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720,分1782页显示 上一页 234 235 236 237 238 240 241 242 243 下一页
孟珙(字 璞玉 号 无庵居士、无庵 汉东郡侯 忠襄 )
张德辉(字 耀卿 号 颐斋 )
徐宝之(字 鼎夫 号 西麓 )
方天骥(字 龙友 号 翠坡老子 )
李献甫(字 钦用 号 天倪集者 )
杨果(字 正卿 号 西庵 文献 )
王胄(字 希戴 号 是庵 )
蔡权(字 仲平 号 静轩 世称 静轩先生 )
袁甫(字 广微 正肃 号 蒙斋 )
陈振(字 震亨 号 安止居士 )
高稼(字 南叔 号 缩斋 忠 )
丁椿(号 湪江老圃 )
吴从善(字 彦泽 号 无著居士 )
吴潜(字 毅夫 号 履斋 许国公 )
其它辞典(续上)
刘垕(字 伯醇 号 静斋 )孟珙(字 璞玉 号 无庵居士、无庵 汉东郡侯 忠襄 )
张德辉(字 耀卿 号 颐斋 )
徐宝之(字 鼎夫 号 西麓 )
方天骥(字 龙友 号 翠坡老子 )
李献甫(字 钦用 号 天倪集者 )
杨果(字 正卿 号 西庵 文献 )
王胄(字 希戴 号 是庵 )
蔡权(字 仲平 号 静轩 世称 静轩先生 )
袁甫(字 广微 正肃 号 蒙斋 )
陈振(字 震亨 号 安止居士 )
高稼(字 南叔 号 缩斋 忠 )
丁椿(号 湪江老圃 )
吴从善(字 彦泽 号 无著居士 )
吴潜(字 毅夫 号 履斋 许国公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建阳人,字伯醇,号静斋。刘爚子。补承务郎、知江宁县,辟制置司幕官。以收李全功,历知常州、衡州,移南剑州,以疾不赴,讲道终其身。有《毛诗解》、《家礼集注》、《心经集说》等。全宋诗
刘垕,字伯醇,号静斋,建阳(今属福建)人。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知江宁县(明嘉靖《江宁府志》卷二六)。历知常州、衡州,移南剑州,不赴,以讲学终其身。事见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宋元学案》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5—1246 【介绍】: 宋绛州人,徙随州枣阳,字璞玉,号无庵居士。孟宗政子。随父击败金兵于枣阳,以功补进勇副尉。父死,统其所属忠顺军,累官京西兵马钤辖。理宗绍定六年,与蒙古军合围金哀宗于蔡州,次年灭金。后屡击蒙古军,收复襄阳、信阳、樊城等地。拜宁武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进封汉东郡侯,任京湖安抚制置使。坐镇荆襄,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卒于江陵治所。谥忠襄。精于《易》,亦通佛学。有《警心易赞》。全宋诗
孟珙(一一九五~一二四六),字璞玉,号无庵,随州枣阳(今属湖北)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从父宗武于襄阳军中,以败金兵功补进勇副尉。理宗绍定间累官京西兵马钤辖。端平元年(一二三四),会元兵于蔡州合击金兵,擢建康府都统制。后屡抗元兵,累官枢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兼知江陵府。六年卒,年五十二。《宋史》卷四一二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七七六二
孟珙(一一九五——一二四六),字璞玉,号无庵居士,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人。嘉定十年,以功补进勇副尉;十六年,特授承信郎。统忠顺军,累官京西兵马钤辖。绍定六年,与蒙古合围金哀宗于蔡州,次年初亡金,特授武功郎、主管侍卫马军行司公事,擢建康府都统制。后抗击元兵,拜宁武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进封汉东郡侯兼京湖安抚制置使。病卒,谥忠襄。著有《警心易赞》。《宋史》卷四一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5—1274 【介绍】: 金元间太原交城人,字耀卿,号颐斋。少力学,数举于乡。金末为御史台掾。金亡,北渡。史天泽开府真定,辟为经历官。世祖即位,起为河东南北路宣抚使,击豪强,黜赃吏,均赋役,考绩为十路最。至元初,参议中书省事,擢侍御史,辞不拜,请老归。性刚直,博学有经济才,时与元裕、李冶称龙山三老。有《岭北纪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5—1256 【介绍】: 宋严州淳安人,字龙友。居乡里,质直好义,每持公论以裁人物。晚年酷好恬静,幅巾行竹林之下,自号翠坡老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5—1234 【介绍】: 金河中人,字钦用。李献能从弟。博通书传,尤精《左传》及地理。宣宗兴定五年进士,辟行台令史。哀宗时,为书表官从冯延登使夏议和有功,授庆阳总帅府经历官。以功迁镇南军节度使。蔡州陷,死之。有《天倪集》。中州集
献甫字钦用,钦叔从弟也。兄钦止、钦若,皆中朝名胜家,故将种,而同时四进士,人门之秀,照映一时。钦用博通书传,于左氏及地理之学为精,为人有干局,心所到则绝人远甚,故时人有精神满腹之目。历咸阳簿,辟行台掾属。正大初,夏人请和,朝廷以冯子骏往议,钦用预行夏使,有口辩,冯善人,无以折之,往复之际,至以岁币为言。钦用不能平,从旁进曰:夏国与敝邑和好百年,今虽易君臣之名而为兄弟之国,使兄而输币,宁有据耶?曰:兄弟且不论,宋日曾与吾家二十五万匹,典故具在,君独不知耶?金朝必欲脩旧好,非此例不可。钦用作色曰:使者尚忍言耶?宋以岁币饵君家而赐之姓,岸然以君父自居,夏国君臣无一悟者,诚谓使者当以为讳,乃今公言之。使者果能主此议以从赐姓之例,敝邑虽岁捐五十万,某请以身任之。夏使语塞,和议乃定。使还,朝廷录其功,授庆阳总帅府经历官,寻辟长安令。京兆行台所在供须之繁,急于星火,钦用所以处之者,常若有馀,县民赖之以安。入为尚书省掾,壬辰之兵,奏充行六部员外郎,守备之策,时相倚任之。以功迁镇南军节度副使兼右警巡使。车驾东巡,死于蔡州之难,时年四十。所著诗书文,号天倪集者,留京师。钦用死,其家亦破,非同年华阴、王元礼购得之,几有人琴俱亡之恨。然则文字言语之传与否,亦有数存于其间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5—1269 【介绍】: 金元间祁州蒲阴人,字正卿,号西庵。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历知偃师、蒲城、陕县,以治最称。入元,起为经历,随史天泽经略河南,为参议。随宜赞画,民赖以安。累拜参知政事,出为怀孟路总管。致仕卒,谥文献。性聪敏,工文章,尤长于乐府。有《西庵集》。元诗选
果字正卿,祈州蒲阴人。金正大初登进士第,元初为河南课税及经略司幕官。中统元年,拜北京宣抚使。明年,入拜参知政事。至元六年,出为怀孟路总官。其年薨,年七十三,谥文献。正卿美风姿,善谐谑,文采风流,照映一世。工为文章,诗尤长于乐府。所著有《西庵集》。其自洛阳起宣抚辽西也,既至莅事,戏为喻云:回妇越商,相为室家。言说不能通,画地为图,令以意求之,十才得其一二。每夕,回妇焚香祝天,雪泣而言,越商不知也。邻有晓回语者,潜听译之云:注禄神官,独不能远以从近也邪!传至庙堂,诸公笑之,数日齿冷,其明年遂入大参。姚燧《牧庵文集》所记如此。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字仲平,号静轩。蔡沈子,蔡杭弟。肄业于家,兄弟自相师友。以兄恩补承务郎,尝为庐峰书院山长,教授乡闾。全宋诗
蔡权(一一九五~一二五七),字仲平,学者称静轩先生,建阳(今属福建)人。沈第三子。以兄抗恩补承务郎,教授乡闾,后为庐峰书院山长。理宗宝祐五年卒,年六十三。明蔡有鹍《蔡氏九儒书》辑其诗文为《静轩公集》一卷。事见《静轩公集》附录宋陈元善《静轩公墓志》,《宋元学案》卷六七有传。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七七六二
蔡权(一一九五——一二五七),字仲平,号静轩,建阳(今福建建阳)人。蔡沈第三子。以兄恩补承务郎,尝主庐峰书院,教授乡间,作《参同契论》、《讲明求仁斋记》、《八阵图说后解》等。宝祐五年卒,年六十三。见《蔡氏九儒书》卷九《静轩公墓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府鄞县人,字广微。袁燮子。少承家学,又受业于杨简。宁宗嘉定七年进士。为秘书省正字,奏称内外局势可惧,请严守帅之选,兴屯田之利。迁校书郎,又言边事之病在内不在外。历任监司及州府官,所至兴利除弊。入为中书舍人,屡奏边事当以上流为急,议和恐误事。累官至权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卒谥正肃。有《蒙斋集》等。全宋诗
袁甫,字广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燮子。曾从杨简学。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授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十年,召为秘书省正字,十二年,出通判湖州。十四年除秘书郎,十六年,出知徽州(《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历知衢州。理宗绍定中召为将作监,六年(一二三三),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同年,出提举江南东路常平兼提点刑狱。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理宗亲政,知建宁府兼福建路转运判官。以秘书少监召,累迁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除中书舍人,权吏部侍郎。官至权兵部尚书,暂兼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七(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谥正肃。有文集,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蒙斋集》二十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卷四○五有传。 袁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七四二四
袁甫,字广微,号蒙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燮次子。甫幼承庭训,复师杨简。以第一人登嘉定七年进士第。初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著作佐郎,出知徽、衢州,提点江东刑狱兼提举常平,转将作监,知建宁府。嘉熙元年,迁中书舍人,复迁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累迁至权兵部尚书。卒谥正肃。甫历仕州郡,所至以兴利除弊为意,救荒活民,建学崇儒,声称藉甚。立朝鲠介,不避权贵,数言大政,直切详明。著有《孝说》、《后省封驳》、《信安志》、《江东荒政录》、《防拓录》、《乐事录》、《蒙斋集》。见《宋史》卷四○五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三
陈振,字震亨,晚自号安止居士,福州人,襄之后。自父徙昆山,遂为平江府昆山(今江苏昆山)人。登绍熙进士。历官太府寺丞。知永、瑞二州,致仕,卒。有文集五十卷。见淳祐《玉峰志》卷二,至正《昆山郡志》卷四,《吴中人物志》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5 【介绍】: 宋邛州蒲江人,字南叔,号缩斋。宁宗嘉定七年进士。真德秀一见,以国士期之。调成都尉,转九陇丞。制置使崔与之闻其名,辟为本司干办公事。持论不阿,忧世甚切。元兵入蜀,辟通判沔州,知洋州,创山寨,募义兵,日夜为守御计。后以直秘阁知沔州,坚守城以御元兵,城既陷,死之。谥忠。有《缩斋类稿》。全宋文·卷七二六四
高稼(?——一二三五),字南叔,号缩斋,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载弟。嘉定七年进士。宝庆三年,通判沔州,知洋州,为利州路提刑兼权兴元府,措置军民抵御蒙古军。差知荣州、阆州,以直秘阁知沔州、利州路提刑。葺理创残,招集流散。迁朝请大夫兼关外四州安抚司公事,驻守沔州。端平二年,蒙古军大至,稼誓死坚守,城破,殉难。赠龙图阁直学士,谥曰忠。后以子斯得执政,累赠太师。著有《缩斋类稿》三十卷。见《宋史》卷四四九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四六八
丁椿,号湪江老圃,宝庆间在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吴从善,字彦泽,自号无著居士,江阴(今属江苏)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事见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四。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6—1262 【介绍】: 宋宣州宁国人,字毅夫,号履斋。宁宗嘉定十年进士第一。历官江东安抚留守、淮东总领、兵部尚书、浙东安抚使。理宗淳祐中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又于淳祐十一年、开庆元年两度入相。元兵渡江攻鄂州、广西及湖南等地,以论丁大全等误国,被劾贬建昌军,屡徙循州,病卒。善诗词,多感怀之作。有《履斋遗集》全宋诗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为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历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为《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历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为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为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为第四卷。全宋文·卷七七六五
吴潜(一一九六——一二六二),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嘉定十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绍定中,累官至太府卿兼权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东安抚。端平初,上章言时政九事,以直论忤时相,罢职奉祠。后历知隆兴、庆元、平江、镇江、临安、绍兴诸府,在朝历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淳祐十一年,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后数年,授沿海制置大使,判庆元府,又判宁国府,拜特进、左丞相,封许国公。以立太子事忤理宗意,复为人所劾,落职谪建昌军,徙循州安置。景定三年卒,年六十七。著有《履斋遗稿》、《许国公奏议》。见《宋史》卷四一八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