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16,分1748页显示 上一页 419 420 421 422 423 425 426 427 428 下一页
席篆( 彖 字 材同 号 梅山 )
常道(字 文载 号 八石山人 )
彭大治(字 宜定 号 定轩 )
方良节(字 介卿 号 雪筠 )
景旸(字 伯时 号 前溪 )
曹兰(字 德芳 号 尧我 )
朱方(字 良矩 号 适斋 )
朱节(字 守中、守忠 号 白浦 )
李时(号 涧松 )
林公黼(字 质夫 号 石峰 忠恪 )
汪克章(字 叔宪 号 东泉 )
洪彦弼(字 子美 号 默斋 )
游琏(字 世重 号 少石 )
潘埙(字 伯和 号 熙台 )
其它辞典(续上)
宋景(字 以贤 庄靖 号 南塘 )席篆( 彖 字 材同 号 梅山 )
常道(字 文载 号 八石山人 )
彭大治(字 宜定 号 定轩 )
方良节(字 介卿 号 雪筠 )
景旸(字 伯时 号 前溪 )
曹兰(字 德芳 号 尧我 )
朱方(字 良矩 号 适斋 )
朱节(字 守中、守忠 号 白浦 )
李时(号 涧松 )
林公黼(字 质夫 号 石峰 忠恪 )
汪克章(字 叔宪 号 东泉 )
洪彦弼(字 子美 号 默斋 )
游琏(字 世重 号 少石 )
潘埙(字 伯和 号 熙台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7 【介绍】: 明江西奉新人,字以贤。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知睢州。正德五年,改河南道御史。嘉靖初,补浙江按察佥事,进山西按察副使,参预镇压潞城民陈卿起事。官至左都御史。卒谥庄靖。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以贤,江西奉新人。弘治乙丑进士,累官左都御史赠吏部尚书谥庄靖维基
宋景(1476年—1547年),字以贤,号南塘,江西奉新县(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人,进士出身。宋景自幼聪颖好学,二十岁进学。弘治十七年(1504年)乡试中江西乡试第四十名举人,次年联捷乙丑科二甲第十五名进士。授睢州知州。正德五年(1510年)任河南道御史。此前,明朝尚无知州改御史的先例,而宦官刘瑾创立。刘瑾被诛杀后,宋景也称病去职。嘉靖三年(1524年)宋景被推荐补用为浙江按察司佥事,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当时山西百姓因为饥荒起兵,杀死守卫指挥,宋景竖起朝廷旗帜,命令被胁迫的人来,贼人都前来归顺,宋景因此擒获贼人首领将他斩首。宋景历任山东参政、福建布政使司左参政、四川右布政使、山西左布政使,嘉靖十二年(1533年)升任南京光禄寺卿。累官南京吏部、工部尚书,又改兵部尚书。升都察院左都御史,重到京师任职。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卒于任内。朝廷追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诰封资政大夫,谥庄靖。《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彖。明四川遂宁人,字材同,正德九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以言事谪夷陵州判官。世宗即位,复故官,未上卒。维基
席彖(1476年—1521年),字材同,号梅山,四川遂宁人,祖籍山西临汾。席书三弟。席书、席春、席彖兄弟三人,号称“三凤”。早年读书于灵泉寺内梅山书屋。正德九年(1514年)三甲第五十二名进士,官户科给事中。正德十四年(1519年),因劝阻武宗幸金陵,被贬谪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判官。正德十五年(1520年)冬,赴夷陵。次年复职,未到任而卒,赠光禄少卿。
人物简介
维基
常道(1476年—?),字文载,河南陈留县人,直隶滁州来安县军籍。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二十八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联捷乙丑科三甲第一百六十七名进士。正德二年(1507)任山东昌邑县知县,廉明有声,迁户部主事。历升莱州府知府、山东布政使司左参政。嘉靖六年(1527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会同河南巡抚潘埙、山东副使牛鸾、河南副使翟瓒、山西佥事陈大纲剿灭潞州巨盗陈卿,捷闻,遣兵科给事中夏言上平贼功,因桂萼与潘埙交恶,赏赐未行。常道致仕归里,自号八石山人。卒赐祭葬,崇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维基
彭大治(1476—1530年),字宜定,号定轩,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民籍。生于成化丙寅二月初二日,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福建乡试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二甲第二十二名进士,授南京户部陕西司主事,晋员外、郎中。正德十六年(1521年)擢知扬州府,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入觐,调四川叙州府。父丧丁忧,服阕,改知韶州府,九年春进长芦运使,未上任,三月二十三日卒于韶州,年五十五。著有《学庸直指》、《定轩集》。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介卿,莆田人。弘治庚戌进士,官至布政使有雪筠集维基
方良节(?—1516年),字介卿,号雪筠,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民籍。福建乡试第三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进士。弘治八年(1506年)任台州府知府,正德元年(1506年)任惠州府知府,官至广东左布政使。正德十一年(1516年)在韶州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24 【介绍】: 明扬州府仪真人,字伯时。正德三年进士,授编修。刘瑾凌辱朝士,旸不屈。迁司业,讲学不避寒暑。后乞便养改中允、掌南京司业。卒于官。与乡人蒋山卿、赵鹤、朱应登并工诗文,称江北四子。有《前溪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时,仪真人,流寓上元。正德戊辰赐进士第二,仕至南中允掌国子监司业事有前溪集维基
景旸(1476年—1524年),字伯时,号前溪,直隶仪真县(今江苏仪征)人,榜眼及第。弘治十一年(1498年)乡试中举。正德三年(1508年)会试第三十四名,殿试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此后出任北京国子监司业,因梁储举荐,担任左春坊左中允,官至南京国子监司业。其善于书法,与同乡蒋山卿、赵鹤、朱应登并称“江北四子”。正德十二年(1517年)因母丧丁忧致仕。嘉靖二年(1523年)除服后返京途中得病去世。生前著有《前溪集》十四卷。
人物简介
维基
曹兰(1476年—?),字德芳,号尧我,陕西西安府咸宁县(今属西安市)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陕西乡试第六名举人。曾任长垣县学教谕。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三甲七十一名进士。历官礼部主事、兵部郎中,出为凤阳府知府,嘉靖时贬官两浙都转运盐使司同知,六年(1527年)二月升福建运司盐运使,未赴任,转升山西行太仆寺卿,十二年十月升山西右布政使,十三年十二月升本司左布政使,十五年十月升官顺天府府尹。嘉靖十七年(1538年)七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十八年九月以考察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朱方(1476年—1556年),字良矩,号适斋,浙江金华府永康县人,民籍。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浙江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第一百八十八名进士,举进士时年三十九,有人劝他更改年龄,朱方道:初学事君,即可欺乎?初授河南泌阳县知县,官道旁种植柳树可获利千金,朱方不取。嘉靖十年(1531年)任湖广宝庆府知府,十四年(1535年)七月升云南按察司副使,十八年(1539年)升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在云南八年,身旁唯一侄两仆,床榻萧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守中,号白浦。正德九年进士,历官御史、巡按山东。从王守仁游,治良知之学,守仁称其明敏。维基
朱节(1476年10月5日—1523年9月21日),字守忠,号白浦,行庆九,浙江山阴县人。是王守仁最早的入室弟子之一,和徐爱、蔡宗衮被王守仁称作三子。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浙江乡试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进士。由湖广黄州府推官,擢山东巡按道监察御史。当时有大盗兵起于颜神镇,侵扰十几个州县。朱节驱驰戎马,因过劳而死。赠光禄寺少卿、奉政大夫。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时(1476年—?),号涧松,顺天府涿州人,民籍。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顺天府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一百八十六名,三甲第一百六十五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19 【介绍】: 明福建长乐人,字质夫,号石峰。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大理评事。以谏武宗南巡,被杖死。维基
林公黼(1476年—1519年),字质夫,号石峰,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民籍,同进士出身。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福建乡试第三十五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一百二十名,三甲第八十五名进士。吏部观政,授大理寺左评事。明武宗南巡之争时,大臣谏南巡者,均被罚跪在宫阙前,奸臣又每日以危言恫喝,听闻的人都感到惴惴不安。户部官员不敢上疏,工部的进谏者只有三人,大理寺中却全员进谏,所以武宗对其十分气愤。林公黼体弱,施廷杖后即因创伤而死。兵部员外郎陆震、兵部主事刘校、工部主事何遵、行人司副余廷瓒、行人詹轼、刘槩、孟阳、李绍贤、李惠、王翰、刘平甫、李翰臣,刑部照磨刘珏等十馀人同死于廷杖。嘉靖初赠太常寺丞。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朝廷追谥忠恪。
人物简介
维基
汪克章(1473年—?年),字叔宪,号东泉,山东兖州府宁阳县民籍,浙江余姚县人。治《礼记》,由国子生中式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山东乡试第三十名举人,年三十六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三百三十六名,第二甲第二十一名进士。初授刑部广东司主事,因反对刘瑾,被贬湖广安陆。正德五年八月刘瑾伏诛,复任刑部云南司主事,转本司员外郎,升广东按察司佥事,加授朝议大夫。致仕归乡,隐居四明(宁波)时,广收典籍,积书万余卷,藏于四桂堂。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子美,号默斋。中乙卯司马,赴甲子科,至擢覆试。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世重,连江人。正德辛未进士,历官广东按察副使有少石槁维基
游琏(1476年—?),字世重,号少石,福建福州府连江县人,民籍。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福建乡试第六十七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联捷辛未科会试第二百五十二名,登第三甲第八十八名进士。历官登州府知府,嘉靖八年(1529年)正月入觐,升广东按察司副使,十三年(1534年)十月担任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淮安府山阳人,字伯和,号熙台。正德三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性刚决,弹劾无所避忌。三迁至兵科都事中,以忤中官钱宁,出为开州同知。嘉靖七年,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镇压潞州陈卿之变。旋以河南大饥,未及时赈灾,被劾罢。卒年八十七。有《楮记室》。维基
潘埙(1476年—1562年),字伯和,号熙台,直隶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县)人,正德戊辰进士,嘉靖朝官至河南巡抚,因抗灾不力革职。正德二年(1507年)由府学生中式丁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二百八十五名,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三名进士。四年六月授工科给事中。九年五月升吏科右,十年五月升工科左,十一年八月累迁至兵科都给事中。右都督毛伦以附刘瑾而论死,削世荫,毛伦曾经有德于钱宁,后来其子求复袭。潘埙等力争反对,钱宁从中为主,此奏方止。十月,忽然武宗命其与吏科给事中吕经各进一阶,向外调用。给事中邵锡、御史王金等交章请留,没有批准,改任开州同知。正德十五年(1520年),任南京太仆寺寺丞。正德十六年(1521年),世宗即位,潘埙改任兵科都给事中,同年改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嘉靖四年,任山东右布政使。嘉靖六年(1527年),改浙江左布政使。嘉靖七年(1528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期间平定潞州巨盗陈卿盗乱。河南饥荒,潘埙没有及时赈灾,而河南府知府范鏓未待上报就开仓发粟,百姓为之称颂。而对潘埙的质疑则纷纷而起,明世宗严厉指责巡抚、按察使隐瞒灾情,潘埙大恐,归罪于范鏓,遂被给事中蔡经等弹劾。世宗下诏罢免潘埙,永不录用。卒年八十七岁。