谓如实證如一切法总相、别相之智。如此等等。后亦常见于诗文。唐代白居易《题王侍御池亭碑诗》:「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李商隐《早起诗》:「莺啼花又笑,毕竟是谁春?」(禹振声)
毕竟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之有为法与无为法,毕竟为空,名为毕竟空。智度论三十一曰:「毕竟空者,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无有遗馀,是名毕竟空。」又曰:「问曰:毕竟空无所有,则是性空。今何以重说?答曰:毕竟空者名为无有遗馀。性空者名为本来常尔。」仁王经良贲疏中一曰:「毕竟空者,谓诸法究竟不可得。」法华嘉祥疏九曰:「毕竟空是诸空中之王,故智度论云:性空菩萨所行,毕竟空是佛所行。」华严经离世间品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放光照三界,心法无不现。」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有为诸法的体性毕竟空寂。
【三藏法数】
谓以前八空,破一切法,令无遗馀;既无诸法,亦无空之可著,是名毕竟空。
【三藏法数】
谓有为、无为诸法,一切之相,悉皆空寂,而不可得,故名毕竟空。
毕竟依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德号也。佛为众生究竟之依处,故称毕竟依。赞阿弥陀佛偈曰:「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遇斯光者业垢除,是故稽首毕竟依。」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德号,因佛是一切众生究竟的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