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216,分1748页显示  上一页  134  135  136  137  138  140  141  142  14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子言(别称 子言庵主 智陀 )
释守仁(且庵 )
释守缘(随庵 史 )
释居昱( 昱法华 )
释居静(愚丘 杨 )
释弥坚(石室 )
释彦充(肯堂 盛 )
释彦孜(达宗 陈 )
释德会(蓬庵 何 )
释德淳(山堂 )
释思岳(蒙庵 )
释惟凤(持正 )
释惠询(谋道 月堂 )
释慧光(潜庵 )
释慧光(寂室 夏侯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子言庵主,号智陀,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县南太平镇)人。初到大随,闻举石头和尚示众偈,倏然领旨。归隐彭州土溪,凿石崖为室,居三十年,化风盛播。为南岳下十五世,大随元静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守仁,号且庵,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住真州长芦寺。为南岳下十六世,乌巨雪堂道行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九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守缘,号随庵,俗姓史,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年十三病目,去家依栖禅慧目能禅师圆具。出峡依宝峰,领悟。留五年,西归寓中岩。郡守邵溥挽师开法栖禅,迁无为、中岩。为南岳下十六世,宝峰择明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居昱,俗姓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学诗于林逋。童稚时即礼僧愿舍,诵《法华经》,七日而周,号昱法华。夏竦表为沙弥(《嘉定赤城志》卷三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居静,号愚丘,俗姓杨,成都(今属四川)人。少依白马寺出家,复师事南堂禅师。住东岩寺,终潼川护圣寺。为南岳下十五世,大随元静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六
居静,乾道间住嘉州夹江(今四川夹江)毗卢禅院。
大明高僧传·卷第六 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居静号愚丘。成都杨氏子也。年十四依白马寺安慧出家。闻南堂禅师道望往谒。堂举香严枯木里龙吟话诘之。静于言下大悟。一日堂问曰。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汝作么生。静曰。直须挥剑。若不挥剑渔父栖巢。堂矍然曰。这小厮儿静珍重便行。后出世住东岩。尝谓众曰。参学至要不出先南堂道最初句及末后句透得过者一生事毕。傥或未然更与尔分作十门。各各印證自心。还得稳当也未。第一须信有教外别传。第二知有教外别传。第三须会无情说法与有情说法无二。第四须见性如观掌中之物。了了分明一一田地稳密。第五须具择法眼。第六须要行鸟道玄路。第七须文武兼济。第八须摧邪显正。第九须大机大用。第十须向异类中行。凡欲绍隆法种。须尽此纲要方坐得这曲录床子受天下人礼拜敢与佛祖为师。若不到恁么田地秖一向虚头。他时异日阎老子未放尔在。又偈曰。十门纲要掌中施。会得来时自有为。作者不须排位次。大都首尾是根基。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居静,字愚丘,成都杨氏子也。年十四,依白马寺安慧出家。闻南堂禅师道望,往谒。堂举香严“枯木里龙吟”话诘之,静于言下大悟。一日,堂问曰:“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汝作么生?”静曰:“直须挥剑,若不挥剑,渔父栖巢。”堂矍然曰:“这小厮儿。”静珍重便行。后出世住东岩,尝谓众曰:“参学至要,不出先南堂道最初句及末后句,透得过者一生事毕,傥或未然,更与你分作十门,各各印證自心,还得稳当也未。第一,须信有教外别传。第二,知有教外别传。第三,须会无情说法与有情说法无二。第四,须见性如观掌中之物,了了分明,一一田地隐密。第五,须具择法眼。第六,须要行鸟道玄路。第七,须文武兼济。第八,须摧邪显正。第九,须大机大用。第十,须向异类中行。凡欲绍隆法种,须尽此纲要,方坐得这曲录床子,受天下人礼拜,敢与佛祖为师。若不到恁么田地,秪向虚头,他时阎老子未放你在。”又偈曰:“十门纲要掌中施,会得来时自有为。作者不须排位次,大都首尾是根基。”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弥坚。号石室。闽清陈氏子。根性敏利。历诸丛席。最后见孤峰秀公。函盖相合。遂传东山之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彦充,号肯堂,俗姓盛,于潜(今浙江临安县西)人。幼依明空院义堪为师,首参大愚宏智、正堂大圆,得法于东林道颜禅师,后住临安净慈寺。为南岳下十七世,东林道颜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首。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彦充号肯堂。杭之于潜盛氏子也。幼即慧性朗然善根内著。生而知有愿脱尘羁。遂依明空院释义堪薙发。五夏学律一钵孤征。径造大愚宏智正堂大圆。后闻僧举东林颜示众曰。我此间别无玄妙。秖有木札羹铁钉饭。一任汝等咬嚼。彦窃喜之直谒陈所见解。东林谓曰。据汝所见处正坐在鉴觉中也。彦尽将从前所得底一时飏下。专注一心精勤参究。一日闻傍僧举南泉道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乃默自觉曰。打草秖要蛇惊耳。次日入室东林问。那里是岩头密启其意处。彦曰。今日捉败这老贼。林曰。达磨大师性命在汝手里也。彦拟开口。蓦然被林拦胸一拳。顿即大悟汗流浃背点首言曰。临济道黄檗佛法无多子。岂虚语哉。呈偈曰。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山与岩头。万里一条铁。林深然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彦充,字肯堂,于潜盛氏子也。生而慧性朗然,善根内著。爰在髫年,愿脱尘羁,依明空院义堪薙发,五夏学律。一钵孤征,径造大愚宏智、正堂大圆,后闻僧举“东林颜示众曰:我此间别无玄妙,秪有木札羹,铁钉饭,一任汝等咬嚼。”彦窃喜之,直谒陈所见解,东林谓曰:“据汝所见处,正坐在鉴觉中也。”彦尽将从前所得一时飏下,专注一心,精勤参究。一日,闻傍僧举“南泉道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乃默自觉曰:“打草秪要蛇惊耳。”次日入室,东林问:“那里是岩头密启其意处?”彦曰:“今日捉败这老贼。”林曰:“达摩大师性命在汝手里也。”彦拟开口,蓦然被林一击,豁尔大悟,汗流浃背,点首言曰::“临济道黄蘖佛法无多子,岂虚语哉!”呈偈曰:“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山与岩头,万里一条铁。”林深然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彦孜,号达宗,俗姓陈,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住潭州南岩法轮寺,为南岳下十四世,智海道平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德会,号蓬庵,俗姓何,重庆府(今重庆)人。住南康军云居寺。为南岳下十六世,石头自回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德淳,号山堂,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人。住隆兴府泐潭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大沩月庵善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思岳,号蒙庵。住漳州净众寺,迁鼓山,晚住福州东禅。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有《东禅蒙庵岳和尚语》一卷,收入《古尊宿语要》卷五。《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十八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惟凤,青城(今四川灌县)人(《清波杂志》卷一一)。号持正。九僧之一。有《风雅拾翠图》(《圣宋九僧诗·惟凤》条下),已佚。今录诗十五首。
释惠询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七六○
惠询(一一一九——一一七九),字谋道,自号月堂,永嘉(今浙江温州)陈氏子,八岁出家宝印院。十四岁造延庆,依澄照子先法师,继师圆辨。出住华云、移住奉川,迁净居、普和。乾道五年主延庆。淳熙六年十月卒,年六十一。见《攻愧集》卷一一○《延庆月堂讲师塔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慧光,号潜庵,继如璧(饶节)主持净慈寺。《新续高僧传》四集有传。今录诗五首。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一
又潜庵慧光,继璧主净慈者,上堂举赵州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否,赵州云无,颂曰:“狗子无佛性,全提摩偈令。才拟犯锋铓,丧郤穷性命。”慧光亦能文,但无专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慧光,号寂室,俗姓夏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住临安府灵隐寺。为青原下十四世,慈受怀深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