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720,分1782页显示 上一页 279 280 281 282 283 285 286 287 288 下一页
林栋(字 用可 号 松湖 )
汤炳龙(字 子文 号 北村老民 )
汪元量(字 大有 号 水云子、水云、楚狂 )
熊瑞(字 西玉 号 冕山、清虚道人 )
燕公楠(字 国材 号 五峰 )
王元甲(字 士迁 号 梅湾居士 )
范晞文(字 景文 号 药庄 )
萧𣂏(字 维斗、惟斗 号 勤斋 贞敏 )
董师谦(号 南江 )
赵友直(字 益之 号 兰洲、牛山子 世称 师干先生 )
车垓(名 若绾 字 经臣 号 双峰 )
邵桂子(字 德芳 号 玄同 吴 雪舟 )
郑思肖(字 所南、亿翁 号 忆翁、三外野人 与字 )
释志诚(号 寂庵 )
其它辞典(续上)
李与(号 南窗 )林栋(字 用可 号 松湖 )
汤炳龙(字 子文 号 北村老民 )
汪元量(字 大有 号 水云子、水云、楚狂 )
熊瑞(字 西玉 号 冕山、清虚道人 )
燕公楠(字 国材 号 五峰 )
王元甲(字 士迁 号 梅湾居士 )
范晞文(字 景文 号 药庄 )
萧𣂏(字 维斗、惟斗 号 勤斋 贞敏 )
董师谦(号 南江 )
赵友直(字 益之 号 兰洲、牛山子 世称 师干先生 )
车垓(名 若绾 字 经臣 号 双峰 )
邵桂子(字 德芳 号 玄同 吴 雪舟 )
郑思肖(字 所南、亿翁 号 忆翁、三外野人 与字 )
释志诚(号 寂庵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用可,号松湖。度宗咸淳七年进士。历知同安县,有廉直高古之声。宋亡隐处,讲明道学,以淑后进。
人物简介
元诗选
炳龙,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阳人。居京口,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诗歌甚工。晚自号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诗集》。四明戴表元帅初序曰:子文诗肆丽清邃,乃一如丘园书生、山林处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邻宗大序曰:子文诗悯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时政之得失,吟咏讽谏,使闻者皆足以戒,岂徒誇竞病事推敲者之为哉!盖其易直子谅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为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终都护府官属。全宋诗
汤炳龙(一二四一~?),字子文,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辟庆元市舶提举。入元,自号北村老民。有《北村集》,已佚。事见清乾隆《淮安府志》卷二二。今录诗四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淮安山阳人,居镇江,字子文,号北村老民。辟为庆元市舶提举。善谈论,学问该博,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亦工诗。年八十余卒。有《北村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全宋诗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著《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为《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乾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为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六卷。词学图录
汪元量(约1241-约1317) 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人。以善琴事谢后、王昭仪,宋亡,随三宫留燕,后南归为道士。有《水云集》、《湖山类稿》、《水云词》。元诗纪事
元量字大有,号水云,钱唐人。有水云集、湖山类稿。全宋文·卷八三二七
汪元量(一二四一——一三一七),字大有,号水云,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善琴供奉掖庭。德祐二年恭帝降元,元量随三宫入燕,多历年所,后乞为黄冠还钱塘。元量又工诗,著有《湖山类稿》(存)、《水云集》(存)。其诗多慷慨悲歌,大凡亡国之戚、去国之苦、间关愁叹之状,皆备见于诗篇,故当时闻人多推为诗史。见《南宋书》卷六二,马廷鸾《湖山类稿跋》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熊瑞,字西玉,号冕山,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朝弟。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进士,调庐陵教授,迁国子正。宋亡,自号清虚道人。有《瞿梧集》,已佚。事见《养吾斋集》卷一○《瞿梧集序》、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九。今录诗十七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1—1302 【介绍】: 宋元间南康建昌人,字国材,号五峰。十岁能属文,宋末历官通判赣州事。入元授同知赣州事。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被召至上都,奏对称旨,赐名赛因囊加带。累除大司农。按行郡县,均能兴利除弊。官至湖广行省右丞。有《五峰集》。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三四○
王元甲,字士迁,广州番禺(今广东广州)人。咸淳七年登进士第,官阳江县主簿兼尉事,有惠政。元兵下广州,制置使张镇孙死之,元甲护其丧归葬。宋亡,朝夕望厓门临哭,隐于番禺之沙湾,环其居植梅数十本,徜徉其间,因自号梅湾居士。年七十二卒。见《广东文徵》改编本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钱塘人,字景文,号药庄。太学生。度宗咸淳中上书劾贾似道,贬琼州。元世祖时,程钜夫荐之于朝,不受职,流寓无锡以终。一说擢江浙儒学提举,转长兴丞。有《药庄废稿》、《对床夜话》。全宋诗
范晞文,字景文,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理宗景定中太学生,与叶李上书劾贾似道,窜琼州。元至元间以荐授江浙儒学提举,未赴,后流寓无锡以终。事见清嘉庆《无锡金匮县志》卷三○。今录诗三首。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景文,钱塘人。以荐擢江浙儒学提举。有《药庄废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1—1318 【介绍】: 元奉元人,字维斗,一作惟斗,号勤斋。性至孝。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南山,博极群书。侯均谓元有天下百年,惟萧维斗为识字人。屡征,皆不赴。成宗大德末,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除集贤学士、国子祭酒。疾作辞归。卒谥贞敏。□制行甚高,为文立意精深,为一代醇儒。有《勤斋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 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邵桂子,字德芳,号玄同,淳安(今属浙江)人。本姓吴,因鞠于邵氏,从其姓。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进士,授处州教授。宋亡不仕,娶华亭曹泽之女,因家焉。凿池搆屋,名雪舟。卒年八十二。有《雪舟脞录》《雪舟脞稿》等,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四存《慵庵小稿》一卷。事见《慵庵小稿》所附小传,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二有传。今录诗七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末元初福州连江人,字所南,号忆翁,一号三外野人。少为太学上舍生,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叩阙上书,不报。宋亡,隐居吴下,寄食城南报国寺。坐卧未尝北向,闻北语则掩耳走,誓不与北人交接。善诗。工墨兰,自易代后,不画土根。卒年七十八。有诗集《心史》,旧无传本,明末得自苏州承天寺井中,有铁函封缄,世称“铁函心史”。另有《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全宋诗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名与字、号皆宋亡后所改,寓不忘宋室之意,原名已不详。宋末太学生,元兵南下,曾扣阍上书,不报。入元,居吴下,自号三外野人。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不画土,根无所凭,以为地已为人夺去。元仁宗延祐五年卒,年七十八。有《所南先生文集》,又有《心史》七卷,系明崇祯十一年苏州承天寺狼山中房浚井时发现,藏于铁函中,清徐乾学《通鉴后篇考异》以为是明末人伪托。明洪武《苏州府志》卷四○有传。 郑思肖诗,第一卷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汲古阁《所南诗集》为底本,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第二至五卷以明崇祯十二年张国维刻《心史》为底本,校以清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郑思肖(1241-1318) 字亿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宋末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隐居平江(今苏州),坐卧必向南,誓不与北人交往,因号所南。擅画墨兰,兼工墨竹。画兰根不着土,人问故,答曰:"土为蕃人所夺,汝尚不知耶?" 有《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共收诗250首,杂文4篇,前后自序5篇,共命名为《心史》,以当时形势无法刊行,遂于晚年将《心史》重缄封好,藏苏州承天寺眢井中,直至明崇祯十一年(1638)始被发现,藏一大铁盒中,外写"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 梁启超穷日夜之力读之,每尽一篇辄热血"腾跃一度",曰:"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全宋文·卷八三三一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所南,号忆翁(一作亿翁),又号三外野人,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寓居吴县(今江苏苏州)。郑起子。为太学上舍生,尝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扣阍上书,辞切直,忤当路,不报。宋亡隐居,改今名,及字与号皆示不忘于宋。坐卧不北向,扁其室曰「本穴世界」,隐指「大宋」也。岁时伏腊辄野哭南拜,闻北语必掩耳疾走。精绘墨兰,国亡后,为兰不画土,意谓宋朝疆土已为元人所夺。尝谋举事讨元复宋,未果。无妻无子,郁郁而终。卒于元延祐五年,年七十八。着作存世者有《心史》七卷、《文集》一卷、《一百二十图诗》一卷、《锦钱余笑》一卷、《太极祭鍊内法》三卷。见正德《姑苏志》卷五五及所撰诸文。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志诚。缙山杨氏子。父林。以勇材事太祖。为都元帅。母房氏。生二子。师为长。有出世志。年十六。父母为娶妇不从。强逼之。剪发而逃。入京师。礼七代宗师。出家受大戒。师跪而请名。宗师问尔何志。对曰。诚而已。遂以命之。自号寂庵。志业精勤。风神爽朗。显密要义。游刃若虚。谨持犯之科。弘慈摄之行。至元丁丑岁。为大都路禅录。丁亥。主清安寺。明年。得隙地都之灵桩里。建广化兰若。居之。受徒匡众。道望益隆。成宗践位。降玺书赐号静炤妙行大禅师。诸路头陀教门都提点。师平生多异迹。通灵感化。惊耳悸目之事。人莫测是凡是圣。尝静居。有异气缕结。作善财合掌形。在师上。夜寝。人见有白光洞胸。经时不散。有时群雀。聚师头顶上。如立朽株。都人邹氏女。为魑魅所凭且久。师以念珠拂之立止。尝有所见宗师。遣其徒李纯辈四人往江南。踰年不返。师坐见李至。且问其介及宗教事。甚悉。有顷李果至。所言无不合。又一日。见许善友从保定来。言寂炤师没。已而果然。若此甚众。尝有盗入室戒勿捕。或横逆相加置弗较。大德乙巳秋。将化。手书发菩提心论。并金字戒本。授弟子法云。语以宗门事曰。吾将行矣。然香易服。右胁果足。而逝。寿六十五。阇维。得五色舍利三十二粒。塔于清安寺傍。自入道至涅槃。垂五十年。弊衣粗食。持诸部密咒。仡仡朝夕。未尝以寒暑暂废。精专之功。自能至灵。是亦澄什之流亚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