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216,分1748页显示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广勤(行之 灊山道人 )
释普绍(垂慈 )
释智谦(别称 湛然澄 圆澄 圆澄大师、散木 )
释本才(佛心 姚 )
释法珊(佛灯大师 )
释观复(笑庵 )
释讳才( 佛心禅师、佛心 )
陈伯山(仁叔 东湖寓客 )
陈泷(伯雨 碧涧翁 )
韩翼甫(恂斋 )
顾禧(景繁 痴绝叟 )
高观国(宾王 竹屋 )
黄中辅(槐卿 细高居士 )
龚相(圣任 复斋 )
庞谦孺(祐甫 白蘋老人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广勤,字行之(《嘉泰会稽志》卷一九),号灊山道人。高宗绍兴间庐于会稽,伐木作亭,苫之以茆,名曰灊亭(《渭南文集》卷一七《灊亭记》)。后住云门云泉庵(《嘉泰会稽志》卷一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普绍,住台州国清寺,称垂慈普绍禅师。为青原下十四世,慧林慈受怀深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全宋文·卷四七六○
普绍,号垂慈,东京慧林寺慈受怀深禅师法嗣,青原下十四世,住台州国清寺。绍兴中与其他释子同编纂成《慈受怀深禅师语录》四卷。见《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五灯全书》卷三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智谦,号圆澄大师,绍兴间为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宝云寺住持。见所撰《摹刻宝云通公法师真赞书后》。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五
禅师湛然者。讳圆澄。别号散木。出会稽夏氏。母。梦梵僧入室而娠。娠十四月而生。师生。大目昂鼻。哆唇露齿。直肠信口。不肯从事于学。亲殁窭甚。充邮卒以传符。踰期亡去。径投隐峰。峰示念佛谁是令。师究竟三昼夜辄有省。时年二十矣。入天荒山。礼妙峰斩发。择最苦行行之。间闻傅大士法身偈。一切经义。便能记持。寻乞满分戒于云栖宏公。徵以毗尼节。要师悉达其指。返越。掩关宝林兰若。因忆乾峰举一不得举二话。乃大通玄旨。有颂曰。举一举二别端倪。个里元无是与非。雪曲调高人会少。独许韶阳和得齐。二老何曾动舌。诸方浪自攒眉。拟议鹞过新罗。刻舟求剑元迷。再谒云栖。呈见于宏公。会入室。宏举海底泥牛衔月。赴语未竟。师推出一僧曰。大众證明。宏深器之。于是。激扬法席倾一众焉。万历辛卯。适大觉念公南游。师趋谒之。念曰。止风涂向青山近。越王城傍沧海遥时如何。曰。月穿潭底破。波斯不展眉。念又问。洞上宗旨。师曰。五位君臣切要知。个中何必待思惟。石女贯弄无针线。木偶能提化外机。井底红尘腾蔼。蔼山头白浪滚飞飞。诞生本是无功用。不觉天然得帝畿。念欣然。书偈印之。未几。出住云门。次迁径山。历禾之东塔乃至显圣天华。前后垂二十载。法席为之大震。其上堂曰。老侬不识元字脚。强出人前要说法。错认曾参作鲁参。合堂大众皆笑杀。这一笑中有妙。若还悟得其中意。点破当天者一窍。大众如何是这一窍。良久云。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小参云。烟雨盗将山色去。溪风送得水声来。本来法法皆如此。莫教心识强安排。众中若作境会。许你具一只眼。若作佛法会。打碎你头。何故我王库内无如是刀。又提纲云。唤二作一。指七为八。手秉太阿。圣凡尽杀却。忆东村王大姐倒。戴西村李公袜。无论贫富贵贱。见者闻者。皆笑杀。且道。山僧今日解何宗。噫嘻嘘阿喇喇。师之提唱。率多如此。僧问。如何是圆相。师曰。大烧饼。如何是暗机。师曰。凌霄峰。如何是义海。师曰。半山亭。如何是意證。师曰。哑子咒人。如何是默论。师曰。温伯见孔子。如何是回互。师曰。孝子讳爷名。诸方珍之。为师法续洞室机类。云门临济。其伯仲也。又师初在京。会达观禅师。于嘉熙寺。月川座主太史陶石篑黄慎轩。同玩月次。慎轩卧问。马祖玩月因缘。师曰。汝卧我坐。不得为公说耳。轩亟起谢。月川笑曰。内翰错过了也。观云。我下语。不及此公一筹。又过武林。闻谷慧闻等。属望一方。会诸绅遣使耑迎。及启。慧闻札曰。今日大家。欲与和尚作家相见。若来已堕情识。不来犹缺慈悲。师扯破札。正色曰。者些客作汉。敢于老僧纳败缺也。至即升堂正立。慧闻进曰。和尚莫要班门弄斧。师把住曰。速道速道。慧面赤无语。师把开曰。死汉。闻谷。遂率众作礼。苏巡漕问曰。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如何是金针。师曰。我在京都走一遭。不曾遇著一个人。苏拟议。师曰。古佛过去久矣。无念有禅师。居黄檗。独持风节。呵骂诸方。特访之。师曰。古人道。如红炉上飞片雪柏似。且道。古人还具透关眼也未。有曰我不见有甚么古人。师急指曰。背后聻。念休去。师之勘辨。约此类。又尝叹末流谬惑大乘。遂著说若干篇曰。宗门或问。慨古录楞严臆说。涅槃会疏。法华意语。金刚三昧经注。思益梵天经解谛。理迈伦。一时所宗焉。天启丙寅季冬。书显圣遗嘱。即至天华。辞众。复夜话至丑。乃右胁长往。阅世六十六。坐三十八腊。得法者九人。编随机录八卷。流通于世。 赞曰。余初过会稽。师谢世未久。观其遗风谡谡然。尚在山中。耆德。序师之妙韵。为法苦心求人之概。私心窃向往之。续读师集。至题无趣录云。夫祖道不可绝继。风穴于法堂。痛哭克家之子难逢。仰山自记再来。莫不以诸佛慧命为怀。以度生为急务者也。嗟乎。师之心。至矣尽矣。以度生为务矣。然非夙承愿力者。欲窃符以存国。余亦深知其不可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本才,号佛心,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俗姓姚。住潭州上封寺。高宗绍兴间卒。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惟清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释法珊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六二
法珊,号佛灯大师,绍兴中住福州寿山广应禅寺。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一九五
观复,号笑庵,绍兴间住持常州华严寺。见《遗教经论记》,《圆觉钞辨疑误》。
释讳才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五四
讳才,俗姓姚,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弱冠得度,遍求名师,历参海印、死心、灵源等。后出世住潭州上封寺,号佛心禅师。绍兴中卒。见《嘉泰普灯录》卷一○,《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四。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讳才号佛心。福州姚氏子也。幼为驱乌弱冠得度。精求律部持犯霜威。慕最上乘不惮遐扣。劳逸弗介一念力参。首谒海印隆公于大中。偶见老宿达道看经。至一毛头师子百亿毛头一时现处。才问曰。一毛头师子作么生。得百亿毛头一时现。达曰。汝乍入丛林未可理会许事。才疑之。适海印夜参。至结座掷拄杖曰。了即毛端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才豁然有省。次谒黄龙死心不契乃参灵源。凡入室出必挥泪曰。此事我见甚是分明。秖临机吐之不出奈何。源曰。须是大彻方得自在。一日窃观邻僧读曹洞广录。至药山采薪归。有僧问甚处来。山曰计柴来。僧指腰下刀曰。鸣剥剥是甚么。山拔刀作斫势。才忽大悟。掴邻僧即揭帘趋出说偈曰。彻彻大海乾枯。虚空迸裂。四方八面绝遮栏。万象森罗齐漏泄。初住上封屡迁名刹。词河辩海潮涌波腾。学者无能凑泊其涯涘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讳才,字佛心,福州姚氏子也。幼为驱乌,弱冠得度,精求律部,持犯霜清,慕最上乘,不惮遐扣,一念力参。首谒海印隆于大中,偶见老宿达道看经,至“一毛头师子百亿毛头一时现”处,才问曰:“一毛头师子作么生得百亿毛头一时现?”达曰:“汝乍入丛林,未可理会许事。”才疑之,适海印夜参至,结座掷柱杖曰:“了郤毛端呑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才豁然有省。次谒黄龙死心不契,乃参灵源。凡入室,出必挥泪曰:“此事我见甚是分明,秪临机吐之不出,奈何?”源曰:“须是大彻,方得自在。”一日窃观邻僧读《曹洞广录》至“药山采薪归,有僧问:甚处来?山曰:讨柴来。僧指腰下刀曰:呜剥剥是甚么?山拔刀作斫势。”才忽然大悟,即揭帘趋出,说偈曰:“彻、彻,大海乾枯,虚空迸裂,四方八面绝遮栏,万象森罗齐漏泄。”初住上封,屡迁名刹,词河辩海,潮涌波腾,学者无能凑泊其涯涘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伯山(一一一六~?),字仁叔,号东湖寓客(《洞霄诗集》卷三),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官从政郎、上高县丞。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泷,字伯雨,晚号碧涧翁,原籍汴(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始家于吴。博涉经史百氏,曾应漕试,皆不第,放浪山水。著《澹泊集》九卷,今佚。事见《永乐大典》卷三一五○引《苏州志》。今录诗四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字伯雨,号碧涧翁。先世于宋绍兴初自汴徙居于吴。博涉经史百氏。乡荐漕试皆不第,放浪山水,倜傥有晋人风致。宋亡不仕,以吟咏自娱。有《澹泊集》。
韩翼甫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会稽人,号恂斋。历官朝奉郎、大理寺主簿。宋亡,挈家东去,杜门不交人事。为学本《四书》,后求《六经》,不贵文词,不急禄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吴郡人,字景繁,号痴绝叟。不求仕进,居光福山中,终日闭户读诵,博极坟典。高宗绍兴中郡以遗逸荐,不起,闲居五十年不出,名重乡里。著作甚丰,与吴兴施宿合注苏轼诗,为陆游所称。
全宋诗
顾禧,字景繁,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世家,早年受父祖阴,不乐为仕。居光福山中,闭户读书,筑室曰漫庄,自号痴绝叟。高宗绍兴间以遗逸荐,不起,隐居五十年,享高寿而终。有《志道集》一卷,并注苏轼诗颇详,且与注楚辞之洪兴祖多唱和。事见《中吴纪闻》卷六,《吴郡志》卷二二有传。 顾禧诗,以《丛书集成》初编本《志道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四十七年苏斋刊《苏诗补注》本(简称乾隆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山阴人,字宾王,号竹屋。工词,与史达祖常相唱和,甚为张炎所推崇。有《竹屋痴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六三
黄中辅,字槐卿,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力学尚气节。绍兴中秦桧当权,诛锄异己,中辅作乐府题太平楼,有「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之语。桧大怒,踪迹不得而止。晚岁屏居山园,号细高居士,名斋曰转拙。以布衣终。见《金华贤达传》卷一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龚相,字圣任,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原孙。高宗绍兴间知华亭县,后家吴中。事见清乾隆《华亭县志》卷九。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龚相,字圣任,号复斋,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原孙,颐正之父。曾为乌江、归安等县令;又为华亭令,喜其风景之美,因家焉。著有《复齐閒记》四卷。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陈长方《唯室集》卷二《送龚圣任序》,《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蘋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